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
《思考快与慢》第四部分的前二章的读书笔记

《思考快与慢》第四部分的前二章的读书笔记

作者: 苏耀勇 | 来源:发表于2019-11-14 21:06 被阅读0次

    理论的第1个问题是在不同的简单风险之间和在有风险与确定的事情之间,究竟是什么规则操控了人们的选择?简单的风险问题(比如有40%的概率赢得300美元)。

    过去有个理论叫期望效用理论,有一个例子:
    如果你对苹果的好感多于香蕉,那么你也愿意以10%的概率赢得一个苹果,而不是以同样的概率赢得一根香蕉。
    我对这个理论的理解是,不管你得到多少或者失去多少给你带来的效用,或者说感觉都应该是一样的。这是理性人的选择,得到很多课程中都讲到过,我们从长期的角度上看,要选择概率稍微大一点的事情去做。比如开赌场的老板,他的胜利概率只是大那么3~5%,足以维持他的生意兴隆。
    但是为什么很多人并不会按照这个模式进行选择呢?
    德国心理学家古斯塔夫费希纳提出的心理物理学可以回答这些问题,对听觉视觉等各种感觉维度来讲,其功能是对数的。比如声音的单位分配值就是将声音的功率取对数。那么财富的效用同样也要做这些工作。
    这就是伯努利的财富效用理论。人们的各种选择并非基于金钱价值,而是基于各种结果的心理价值,也就是他们的效用。如此说来,一个风险的心理价值就不是对可能会得到的金钱收益量的平均加权,而是这些收益效用的平均值,每项收益都要乘上自身的概率。
    伯努利的财富效率论比起前面的期望效率论有一点改善或者进步的地方,就是取对数值和心理价值。
    但是伯努利理论无法解释大家对损失的厌恶。同样的情况下,一个规避风险的决策制定者会选择一件低于预期值的确定事情,实际上就是拿出额外费用,避免不确定的事情发生,我理解这是人类对确定性的追求,大家都不喜欢冒险,第二这也就是买保险的行为,穷人和富人对于风险和确定性的要求不同。

    因此作者卡尼曼和阿莫斯提出了更人性化的前景理论,确定的损失肯定会令人反感,会使人们更加愿意冒险。对人性中损失厌恶的发现是前景理论相对于伯努利理论的一个补充和进步。简单讲,前景理论的核心内容有三个认知特征,第一评估是与参考点相关的,第二,对财富变化的评估和人类大脑对感觉维度变化的评估是一样的,第三就是损失厌恶。
    人们对损失厌恶比对盈余的反应要大得多,通常是两倍,大家称之为损失厌恶系数在1.5~2.5之间。
    但是前期理论无法应对令人失望的事。我倒是觉得这个可以用机会成本来评估。将机会成本4个字改成机会收益。
    从先进理论上讲下面的例子:
    问题1,选择有90%的机会赢得100万美元,还是选择肯定会得到50美元?
    问题2,选择有90%的机会赢得100万美元,或者选择肯定会得到15万美元?
    在问题2中,如果没有得到那100万美元,选择者会更加后悔自己贪婪的决定,这就是后悔和失望。因为问题2的机会收益更大,损失的代价更大。

    最后的想法,我们要尽力成为理性人,能尽可能多使用系统2的思考,避免系统一带来的厌恶,损失情绪感受,避免我们做出一些不恰当的选择。我们对于长期来讲还是要使用期望效用理论来做自己的选择。但是对于其他人的选择,我们可以用伯努利理论以及前景理论进行解释揣摩和评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思考快与慢》第四部分的前二章的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ked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