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一次接触本书是在大学时期,不过接触时间有点短,拿起书到放下,不超过五分钟,因为里面写的东西,对于一个没有丝毫工作经验、社会经历的人来说,完全看不懂,便将此书打入“冷宫”。直到前不久在策划春节书单时,看到这本书的介绍,重新纳入阅读范围。
读这本书有三天的时间,大多是在通勤路上读,没有完全读完,但已读过的觉得有思考价值的内容,摘录下来,分享见解和看法。如下:
1、人们把相似度当成一种简单的启发手段(简单地说就是经验法则)来作艰难的判断。对这种启发性手段的依赖必然会造成其预测带有成见(系统性失误)。
正常人思考时出现的系统性失误,认为这些失误是由认知机制的构造造成的,并非由情感引起的思想腐化导致的。
读到这的第一句话就深有感触,把相似度当成简单的启发手段,依据经验法则来为人处世,虽不是太过于愚笨,但对某些懒于思考的人来说也算是一种行为捷径,倒也无可厚非。但倘若是对一种职业来讲,比如管理咨询项目工作,本质上是我们作为外部顾问,利用方法论、知识、见识和经验帮助客户,为客户决策提供更多的信息来源和支撑,但越来越多的咨询公司陷入到“把相似度当成一种简单的启发手段”,且这种启发也并非通过大量案例、数据归纳总结的,而是简单归因,简单总结,简单阐述,通常的用语是“最近正在做(跟你们做的事情差不多的事)的某某(行业内同类单位)是如何如何做的”,这种论调作为辅助性支撑便罢了,偏偏要充分发扬“拿来主义”拿来即用,尤其是只专注某一个行业内的咨询公司,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对整个行业的上海。咨询的核心价值从启发、带领客户共同思考,变成了掌握核心信息(别人家的孩子的信息)。
很显然,这种做法潜在很大的危机,即系统性失误。只不过由于战略这个东西在短期内无法判断好坏、优劣,系统性失误也不是那么容易显现。这变成了“无法证伪即真理”的怪圈中。
3、直觉启发法的核心观点:当面对难题时,我们往往会对相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回答,却忽略了自己已经置换了原始问题这个事实。
这可以说是一种说话技巧,跟说服力一样,仅是一种技术,没有绝对的优劣,主要看用的人,和用的目的。好人可以用来回避针锋相对的话题,防止避免冲突加深;坏人也可以用来偷换概念,跟你打太极拳,让对方无法了解真实的情况。
我想,既然是一种技巧,那么学之可以当作武器,把握好使用的场合即可。
4、心流巧妙地区分了两种努力形式:对任务的关注和对注意力的严格控制。
心流一词早有耳闻,但在这本书里对此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是个心理学词汇,逐渐用在各个领域。达到心流状态,是每个工作者都追求的状态。两种努力形式,一种是对任务的关注,另一种是对注意力的严格控制,前者相对更容易达成心流状态,因为在那种高度美妙的状态下,一定是任务本身对工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吸引,任务本身与工作者形成一种默契的互动,工作者不用刻意去集中注意力,因为工作任务本身就是注意力黑洞,将工作者本身的所有的注意力都集聚起来。
而若是将注意力放在“控制注意力”上,则是过多地关注过程,工具,而非目标。这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过分关注过程会导致目标偏离,基本是铁律。
5刻意掌控意志和进行自我控制很辛苦。如果你必须强迫自己去做某件事,而此时这件事又面临一个新的挑战,你就会很不情愿或是根本无法进行自我控制。这种现象被命名为自我损耗
进行自我控制,不但会导致目标偏离,而且会造成很大的自我损耗。损耗这个词,形容地很巧妙,同样的词汇,还有认知损耗、信息损耗等。其实所谓损耗,就是做某件事的程度失控(关于失控的话题很多)。产生损耗的事不一定是绝对错误的,但一定是不合适的,比如我们最常见的一种损耗,在学习吸收一些额外的知识、信息,有如下特点,则很可能是一种损耗:
- 可能在未来有用,
- 但也不知道确切什么时候有用
- 对当下的自己不是最有用
这样的学习其实本质上就是一种损耗,很多人在无效努力,本质上就是一种自我损耗,而且是一般情况下基本觉察不到的损耗,但危害还比较厉害,一不小心你的大把宝贵时光就浪费了。
感觉说跑题了,但其实没有。上述损耗发生的前提是没有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不知道自己往哪里走,但心里却想进步,于是跟风学学这,学学那,很充实但很傻比的样子,甚是可爱。
可以再次对损耗作个定义:损耗就是偏离目标时的盲目努力而造成的内心纠结状。
6、儿童控制其注意力的能力和控制其情感的能力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其实,不止儿童了,成年人也是如此。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人,其情感控制能力也必然较弱。这本质上都是一种自我约束的能力,注意力可以强制自己集中,情感也可以强迫自己忍住,这些并非天生而不可改变的东西,是可以随着心智的成熟而变得不断优化的。相信自己能够不断迭代,成长型心智不外如是。
7、得分很低的那些学生的特点进行了跟踪研究,发现他们更倾向于用脑海中最先出现的想法来回答问题,而不愿意费事去验证自己的直觉。
首因效应不仅发生在我们对别人的第一印象,更多的是对我们自己潜意识中的想法,或者称之为直觉,直觉意味着大脑中的“大象”在作出决定,此时的“骑象人”没有发挥作用。这是大多数人做选择的考虑要素,从直觉到思考验证直觉的过程,是稳重的表现。做到这一点,除了要时时刻刻对自己的想法进行反思,更重要的是开启元认知能力,即对自己作出选择的过程进行思考,而不是仅仅由着思想本身,完全主导我们的行为。
8、高智商并不能消除成见。要想消除成见,还需具备另一种能力,他称其为理性。
9、即使是现在,想要确定下面两个陈述句所说的完全是一回事,你也要费些脑力:
大样本比小样本更精确。
小样本比大样本产生极端结果的概率大。
第一个表述清晰地陈述了一个事实,但直到感受到第二个表述传达给你的意思, 你才意识到自己并没有真正理解第一个表述的意思。 上述内容概括起来就是:没错,你知道大样本的结果更精确,但你现在可能才意识到你并不清楚为什么它们更精确。
小样本得出的结论偏差能达到50%,是读这本书最大的震撼之处。以前对样本没有多少概念,看完这本书,惊讶于对很多调查来讲,过程科学,有依有据,但样本的大小,将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这一点明白之后,会对今后看到的新闻有更理智的判断力,不要再相信那些所谓的调研,即使是专业调查团队,如果样本量不够大,过程再科学合理,结果也不一定是真实的。
10、你关注更多的是新闻本身,而不是其结果的可信度。
这好像是现代人的通病,我们对很对事情总是关心其本身,而不是背后的可信度。想起之前看过一本书,里面讲我们总是对八卦内容表现出无限热情,但对于背后的真相漠不关心,有八卦看就可以了,管他背后事件是否真实,即使是虚构的,拿来作为谈资又有何妨。很多人因为这样的心理,忽视真相可能对他们来讲确实没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对八卦的关注,以讹传讹,暂且不说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光是对自己稀缺注意力的吞噬,就足以让一个人碌碌无为很多年。
11、小数定律是普遍性偏见的一种表现,即对事物的信任多于质疑。夸大对小样本的信任只是众多错觉中的一种—比起信息的可靠度,我们会更加注重信息本身的内容,其结果就是我们会将周围的世界变得比数据所能证明的更加简单和统一。在想象的世界中过早下结论比在现实中更有把握。
投机是人的天性。我越发地感触到这一点的真实性。很多人都是嘴上不信小概率事件,但身体却不由自主去做些非理智性的事情。想想那些炒股的,买彩票的。
本质上大家都喜欢用简单的思维去理解世界,因为信任的成本多于质疑,思考的成本多于轻信,人们总是倾向于做出在“短期视角下的成本最低选择”,看当下比看长远成本要低,直觉的成本比怀疑论证成本要低,由于目之所及甚短,很难跳出当下,去思考更长远的未来。短期视角下,对成本和收益的认知局限性太大,很多事情短期来看有利长期来看未必,比如一个人年轻时期找到安稳的体制内工作,待遇收入比刚毕业的同龄人要好很多,短期来看的话,钱多活少,比起那些天天苦逼加班的同学,这种工作类型确实是相对较优的,但拉开时间轴来看,长期下来,N多的例子证明,哪种工作类型是最适合年轻人的。
12、锚定效应。人们在对某一未知量的特殊价值进行评估之前,总会事先对这个量进行一番考量,此时锚定效应就会发生。这一效应是实验心理学中最可靠也最稳健的结果,即估测结果和人们思考的结果很相近,就好比沉入海底的锚一样。
刚从这本书看到这个概念,就从音频中听到了关于锚定效应的解释。音频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做微波炉的渠道商,平时卖538元的型号,一直做的挺好,直到对面一家竞争者引入一款338元的微波炉,这个渠道商的销量立即下降了。渠道商找到商业顾问咨询解决办法,给出的方案是再引入一款更贵的微波炉型号,于是渠道商引入新的卖价598元的微波炉,一段时间后,538的微波炉销量直升,比销量下滑前都高出不少。
这个故事中,讲了两个锚,一个是338,一个是598。在最开始时,市场上只有一款538微波炉,消费者没有其他选择,也没有其他参考对标物,市场可以慢慢走下去,待到后续竞争加剧时,338是第一个锚,这个锚的出现,让消费者觉得538过于贵了,在使用感触没有明显差异时,大家都会倾向于买338款的。在这个锚定效应内338是参考线,在当今消费者市场,对价格追求胜过对品质追求时,538没有多少优势,先发优势也被价格差所弥补。而后面新引入598款,这时新的锚出现了,而且不仅是从价格方面,重新定义了微波炉市场,还从质量方面设下伏笔。让消费者以为但凡好一些的微波炉都是五百以上的,三百多元的会不会质量太次了(虽然我还没发现),相比两款五百多元的微波炉,可能538的更经济实惠些,于是故事的结局便出来了。
这个故事分析下来,很有意思,在很多消费领域中,我们的消费心理多多少少都会受到“锚定效应”的影响。不仅如此,工作中也一样,你一次性交给老板一个你想推的方案和给他是三个质量差异很大的方案,后者时,你想推的方案才有可能顺利通过,这有点类似“期望管理”,先用一个猫降低客户/老板期望,再给他原本的计划,在弱猫印象下,稍好一些的东西都能过关。
以上是读了《思考,快与慢》一书(部分章节)后的总结。看下来,快与慢,其实是相对的,是两种不同的大脑决策机制,没有哪种绝对的好,存在即合理,现象即规律。既然大脑分出两个决策系统,就一定有它的道理。只不过我们对自身思考、决策的机制有了更深层次了解之后,能够帮助我们在不同场合做出不一定最理智,但一定最合适的决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