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出自:《庄子·养生主》: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040650af0b5954a41df7c88ed0e7c21a_t013f198a2ceaed322e.jpg
相传,战国时,有一个名庖叫丁的厨师替魏文惠君宰牛,不但动作快,而且下刀剥皮剔骨都非常熟练,很快就能把一头牛的肉和骨全部分解开来。
有一天,魏惠王看庖丁宰牛。只见庖丁神色从容,走到一头牛的面前,两手往牛身上一抓,肩膀往牛身上一靠,俩脚生根,稳稳当当地站在地上,然后迅速地抬起一条腿,屈起膝盖这么一顶,腾出一只手来,尖刀这么一插!“哗啦啦”一阵声响,活生生的一头牛,全身骨头跟散了架一样,顷刻间就这么瘫软了下来。
紧接着,只见庖丁一手摁住牛身,一手握住尖刀,只见银光一闪,手起到落,一时间“刷刷刷刷”几道残影闪过,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庖丁便将肉一块一块割下来切成均匀大小的肉块,甚至连每一块骨头都分得清清楚楚,而且骨头上连一点儿肉都不带。再看魏惠王面前,是一盘盘切好的鲜肉肉:吊龙、匙仁、匙柄、三花趾、五花趾、肥拼、肥牛......泛着诱人的红色光泽,直叫魏惠王拍手叫绝。
整个过程就是行云流水,一气呵成,那“刷刷刷刷”的切肉声,更是毫不迟疑,不绝于耳;而且至始至终,都没有半点刀刃碰到牛骨头而发出的“叮当”杂音。这一系列操作无比流畅自然,把魏惠王看的目瞪口呆,叹为观止了,以至于庄子赞寓庖丁是“合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只会”。赢得了庄子替庖丁打call,赞美庖丁解牛技术合乎《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经首》乐曲的节奏。简直就是天下第一绝,举士无双。
eedbf00229a5a5ffe73842ba6b8bf1e6_t01e0f93f7fc6229ed6.jpg这个形容非常了不得。试想一下,有谁听宰牛的声音,好听的像《难忘今宵》?看别人宰牛的动作,优美的像看芭蕾舞演员在跳《天鹅湖》?更何况,庄子说得还是《桑林》和《经首》的神曲。
《桑林》和《经首》分别商汤王和上古帝尧时的经典乐章。这是说庖丁杀牛的过程中,不管是舞刀,还是走动手的动作,都像是舞蹈一半的优美,富有节奏感,充满诗意。庄老师在这里提到它们,其实也有自己的深意。因为商汤王和尧治下的时代,家国兴旺,百姓幸福,可以说是合乎天道、治理有方的两个时代。而这两首皇家的高雅乐曲,自然也就是合乎天道的音乐。
庄子觉得庖丁宰牛的声音能和这两首乐曲相媲美,其实也就说明,他认为庖丁这个宰牛之道,也是合乎天道的。那么问题来了,这是什么样的宰牛之道呢?魏文惠君也想知道,他就让庖丁讲讲他的独门秘籍:“你宰牛的本领怎么会高明到这种程度呢?”
庖丁放下刀子回答说:“臣下的技术,其实并没有什么了不起。我只是喜欢摸索事物的规律,用心修炼自己的技艺罢了。”
庖丁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道:“臣下刚开始宰牛的时候,对于牛体的结构还不了解,眼里看到的,就是一整头牛,也觉得无从下手,无所适从。当臣下练习三年以后,我的眼里见到的是牛的内部肌理筋骨,再也看不见整头的牛了,而是一块一块的肉和骨头。于是我顺着肉和骨头的长法割肉当然不费吹灰之力了。这是因为我已经将牛的肉和骨头的长法熟记于心,什么时候该动刀,什么时候该用力,一切就像自然而然的习惯一样,当然得心应手。到了现在,臣下宰牛的技术更加熟练,已经不需要再用眼睛盯着看、也不需要用耳朵听、用鼻子闻、臣下只需要全神贯注,用意念去接触牛的身体,让手上的动作,跟着自己的意念走就可以了。就这样,全凭意念在活动,自然而然,顺着牛体的肌理结构,劈开筋骨间大的空隙,沿着骨节间的空穴使刀,都是依顺着牛体本来的结构。这是因为每头牛的身体构造都差不太多,做多了,熟能生巧,就成为了一种习惯。”
23dd107a8b9cc69b49d944b9eeb39a49_t01df9b3398b0b5596f.jpg魏文惠君认为庖丁说得太神了,说:“这也得把刀子磨得快点儿才成呀!”
庖丁不由得笑了出来,说:“大王,您以为我这刀子是新磨的吗?是的,技术高明的厨工每年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割肉,割肉割久了,刀口难免会变得迟钝,而技术一般的厨工每月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不但用刀子割肉,还拿刀子用力去砍骨头。这样一来,再好的刀,也会用不了多久就卷刃。而你看看臣下的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牛少说也有数千头,但你看这个刀口,是不是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锋利。”
魏文惠君接过来一看,只觉得那刀锐利无比,刀刃透着凛冽的寒光,完全看不出岁月的痕迹。
庖丁接着解释道:“很多人觉得,用刀来切牛肉,肯定会对刀刃造成损害。其实那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真正的技巧。解剖牛肉,应该顺应肌肉的纹理和牛本身的构造。比如说,牛身上的骨节是有空隙的,而刀刃又很纤薄,用这样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那么在运转刀刃时一定宽绰而有余地了。所以,要想轻轻松松地分解一头牛,关键不是刀有多快,手有多稳,而是能让薄薄的刀身,在这些空隙里自如穿梭。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切起肉来当然又好又快,还不会损坏刀锋,所谓‘游刃有余’,就是如此。因此用了十九年而刀刃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
庖丁提起刀站在魏惠王身旁,为这一成功而得意,他接着说道:“当然了,拆分一头牛,不可能一帆风顺,更不可能一点麻烦事都没有。牛身上也有很多复杂的地方,有的地方盘根错节,好多条筋脉挤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实在让人头疼。我每当碰上筋骨交错的地方,我一见那里难以下刀,就十分警惧而小心翼翼,目光集中,动作放慢,找到那个能四两拨千斤的关键点。然受,再小心地轻轻地动一下刀子,‘嚯嚯嚯’一阵响,这骨肉就已经分离,肉就像一堆土那样掉在了地上。于是我提着刀站起身来,为此而得意地环顾四周观察周围人的反应,为此而踌躇满志,然后把刀好好整理一下收藏起来。”
魏文惠君听了后,连声赞叹,并说:“你宰牛的技术竟高明到这个程度了啊!妙啊!我听了庖丁的话,我从中得到了不少养生的道理!”
魏文惠君为什么说,从这番话里悟出了养生的道理呢?
这一故事主要是讲“养形”。
先说什么是“养形”,所谓“养形”,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保养形体。《庄子·达生》:“养形必先之以物,物有餘而形不养者,有之矣。” 晋代张载 《酃酒赋》:“宜御神志,导气养形。”
“庖丁解牛”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篇名叫“养生主”。整篇“庖丁解牛”是一个比喻,它用宰牛刀比喻个人,用牛体比喻个人的生存环境,用宰牛技能比喻养生处世的方法。借此揭示了做人做事都要顺应自然规律的道理。现在用来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如果一个人能够精通养生之道,那么他就会像庖丁的刀一样,使用许多年之后依然锋利无比;如果一个人懂得养生之道但不够精通,那么他就会像优秀厨师的刀一样,还可以坚持使用一年半载;如果一个人根本不懂养生之道,胡乱行动,那么他就会像普通厨师的刀一样,很快就无法生存下去。
“庖丁解牛”所要阐述的具体养生原则是什么呢?学界大致有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庄子的养生原则就是要求人们在生活中不要去违背自然之理,一切顺应客观环境,不可任意行事,也就是文中说的“依乎天理”“因其固然”。顺应自然,可以说是道家治国、处世的核心原则。
第二种意见,认为庄子的养生原则就是要求人们在社会上圆滑处世,要善于钻空子,就像文中说的“批大郤,导大窾”那样,不要去硬碰硬;还要“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为保护生命而走中间路线,即《山木》中提出的“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120a2e870f87b12a70c734dbdb6d1a70_t01492a4416b6c9f098.png以上两种意见对庄子养生原则褒贬不一,但本质上有一致之处,因为“批大郤,导大窾”的圆滑原则依然是以“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为基础,都是顺应自然的体现,因而第一种意见更符合道家的整体思想。从“顺应自然”的角度去理解“庖丁解牛”的故事,也具有更普遍、更正面的教育意义。即便是这一处世原则带有圆滑性质,我们也应该从庄子身处“仅免刑焉”(《人间世》篇)的社会困境的角度去体谅庄子,他是不得已而为之。
总之,这一故事用庖丁解牛比喻养生处世,告诫人们要顺应自然,避免陷入是非矛盾的纠缠之中,以保证自己的形体安全。试想一下,这解牛是不是就和人生一样?而那切割牛肉的尖刀呢,就好比我们的内心。我们要顺其自然,顺势而为,方能游刃有余。
当然了,人生也不会一帆风顺,总会遇到一些大大小小的事件。有的人遇到事情,不懂得宽容和变通,硬要往那骨头和筋脉上撞,就会像一般厨子的刀一样,肉没切下多少,刀刃却很快就磨损。事情没解决几样,但心已经累了、倦了。
而那些有修养、有智慧的人,他们善于顺应天道,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只用很小的力气,就能化解眼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并且还能保持心灵不受到一丁点儿的伤害。而在这一切结束之后,他们就能从容地收刀,气定神闲地把刀上的血迹擦干净,小心翼翼地收起来,等待下一次再大展身手。
该收敛时收敛,该行动时行动,该舒展时舒展,该谨慎时谨慎,顺应天道,不急于求成,这就是庄子通过“庖丁解牛”,想要告诉我们的养生观。
此外,这段文字还为我们留下“庖丁解牛”“游刃有余”两个成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