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之法
任何学问智识不能离开读书。读书若没有适当的方法,也必至劳而少功。
古人对读书方法有不少有用的启示。但在今天说来,却不一定都是适用的。因为我们今天的要求与古人不同。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不能执一不变。比如古人往往强调精读熟读,其实精读熟读是为已经有相当基础的人说的,并不一定是入门的好方法。
作为一个初学的人,最好是训练自己快读的能力。不拘什么书,尽量用高速度阅读,在短期间内发现其中最感兴趣的部分,听其滑过,是不妨的。凡是古书都不会绝无字句上的困难,初学的人更不用说了。
假如每逢不懂的地方都要寻根究底,非解决不放过,那就一辈子没有几部书好读了。其实只要懂那可懂的,不懂的暂不理会,收穫就已经不少,读书的作用也不过如此。用这样的方法去读书,才可以提高效率,扩大成果,书为我所用而不至我为书用。
一部书经过快读以后,即使吸收其中一部分,当然印象不会很深,不能巩固。这也是不足虑的。读到其他的书,又遇到同类的部分,自然会加一层巩固。经过相当时间,也许再重读那第一部书,那就更加一层巩固了。
所谓精读熟读,就是这样积累而成的。若误认抱一部书死读才是精读,那未免过于呆滞了。若误认抱一部书死读才是精读,那未免过于呆滞了。
至于作为一个专门学者,那么,他是不能求速的,有些书不仅要精熟而且要钻研深透。这又当别论。但是作为一个专门学者,他也仍要广泛阅览,仍要从自己的兴趣发展。如果首先不能发现自己的兴趣,任何事都不会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