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恐怕是我们大多数刚工作者的状态了。为什么呢?刚离开象牙塔的我们,要么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再或者就是太年轻因而浮躁,工作一有不顺,立马生出辞职的念头。
就拿我的例子说说。我去年六月份离开学校的象牙塔,因为考研失败,并秉持宁缺毋滥的原则,最终选择了来到上海,因为已经失去勇气再去选择考研的那座城市,同学说我这是逃避,就当是逃避吧!
我带着在大学靠着打工攒下的几千块钱,来到上海,一个高中最好的同学在这里,我跟她住在一起。收拾好之后,我就开始了投简历,海投的那种,不知道学中文的自己除了当老师还能干啥,再就是文字类的工作还跟专业有点瓜葛,于是给自己写了三份简历,编辑,策划,一直觉得这两类工作很高大上,还写了一份老师的简历,到最后自己没找到前两类工作还能自保。于是我就各种开始了投简历,想去外企或者国企,但投了很多份外企国企的职位,结果人家根本不鸟我这个只有一个普通二本学历的,又没什么特殊写作特长的菜鸟简历,没办法只有降低自己的标准,投了一些民营的编辑策划类职位,这样有了一些约我去面试的电话打来,我兴致冲冲的跑去他们发来的地址面试,面试官说想当编辑一定要有投稿经验,策划要有成功案例,我哪里去给他们搞来这些经历,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没有民营的公司愿意要我,现在想,我如果是老板,也不会录用当时的我包括现在的。这样反反复复过了一个月左右,我身上带的钱用的差不多了,于是就慌了,然后想到自己还可以干自己的老本行,于是去面试培训机构老师的职位,在上海培训机构还是很缺老师的,一投简历就不断接到面试电话,由于急缺,所以对刚毕业的大学生要求不是很高,说后期都可以培养的,于是我做了上海某知名培训机构老师。
这期间也萌生了很多次像辞职的念头,觉得不喜欢培训机构的工作模式和时间,也因为经验不足做了很多错事,所以总会觉得领导因为这个老找我麻烦,有时也觉得自己
太屈才,呆在这里,我六级的英语等级不是白过了吗?想到前途就恐惧,看到同事当中一个个重点大学毕业的本科生,或者研究生,觉得特别不可思议,有一个是厦大的研究生,我们关系还不错,对她很崇拜,有时也会问她这么好的学历背景来这里当老师也太屈才了吧,她只是含糊回答。
现在看,我每天都在不停的抱怨,不停的空想,却总不会实践这些想法,因为现在我还是没有能力去做编辑策划的工作,有英语要求的外企还是不愿录用我。我就这样边空想边浑浑噩噩工作了一年,别的什么也没学到,整整虚度了一年,好可怕!
别再空想了,有想法就赶紧把它给实践起来,这样才不会觉得愧对自己,愧对每天!
你每天都在空想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