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开篇中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而我们和世界的关系,则是先分后和,分分合合,并向着最理想的状态——和而不同前进。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儒释道关于道的解读分歧很大。不过我倒觉得,从使社会安定和谐的功用角度看,道其实并无不同,不同的只是践行道的方法。社会上有竞争就可能会激化矛盾,甚至造成社会的动荡,对于此一现象,道家选择不争可以理解,但儒家选择制定更合理的竞争机制也未尝不可,并不是非要你死我活,相互贬低。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儒家也不提倡过度的竞争,但认可君子之争。
但君子之争只能是一种理想,不管这个社会制定什么样的竞争机制,都难免会有不公平的情况存在。古时候实行君主制,就像天空只有一个太阳,不管这个太阳多英明,终究会有影子存在。到了现代,实行民主制,就像手术灯一样,光源多了,人的影子会被冲淡,但只要仔细看,影子淡了很多,但也绝非完全绝没有。只要有影子存在,社会就会有不公平。
有句话说的很好,历史的一粒尘埃,落在一个家庭身上就是一座大山。所以只要社会有不公平,就会相应的有个人的无端受难,甚而前程葬送,家破人亡。有的人自怨自艾,一蹶不振,甚至自寻短见;又有的人心理扭曲、报复社会,甚至虐杀儿童。从社会的角度看,如果引导其归入空门,信释信道,那就惨烈的后果或许可以得到很大的缓解。
而且,释道两家都收有许多俗家弟子,如果把住在寺院和道观里的人,称为出家人。则俗家弟子可以理解为部分出家人,即他们只是在某一方面避世,而在另一方面又社会正常接触。
其实,社会上,即便不是俗家弟子,也有很大一部分人可能已是部分出家人,只是自己并未觉察到而已。
如果,在尘世中因对某些事,某些人,大部分社会成员都能从中得到快乐,并趋之若鹜。而独你只能从中感到痛苦,并努力避而远之,那也可以说,在这一些方面,也似俗家弟子一般,选择了避世。如王安忆《红豆生南国》中的男主角,由于在婚姻中的遭遇,离婚后再次面对婚姻时的逃避心理。
因此,儒释道各有其功用,和而不同,各得其所,方得和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