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写作
从菜鸟到神一般的存在,你要做的只是刻意练习

从菜鸟到神一般的存在,你要做的只是刻意练习

作者: 周盛昌 | 来源:发表于2017-03-31 18:24 被阅读46次

试着回想,过去十年,你历练了什么能力?什么能力是最牛逼的?什么能力牛逼到可以傲视群雄,睥睨天下?再试着用思维导图画画自己的技能树,看看是不是枝繁叶茂,枝粗干壮的?如果营养不良,那我们有共同语言,接着往下交流交流。

心理学家Ericsson的研究发现:决定伟大水平和一般水平的关键因素,既不是天赋,也不是经验,而是『刻意练习』的程度。

让技能从菜鸟级走向神一般的存在的惟一途径就是: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其实我们并不陌生:

像樱木花道的2万球投篮训练

还有在学生时代,对课内习题不满足的人还会去拿几本奥赛题啃啃,做完奥赛练习,再回过头来看那些习题,真有个:一览众山小。

对的,这些都是在刻意练习。

然而,就算我们知道练2万球,或者啃奥赛题就是在刻意练习,可以成为牛逼的人,但当我们练了2万球会发现:投篮还是不准;去买了本奥赛题回来发现:天啊,这些题是人做的吗?——怎么和预期的不一样呢?

原因在于,只是学了个表层形式,并不知道刻意练习的关键在于:

1、避开舒服区——避开毫不费劲地完成,付出额外的学习和努力。

2、及时反馈——任何及时表明你是否做得到位以及与目标有差距的方式。

3、大量重复——大量重复性专项训练,扫除知识阻塞,让不舒服区成为舒服区。

1、避开舒服区

当我们面临一项任务的时候,心理的感受是:

舒适区:可以毫不费劲地拿下。

学习区:有点吃力地拿下。

恐慌区:想拿下?绝无可能。

真正让人快速自我提升的,是在学习区,也就是让你感到不舒服的区域中刻意练习,那位打算通过刷奥赛题自我提升的同学,比较猛,未经识别直接奔入恐慌区。

如何避开舒服区,进入学习区呢?

在不同的维度上定位能力所在区

避开毫不费劲地完成,进入额外付出学习和努力的不舒服区域

比如做PPT,你可以毫不费劲地把大段的文字贴上去,然后在演示的时候毫不费劲地照着念,效果怎么样看看观众一脸茫然的反应就知道了。后来看到了“别人家”的PPT,看到了差距,知道了“一图胜千言”,知道了“要先有point,才能有power”,临渊羡鱼,退而知结网。一阵闭关修炼后,又看到“别人家”的PPT,又感觉到差距,再次去学习《金字塔原理》补了一下“结论先行”。PPT终于开始对得起观众了。

2、及时反馈

任何告诉你做得有多好以及告诉你离目标有多远的方式,就是及时反馈。

你可以通过名师指点、找到优秀案例、对标反思获得及时反馈。

名师指点

像樱木花道练投篮2万球,有安西教练准确而及时的指点;像郭靖练降龙十八掌有洪七公准确而及时的指点;像我们学车总要有个教练准确而及时的指点。

找到优秀案例

所谓相形能见绌,指的就是比照优秀案例,可以发现优点,看到不足,审视是否到位,进而调整行动方案。

比如,我在刻意练习文采方法论时,就会找来一堆文采飞扬同类语句进行比照,总会发现不足,获得启发。

对标反思

对标反思本质上是通过自省的方式进行结果反馈。可以刻意提高元认知能力,促进刻意练习的效果。

我的对标反思模版:

过程记录

对标反思

□预期差距——审视结果与目标的差距。

□目标——运用黄金思维圈,问出问题的本质。

□决定性环节——导致事情转折的决定性环节是什么?

□假设——得到什么假设?

□妥与不妥——过程哪些地方不妥?

□知识空缺——遇到什么问题不理解?进行主题阅读

□效率——检视行动效率

□总结——形成反思结论

□计划——下一步计划

□心情——这个过程心情怎么样

当然,你还可以通过制定检查要点标准进行对标反思。

比如,你在刻意练习金字塔原理的时候,可以列个清单:

□ 序言是否引人入胜

□是否结论先行,是否至上而下表达,先亮出中心论点

□是否以上统下,任一层次上的思想是否是下一层次思想的总结概括

□是否归纳分组,每组中的思想是否同一个逻辑范畴

□是否逻辑递进,每组中的思想是否按照逻辑顺序来组织

这一个个金字塔原理的要点自检下来,可以审视每个标准是否做到位了,如果发现不足,当即可以纠偏。

金字塔原理

3、大量重复

大量重复性训练目的是扫除知识阻塞,清除薄弱,巩固基础,加深认知,进而强化某项能力单元。

能力是由能力单元组成,比如我们说的写作能力可以包括的能力单元有:基础思维能力(归纳、分析、综合、归类、演绎),修辞能力、谋篇布局能力,如果是小说,还有冲突创造能力;如果是文案,那就多了,还有大量的心理学应用能力。

能力单元由知识单元组成,比如修辞能力,是由排比、比喻、对仗、对偶、通感……等知识单元组成。

当你的某项能力所包含的知识单元认知空白,或者认知不足,就会产生知识阻塞,导致做起来有点吃力。

大量重复性训练就是把构成能力的知识单元给补足到位、把知识阻塞给清除彻底,从而强化能力。

那么,大量重复训练的正确姿势是怎么样呢?

大量重复训练做的是专项训练,不是实战

拿写作来说,我们在学校的写作教学方式是一篇篇的日记、周记、游记、读后感、观后感……一次次的习作、考试,这些都是实战,每一次实战真正强化到的能力单元,很有限。如果是刻意练习,就专项重复训练写作能力单元就行了。我在高一、高二那阶段刻意练习文采方法论(创新学理论应用于修辞),只做文采专项训练,效果比起在每次作文考试的实战中练习好很多。

大量重复与及时反馈形影不离

每次重复都要尽快获得准确而及时的反馈,不断纠偏迭代,不断付出额外的学习,补足知识空缺,不断调整应对策略,解决方案。

刻意练习实例:我是如何做到【6公里跑】均配速进5的?

01、避开舒服区

通过运动APP分析,我的舒服区是:均配速>05'10",在这个区域,可以呼吸平稳、感觉舒适、毫不费劲地进行。

不舒服区是:均配速<05'。进入这个区域,呼吸会变得急促、疲倦感明显增加,随时想停下来。

如何在不舒服区持续练习呢?

避开舒服区,意味着要额外付出更多的学习和努力。我在『对标反思』中学习,界定长跑持续高速的关键是:克服不舒服区内的疲倦感。而减少疲倦感的情况发生在每次最后一圈发力冲的时候。最后一圈,我做了什么?连续而快速地深呼吸了几次。那一刻精力顿时充沛。于是我拟了个大频深度呼吸调控疲倦感的行动方案。

02、及时反馈

事实表明,适应不舒服区的解决方案——大频深度呼吸调控法是有效性的。大频深度呼吸可以有效解决不舒服区的疲倦感。原因可能是:在不舒服区,耗能效率是极高的,普通的呼吸方式满足不了能量的借给需求,身体不断放出“累死了,快停下来”的信号,这时大频深度呼吸可以及时供应能量所需。

03、大量重复

在不舒服区重复进行大频深度呼吸法的专项训练,加快了耗能效率(单位时间的耗能量)、加强了体力、体质、还有耐力(开启复利效应)逐步适应不舒服区的强度;同时,强化了对疲倦感产生机理的认知。渐渐地,吃力变为适应,不舒服区逐渐变为舒适区。这时可以尝试进行下一个新不舒服区的刻意练习。

04、达到预期目标

总结:

刻意练习是实现技能从菜鸟级提升至专家级的关键,你需要:

不断地要求自己避开舒服区,在不舒服区长时间付出大量的额外学习和努力

打出及时反馈和大量重复的组合拳

结语:

本文前后用碎片时间写了三天,在刻意练习用“金字塔原理”谈对刻意练习的看法,前后画了三张金字塔结构图,对各组思想观点的概括总结始终是逻辑混乱,以致于尝试动笔不久,论点分述无法直指中心要旨,文章结构直接散架,不得不推翻重来,挺辛苦的说。

多少感觉刻意练习就是逆天的自虐行为,确实,人的大脑倾向于做事开启『毫不费劲』完成模式,对于不舒服是拒绝的,在舒服区安逸着多好。这也是大部分人(包括我在内)有多年工作经验,却无法成为顶尖专家的原因——谁爱没事找虐呢?多么痛的领悟啊。

不过,一旦长时间刻意练习某项技能,那么收获将是巨大的,就像当年高中刻意练习文采方法论一样,一开始是很辛苦的,可是当你能写出颇具文采的句子时,当你能写出一篇篇高分作文,甚而写出满分作文时,这些辛苦是不是值了呢?

相关文章

  • 从菜鸟到神一般的存在,你要做的只是刻意练习

    试着回想,过去十年,你历练了什么能力?什么能力是最牛逼的?什么能力牛逼到可以傲视群雄,睥睨天下?再试着用思维导图画...

  • 刻意练习——从菜鸟到高手的成长之路

    你是不是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某个领域的高手?哪怕是玩溜溜球,剪纸,写文案…… 你是不是十分坚信一万个小时理论,一个事...

  • 从“刻意练习”到刻意练习

    一、为什么要刻意练习? 只要你足够努力,足够勤奋,就能够达到你的目标。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有志者事竟成。 ...

  • 【“刻意练习”的思考和分享】

    1. 你对“刻意练习”的理解是什么? 关于刻意练习,听说了很多,我的理解是有目标的刻意练习,从“知识”到“技能”也...

  • “刻意练习”的思考和分享

    1. 你对“刻意练习”的理解是什么? 关于刻意练习,听说了很多,我的理解是有目标的刻意练习,从“知识”到“技能”也...

  • 从菜鸟到高手只需要三步

    学习一项技能,从菜鸟到高手你会怎样做? 答案五花八门,什么刻意练习、什么心法算法。 都对,但都不全面。其实这个问题...

  • 刻意练习的方法是复盘

    《从受欢迎到被需要:高情商决定你的社交价值》文中提到“刻意练习”,很多人都很努力刻意练习,但并未关注他们刻意练习的...

  • 从新手菜鸟到大神的逆袭,只需要做到这点

    从新手菜鸟到大神的逆袭,只需要做到这点-----《刻意练习》摘抄 4岁就会弹奏小提琴,童年时代写出多部名曲,只用一...

  • 刻意练习就是死磕到底吗?

    刻意练习是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概念。这个理论解决菜鸟到高手的升级路径。让不甘平庸的人找到自己短板的突破口,那刻意练习...

  • 读书侠《刻意练习》读书笔记

    对于练习我们一般认为就是不断重复?包括我,刻意练习告诉我:不是。不断重复只是“天真的练习”,无法带来进步。刻意练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菜鸟到神一般的存在,你要做的只是刻意练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lbv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