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初中同学微信群。平时很安静,少有人聊天。
今天下午,有一女同学转发一条信息到群里,说广州新开一家椰子鸡店,有免费促销活动。
许生出来冒泡,问了一句“珠海有没有”。许生在恒大旗下一家珠海分公司担任小主管。
许生说话之后,群里开始陆陆续续热闹起来。
有人说“前几天我在朋友圈给许总请安,许总不理我,好难过。”
楼下有人回复:“许总分分钟就几个亿的事。理一下成本太高”
渐渐地,附和的人越来越多:“许总什么时候回广州理一下我们”、“广州的各位亲,你们准备好迎接许总没”、“许总,恒大缺不缺扫地的?”、“我得时不时冒个泡,免得哪天许总想起身边缺个端茶倒水的”
过了十来分钟,许生回复了一句“你们变得好陌生”,附上一个可爱的撤退表情,不再说话。
有人见话题似乎僵住了,于是扯开话题,说好久不见,要不过年约见面之类无关痛痒的话题。只是回应的人寥寥无几。
我从来对于“许总,恒大缺不缺扫地的”这样的话题,感到无所适从。
真正的朋友,哪里需要你如此卑微地奉承?
不是真正的朋友,就算你马屁拍得再响,他的光芒又与你何干?
或许在职场,偶尔需要说一些漂亮的场面话。然后面对相识十几年的旧同学,何须如此?只能说,说出那些话的人,都不是真正相知的朋友吧。
我还留在这个群里,没有选择退群,也许是这个“××中学同学会”几个字,还保留着我对青春的记忆。
然而,说实话,泡在这样的社群里,靠奉承去维系那所谓的人际关系,根本毫无必要。真正能够给你带来慰藉的,其实只有那几个寥寥可数的朋友。
这么多年来,我身边朋友并不多。称得上朋友的那几个,平日里也不常联系。
我有一个好友,在深圳华为工作,而我在广州。我与他可能一年里只在春节见上一面,有时候约好在彼此家里喝茶,有时候约在高中附近老字号的牛肉粿条店。坐下来,聊聊这一年的变化。我对他说,在新闻上看到华为员工猝死的消息,又瞥了一眼他的那单薄的小身板,叮嘱他好好照顾身体,闲来无事让老婆做好吃的给他补补身体。
有一次,我在朋友圈发消息说,感冒鼻子不通,跑步跑不到两公里。很少发朋友圈的他回复了一条信息:用橘子皮+热水敷鼻子试试。
我中学同桌,我们也不常联系,虽然都在广州。然而我每次换工作,在没找到工作之前心里慌得没底的时候,就喜欢跑去她那里蹭饭吃。顺便把压抑在心里的不安告诉她。一顿饭吃完,心情也舒坦了,恢复元气第二天继续满城市跑。
我大学室友,硕士毕业后在佛山一所中学当语文老师,工作了一个月之后,她很郁闷地告诉我,她辞职了。她还是喜欢待在广州深圳这样繁华的地方。她已经收拾好东西,第二天就要回回贵阳老家休息一段时间。我下了班之后,搭两个多小时的地铁转公交去见她。那天晚上,我们聊起彼此对生活和未来的想法,聊最近遇到的新鲜事,一直到深夜不肯睡去。
这些朋友,我们都可以很长时间不联系,但是如果你需要我,我一定会出现在你身边。
当你需要我,我一定会出现在你身边那些已经不能够给予温暖的同学群,我看着那些对话,像是看一场又一场世像百态。也许我这样的性格,确实不适合在一个溜须拍马的世界里存活。有朋友开玩笑说我这样的人,在后宫剧里活不过一集。
那又如何呢?虚伪的社交毫无意义。
有几个朋友,闲来吃吃饭,喝喝酒,聊聊负重前行的生活,就很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