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凯儿奶奶的视频火了。
一个满脸皱纹的、走路不便的、种地的河南老奶奶凭啥火了呢?
就凭她那张嘴。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42265/f33e698585f6833a.jpg)
咋我一写到这,就感觉有点贬义似的。其实不是啦!完全是褒义哦,几乎全网的人都在学她,不仅是纷纷比照着她的样子,用自家的方言夸老公:“你看你,这菜切得,不长不短,真正好嘞”“哎哟,这粥熬的好嘞,不稀不稠”“你可真是城楼上的看守—高手”而且还都发自肺腑地感言:好胳膊好腿不如一张好嘴,谆谆教诲世人,做人哪,要开心幸福,请先学会说话。
视频里的凯儿奶奶,有腿疾,平时农田活家务活当然就老伴干得多了,可是她的孙子凯儿发现,爷爷并无怨言,也不是出于无奈,老两口总是乐呵呵的。也许就是奶奶的说话方式给年轻的凯儿很大的启示,他觉得有必要把这种相处模式、交流方式、言语的态度、表情记录下来,给大家一种启迪吧!
对我也有启迪。会不会说话,有先天的因素,我父母也讷言,我当然也是,但我认为,更大的原因是,我有观念的错误。可能是以前的教育体系里非黑即白,二元对立的影响吧,好像口蜜一定腹剑,似乎坏人才嘴巴甜,好人就应该默默无闻做无名英雄,所以,我一贯是以少说多做,或者只做不说为荣,甚至对那些恭维的客气的话觉得虚伪,自己也吝啬于表达感恩感谢,总觉得心里明白就好。
就是这种错误观念,我这一辈子,做人很失败,任何一种关系中,亲密关系里、亲子关系里、同事关系里,朋友关系里,都是只能收获“这人不坏,老实人”的评语而难以亲近,当然,也有真正好的知交,但我认为,那也是她们的宽容,谅解我的不懂事。
做媳妇的时候,总是默默地做自以为的贤媳,出差给婆婆买了衣服,往她床上一放,没有话说,夏天给她床上擦了席子,也不做声,冬天晒了被子,好在有太阳香,她会问,我就嗯。
做科主任的时候,率先垂范,体检任务繁重加班加点也不会和领导邀功,对同事,也没有体恤慰问的表示,同事能开心吗?最后落个没有领导能力的评价。是的,一点不错,我就是没有能力,谁来领导我是最省心的。
这活了大半辈子了,现在才真正懂。我以前,只会克己,修为,不做让人讨厌的事,说让人讨厌的话,却不会说让人欢喜愉悦的话。
看这凯儿奶奶,让爷爷干活,话说得爷爷心花怒放,乐得屁颠屁颠,但奶奶也不是自私的,只会差遣人,她可也是会疼人,有吃的,先给爷爷,给爷爷揩汗扇风,总之,我发现,在我们这个简书平台上,但凡恩爱伴侣,都是凯儿奶奶这样子,会拍彩虹屁,会斗斗嘴,会撒撒娇的。
恩爱的简友们,你们说是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