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和大家探讨师德这个话题
师德这个话题让我想起了,我所读大学的校训:勤奋严谨,自树树人.非常浅显的八个字,前半句要求我们要勤勉努力,严谨治学,后半句要求我们,为人师表要严于律己,树人必先自树,自树才能树人。通过查阅我发现,师范类院校校训大多如此,从治学和厚德两个方面对学子提出要求,比如陕西师范大学的校训:厚德 积学 励志 敦行,比如西北师范大学校训:知术欲圆 行旨须直,再比如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是: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启功先生在解释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时说:“行,是指每位师生应有的品行,这包括思想、行为、待人、对己,方方面面,时时刻刻,都光明正大,能够成为世界上、社会中的模范。这种模范,不是等待旁人选举出来,而是自己随时扪心自问,有没有可惭愧的思想行为。校训没有任何人执行考试、考察、判分、评选,但是每位师生,都生活在自己前后左右无数人的、雪亮公平的眼睛中。”我想说师德也同样没有任何人执行考试、考察、判分,但是每一位老师的德行都在前后左右无数人的、雪亮公平的眼睛中,尤其在我们学生的眼中。我们良好的德行会如春风化雨般,于无声中浸润着我们学生的心灵。
当然,任何人都不应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要求别人做一个高尚的人,我也不敢说自己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但是我始终记得我们语文组的老前辈李老师说过的一句话,他说:“作为一个人你可以不高尚,但是作为一个老师你必须高尚”可是什么是高尚?怎样做才算高尚呢?
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突然有点茫然,于是我在我所任教的三个班级里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可能不能代表所有学生的看法,但是却让我有很多触动,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调查结果。
我让学生回答两个问题,每个问题至少写三条,第一个问题是: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第二个问题是:你最讨厌老师有哪些行为?我把学生的答案做了归类统计,
学生回答的第一个问题的答案现频次由高到低依次是:
第一:喜欢亲和、幽默、有激情、课堂气氛活跃或者有独特授课风格的老师
第二:喜欢认真负责,课上对学生严格要求、课下能和学生打成一片的老师。
第三:喜欢关爱学生,理解学生,愿意和学生平等交流的老师
第四是:喜欢公平公正,一视同仁的老师
学生回答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出现频次由高到低分别是:
第一:不尊重学生,语言刻薄,侮辱挖苦学生
第二:带情绪上课
第三:说脏话
第四:记仇
第五:给班主任或家长告状
学生的答案让我明白:乐观开朗是高尚的,因为我们的微笑会带给学生春天般的温暖;尽职尽责是高尚的,因为只有我们恪守职责才有可能为学生们插上寻梦的翅膀;拥有爱心是高尚的,因为我们对学生的一句关心,一次鼓励,可能不经意间就会在学生的心里播下爱的种子;公平公正是高尚的,因为所谓的差生可能更加需要我们的关怀和耐心引导;宽容大度是高尚的,因为饶恕是最大的美德,仇恨只能两败俱伤。
学生的答案也让我明白:我们的情绪会传染给学生,我们的德行在影响着学生。作为青年教师,为了使自己快速的成长,成为理想的老师,首先我做到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尽可能多的给学生传递正能量。其次做到多读书,做一个知识渊博的人。“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有广博知识的教师才会有道德感召力。走上课堂,摆脱照本宣科,引经据典,妙语连珠,方能给学生以知识的充实和心灵的震撼,才能使自己的教学闪耀着睿智的光彩,充满着创造的快乐。第三做到虚心请教,多向身边优秀的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尽管有时我们因为清贫而显得卑微,尽管我们常常承受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尽管我们会因为某些学生焦头烂额,尽管我们偶尔会有被学生诬告、围殴、暴揍的恐惧,但是我想说选择了前方便只顾风雨兼程,选择了教师就让我们用自己的言行去践行当初誓言,去尽自己的努力追求高尚。我相信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我相信我们的尊重和爱能够照亮学生的心灵之窗,我也相信选择追逐高尚师风的人一定会收获桃李芬芳。
我把汪国真的《热爱生命》稍作改动送给大家,希望我们在追逐高尚师风的路上风雨兼程、无所畏惧,永葆一颗赤子之心。
《热爱生命》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学生的心
既然钟情于教育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学生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