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这个话题太大,大到需要引用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形而上学的理论,需要用五百年的修行,渡三生三世的劫。
我不懂那么多高深学问,于是只能,浅谈。
1
第一次说到理想的话题是在高中,也是我第一次参加演讲比赛。 我说我的理想是将来要成为一名记者,要能说能写,能与社会上不良风气作斗争,要勇敢,要善于思考。
现在,是我曾经二十年后的将来。
二十年从大学到工作,从初入职场到身经百战,经历了很多不同的岗位和人,却未能做过记者,也未能真正交往一个记者朋友。
但这并不影响我还是成为了一个能说能写的人,还算勇敢,喜欢思考,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也都在日趋改善,虽然我自己并没太多机会获取与不良风气的斗争经验。
所以,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是多远呢?
其实只差一个字:做了或者没做。
2
曾在参加一次培训时,听到导师用“燃烧”这个词来形容一种生命状态。 他说,这是为了理想能投入所有的全力以赴。
我很向往。
我生来就有种慷慨赴义的血性,豁出去的那股劲从来不缺,我以为所谓“燃烧”就是先干,大不了败了从头再来。
否。
导师说,“燃烧”要有激情的爆发,更要有理性的判断,是面对目标时的果敢和智慧。 “燃烧”不是舍生取义、蜡炬成灰,而是积极乐观、星火燎原。
“燃烧”是欲望更是行动。
3
人近四十,想的更多的是“我要做”而不是“我想怎么样”。
生活到了一定阶段,要多看自己需要什么,而不是自己想要什么……
想要的是寄予将来,而需要的是基于当下,活好当下才能有将来。
时间和实践是同等宝贵的。
我在一所大学工作,行政。
看着校园里刚成年的孩子们,对他们充满无限可能的将来满是羡慕,但也隐隐有些担忧,在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成长,在这样一所国际化大学接收国外多个渠道的消息,价值观是非观尚未完全树立,能否正确判断国际或者国家形势,能否正确选择自己的人生。
一辈人有一辈人的经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4
前些年看过一个段子,说八零后如何悲催,背负养老人养孩子的压力,大学毕业不能分配工作,工作之后不给分房只能购买商品房,人到中年了又突然放开二胎,生也不是不生也不是。
我倒是觉得作为八零后,还是幸运的:幸运地在祖国改革开放后出生,至少大部分没挨过饿受过冻;至少没有那些多媒体设备,会一笔一划写字;至少生活环境还比较单纯,不用受到太多娱乐八卦的影响。
最终成长为爱学习爱劳动的一代。
这一代人背负太多责任便责任心更强,承载太多希望便激发了更大创造力。
已入中年的八零后,理想主义已融入一步一步的脚印,一点一滴的行动,一时一刻的实践中。
5
我要到哪里去?
这是理想的哲学命题。
再者,路上会怎样?
走着走着,不经意间会经常冒出杞人忧天的各种顾虑和预想不到的各种阻碍。
于是,便常常走不下去,想要停下;或者此路不通想换条路走……
然而,痛定思痛时,作为一名理想主义者,信念总是在的。
哪怕只剩一点火苗,稍微呼吸点氧气,激情便可以再次燃烧。
这是蚀骨铭心成长起来恪尽职守认真工作持家守道努力生活的八零后。
理想主义的八零后。
有目标,有行动。
当遇到困难和阻力时,想想当初为什么会出发……
常观内心。
满怀希望才能更有力量,保持这份温度,即便不能热情似火,也要温暖如光。
(写于2019年8月8日,昆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