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看《肖申克的救赎》大概是五年前。高考完的暑假。
这样提起来,似乎是很遥远的事了。一遥远就会沾染上一丝缅怀青春的悲壮,而实际上我的青春也没有走很远。
关于肖申克的记忆,截止到昨晚重看前,大概就是一个洞——17岁的我正在床上斜躺着,面前放着碟,沉着冷静,享受着资本主义价值输出的洗礼,大坏蛋监狱长在发现安迪不见了之后癫狂地发射着石头棋子,突然,它穿过了墙上的海报,然后,摄像机切过去,海报被撕下来,我“嘭”地一下从床上弹起来,趴到电视机跟前——“一个洞……”
除此之外应该还有“有些鸟儿是关不住的,因为他们的羽毛太美了”“强者自渡,圣者渡人”“I hope”之类的。
再见肖申克,剧情已经不会有意外了,但从摩根弗里曼嘴里说出的台词,隔着21年的光阴,还是钝击着我,嗯,1994年的片啊。
安迪看着阳台上喝酒的“同事们”、安迪坐在广播室里放着《费加罗的婚礼》,昏黄温暖的阳光里,他像世界之王俯瞰着苍生。有人会把放歌剧那一段,跟杰克站在titanic船头呼喊i’m the king of the world 相提并论,深以为然。而摩根弗里曼悠然的画外音响在耳朵里,眼前流淌着阳光汇成的海——
“到今天我还不知道那两个意大利娘们在唱些什么,其实,我也不想知道。有些东西还是留着不说为妙。我想她们该是在唱一些非常美妙动人的故事,美妙得难以用言语来表达,美妙的让你心痛。告诉你吧,这些声音直插云霄,飞得比任何一个人敢想的梦还要遥远。就像一些美丽的鸟儿扑扇着翅膀来到我们褐色牢笼,让那些墙壁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在那一刹那,鲨堡监狱的每一个人都感到了自由。”
“我们坐在太阳下,感觉就像自由人。见鬼,我好像就是在修自己家的房顶。我们是创造的主人。而安迪——他在这间歇中蹲在绿荫下,一丝奇特的微笑挂在脸上,看着我们喝他的啤酒。”
嗯,安逸,懒洋洋,不设防。这是一部有暴力、凶杀、性元素的R级片,但此时的我,却无与伦比的宁静,这种宁静,有时只能在阳光下通过冥想来获得。
五年过去了,当时只是惊叹安迪天人下凡,现在却格外多的注意起摩根弗里曼来,演技好到爆表,橡树后的那一回头,一张望,看完信后,瞬间湿润的眼眶,没有一句台词。但我们就是懂了。这是伟大演员与优秀演员的区别。
而我们既不是主角,也不是伟大的演员,我们的生活乏善可陈,波澜不惊,我们都是普普通通的体制化成员,偶然而来的安迪打破了我们平静的生活,我们向往、渴盼,向往渴盼如他一样,或者跟在他身后做一个不那么平庸的人,不,我们连这个都做不到。我们没有他如圣人一般的隐忍克制,没有他精通的金融法律知识,甚至没有他持之以恒水滴石穿的庸常美德,我们做的就是接受环境然后适应环境。我们在他面前显得如此懵懂无知:我们不知道他用一把小锤子挖了一条通往自由的地道,我们不知道他套空黑钱把典狱长法办,我们什么都不知道,他多伟大啊,多不真实啊。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用30年的时间走出肖申克,走向蔚蓝的太平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