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平 || 爱,不是感觉

作者: 当下宁静 | 来源:发表于2018-11-13 07:16 被阅读15次

不少人声称自己富有爱心,充其量只是爱的感觉,他们所做的事情并没有爱的成分,甚至还具有破坏性。

沐浴新阳光,走向心智成熟之路

心理学家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爱,不是感觉”一节中写到:不少人声称自己富有爱心,充其量只是爱的感觉,他们所做的事情并没有爱的成分,甚至还具有破坏性。

是什么让我们产生爱的感觉?派克认为:爱的感觉与精神贯注密不可分。当我们把情感与兴趣“贯注”到外在对象上时,我们会误认为这就是爱,从而产生爱的感觉,或者说是爱的错觉。

有位母亲因为不放心儿子坐校车上学,便每天早出晚归地接送儿子,直到儿子上高三,才在儿子的苦苦哀求下,同意他坐校车上学。对这位母亲而言,儿子显然是她精神贯注的对象,她为儿子付出了若干,但却并不重视儿子心智的成长,导致孩子成人后胆小拘谨、性格懦弱,因适应不良而求助于心理医生。

这位母亲感觉自己很爱儿子,所以才会每天不厌其烦地接送儿子上学;这位儿子也有同样的感觉,认为母亲爱他,才不放心他坐校车上学;当我们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时,也会认为这位母亲的举动就是爱。但是这种看似爱的举动,非但没能促进孩子心智的成长,反而起到了阻碍甚至破坏的作用,显然这并不是真正的爱,只是爱的感觉而已。

这种因自己不放心而执意接送孩子的举动,更多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减轻自己的担心和焦虑。

派克写到:真正的爱,需要付出全部的智慧和力量,使爱的对象得到成长。 不能促进爱的对象成长的爱,不是真正的爱,只能称为爱的感觉。

精神贯注或坠入情网,也是一种爱的感觉。派克写到:精神贯注和坠入情网的感觉,会使爱具有更多的激情,带来更大的幸福感,但却不是爱所必需的。真正有爱的人,不可能单凭爱的感觉行事。真正的爱是自主的选择,无论爱的感觉是否存在,都要奉献出情感和智慧。

真正的爱,其价值在于始终如一的智慧行动,这远远大于爱的感觉。

相关文章

  • 王延平 || 爱,不是感觉

    不少人声称自己富有爱心,充其量只是爱的感觉,他们所做的事情并没有爱的成分,甚至还具有破坏性。 心理学家派克在《少有...

  • 王延平 || 爱的定义

    爱,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 心理学家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一书...

  • 王延平 ||坠入情网不是真正的爱

    坠入情网,是人类内在的性需求与外在刺激发生作用时,所产生出的典型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其意义在于增加人类的生殖机会,促...

  • 王延平 || 爱不是什么?

    爱——永远是追求心智的成熟,除此以外,都不是真正的爱。 心理学家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用“坠入情网”、“依...

  • 王延平 || 爱与独立(2)

    妻子的意义和价值,是尽可能满足她自己的需要,尽可能使她自己的心智获得成熟。 心理学家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爱与独...

  • 王延平 || 爱与独立(1)

    有的父母不尊重孩子独立的人格,只把子女当成自我的延伸。子女就像他们昂贵的衣服、漂亮的首饰、擦拭一新的汽车一样,代表...

  • 王延平 || 依赖是爱吗?

    没有别人的关心和照顾,就认为人生不够完整,以致无法正常生活,这就构成了心理学上的“依赖性”。过分的依赖只能导致病态...

  • 王延平 || 爱与自律(1)

    如果情感是我们的奴隶,自律就是管理奴隶的法律。 心理学家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爱与自律”一节中写到:自律是将爱转...

  • 王延平 || 爱与自律(2)

    自由与约束相辅相成,没有自律作基础,自由带来的就不是真正的爱,而是情感的毁灭。 心理学家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爱...

  • 王延平 || 爱与心理治疗

    称职的心理医生扮演的角色,基本类似于称职的父母的角色。父母的职责在于帮助孩子成长,有责任感的心理医生会尽可能帮助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延平 || 爱,不是感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lxh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