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遇到一些“常立志”的朋友。
这种朋友在销售人员当中遇到的最多,一来就开始立kua下xia宏hai愿kou,“今年要买X马”,结果一年下来,没买到。第二年,他可能觉得去年的目标没有达成,可能是因为目标不够大,刺激不了自己,于是扪心自问,觉得应该定个更大的目标,应该就能更好地刺激到自己。
于是,当然是定一个更大的目标“今年要买超跑”,还要到处炫耀,说是要做公众承诺,给自己压力。
猜一下最后会成功吗?
其实不管一个人怎么立志,如何定目标,成功的概率,都差不多。
![](https://img.haomeiwen.com/i4390280/61e026144c1e577b.png)
1
这里面的例子非常多,比如我也曾经做过这样的事,但是没办法,团队就这种氛围,没人敢定目标,我就成了那个敢于表态,身先士卒的人,当然,最后也成了“烈士”。
网红里很多这种人,尤其是第一代网红里的芙蓉姐姐、凤姐,都是典型代表。
尤其是凤姐,总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先是上电视征婚,要找最好的男生,也不看看自己什么条件,仿佛是上去搞笑的。当然当时的节目组也很喜欢她,毕竟节目组的目的,就是要制造话题,提高收视率,真是求之不得。
一个明明连大学都考不上的,还说要报考清华北大,仿佛考大学时耍耍嘴皮子就考得上的;后来为了刺激更多人,还说要移民去过天堂般的生活。最后还真的移民去了美国,不过据说是用政治避难的方式,做的也是最底层的工作——洗头,温饱不知道解决了没有。
其实这种所谓的定大目标,不过是吸引眼球的方法而已,在十几年前,大家没见过这种玩法,再加上很多人的辨别水平不高,自然被吸引过去。
只是到了今天,靠这种方法能做成事吗?
还真不好使了。
毕竟是骡子是马,已经早见过不少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4390280/b7331e650bc0dc52.png)
2
为什么常立志不能成功?
因为做成一件事,并不止定目标这一份工作,还有计划、实施,要涉及的资源太多了。
靠目标拉动?
纸上谈兵而已,或者说,吹吹水。
其实常立志的故事里面还有一个典型人物,那就是俞敏洪。据说他考三次大学,前面两次都没考上,后来一咬牙,填了北大,结果考上了。
当然,这种俞校长的这种常立志的形象,也是很多媒体为了宣传,特意营造的效果,可能是他自己特意释放出来的宣传,也可能是媒体添油加醋描述出来的。
但是从他本人后来的演讲看来,他应该还是挺实在的一个人,甚至当年因为语文单科没及格,即使总分过线了,也不敢填写北大志愿,怕录不上。后来还是老师瞒着他帮他填上去,没想到也真被录取了。
当然除了实在,其实他本人也很刻苦,寒假没怎么休息,一天到晚背英语,把一本课本背的滚瓜烂熟,结果假期回来,从倒数第十,就到了全班第一。
而这才是真正的人一个成长跃迁的捷径。
那就是苦练。
![](https://img.haomeiwen.com/i4390280/8ba70f0cd2be7b70.png)
3
因为成长不是因为目标,不是因为挑战,而是因为练习。
与其定一个大的目标,不如脚踏实地,找好一个自己的优势项目,好好把它做出彩,成为无人可替代的绝活。
这以后,才开始谈如何推广产品,把品牌做好。
品牌好,产品懒,当然可以捞第一桶金,不过那是以前。现在还想这样,那挑战就大了去了,毕竟同类产品多了去了,谁不知道谁,为啥要选你呢?
靠品牌,靠广告,靠宣传,靠找托?这,谁信啊。
如果作为一个销售团队里的一员,可以是找客户厉害,也可以是磨客户比较厉害,也可以是送礼物这种能力比较厉害,还可以是给客户洗脑厉害,到底哪种厉害,这不好说,都有独特的价值,自己喜欢就好。但是,如果想每一种都有,并不是那么现实,至少我并没有见过,顶多是一两种叠加的复合型人才。
这也是销售工作需要团队的原因
毕竟没有人能做到面面俱到,比如技术专家都是直男癌,不会哄客户;对客户贴心的销售高手,脑子大多是浆糊,连个基本流程也搞不懂。
没办法,上天总是这么不公平,当然也有两项都做得好的,要么去创业当了老板,要么在上市企业里被有钱人养着。
![](https://img.haomeiwen.com/i4390280/f5103f5d29c22921.png)
想要逆袭,还是把基本工作做好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