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笔记《薛瑞萍读教育理论》

读书笔记《薛瑞萍读教育理论》

作者: lydia金莹 | 来源:发表于2020-03-21 21:01 被阅读0次

    20180417《薛瑞萍读教育理论》第14本

    1.润泽的小册子

    《静悄悄各地革命》:尽量避免使用时下广为传播的教育流行语,而多使用日常语言来描述具体形象。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我需要的,是要使所有的学生都进行思考,进行紧张的脑力劳动。因此,我尝尝用这样的做法:一旦引起学生的疑问之后,我就自己来讲解教材,而不喊学生起来回答个别零碎的问题。

    薛瑞萍:“被动的能动性”。

    润泽的教室给人的感觉是教室里的每个人的呼吸和其节律都是那么柔和。

    所感:本章感受最深的是,对“润泽”课堂的理解。它可能不需要多么花哨的形式,也不是学生的“主体性”体现,而更多是一种轻松自如的状态。孩子们的需求被看到,课堂的目标被彰显,找到与孩子生命的连接点。

    2、与大师对话

    爱默生《自助》:相信你自己的思想,相信凡是对你的心灵来说是真实的,对所有其他人也是真实的——这就是天才。披露蛰伏在你内心的信念,它便具有普遍的意义;因为最内在的终将成为最外在的——我们最初的想法终将在上帝最后的审判日的喇叭声中得到回应。

    怎样做到终身备课?这就是读书,每日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给教师的建议》: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的溪流来滋养它。

    《教师的时间和教学各阶段的相互依存性》: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所感:这一章,薛老师思考很多,阅读的重要性再一次被提及。老师需要阅读的滋养,才能呈现出好的课堂;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只有学生爱阅读了,老师才能够把他们引到丰美开阔的草原上。关于家庭对学生的影响,薛老师提出莫问收获,需要原谅自己;也不要将功劳包揽。诚然,孩子的成长所受影响来自于多方面,家庭的影响不能忽视。一个可以跟孩子一起阅读一起学习的妈妈,要比一箱珠宝更加宝贵。在课堂上,老师还要主要身份。是的,这一点我想起了我刚开始上班时的一个经理。那些生日礼物,那些个人关怀并不能弥补她不能给我带来业务上的指导的缺憾。

    3.读洛克的日子

    薛瑞萍:

    要从小培养、保护孩子的名誉感,这才是制裁和鼓励他们最有利最恰当的工具。为此,不独鞭挞为不得已,呵斥也一样——要在背着人的私地里进行。而孩子应当受到赞扬的时候,则要当着别人的面去做,赞扬经过传播,其讲利益倍增——这样做的效果是让孩子知道名誉的重要,及父母对自己名誉的珍视。

    所感:这一张薛老师读的是洛克的《教育漫话》。可以看出,这本书关注的是亲子关系,关注的是孩子的培养,在这其中,洛克认为,首先需要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这是必要的一个因素。其次呢,要建立规则,从小就要按照规则来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尤其是对于几个月大的孩子来说,哭是他的一个武器,用它来获得自己的满足,也用它来去获得大人的同情。那么如何去培养孩子的良好的习惯,家长在这里就必须要有坚定的意志,来去为孩子的未来着想,有时候就需要忽视孩子的哭声。薛老师也提到,鞭挞和呵斥这两者,对孩子的影响,其中也谈到,有时候鞭挞也是必须的,或者是说,它不是一种必须要完全避免的方式,因为我们必须要为孩子负责,我们必须纠正孩子的一些错误的习惯。

    其中有一点我也思考了很多,是关于礼仪,洛克说礼仪是在他的一切美德之上加上的一层藻饰,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对于这一点,我确实有很多话想讲。现在很多家长在培养孩子的时候都忽视了礼仪,觉得孩子的率真和天真是他的天性,或者是说是他的个性,却往往忽视了,孩子有时候的那种个性,会成为他进入社会的一种阻碍。其实对于一些,没有什么文化的父母来说,他们没有能力培养孩子的礼仪,也导致这些孩子在与人交往或者走向社会的时候,会遇到很多障碍。这一些,可以说,是一种礼仪,也可以说是一种情商,甚至也可以说这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的培养,确实是需要整个家庭环境的塑造。

    薛老师有一个比喻,我觉得挺好的,他说,父母在生孩子的时候,没有任何的证书就无证上岗了。这就好比,一个从来没有开过车的人,要开着一个新买的车上街,其结果可能就是横冲直撞。有些父母只会生,只会养,却不会教。教育的贫困,也是代际相传啊。

    4.让音乐从空隙的深处涌将出来

    《教学机制——教育智慧的意蕴》:一般而言,家长最关心老师是否“喜欢”他们的孩子。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总是三组合的,它是这样的关系:教师和学生都以某种学科为中心,同时又指向与这些学科有关的世界。

    所感:这一章比较长,看得出,文本也比较枯燥,很多是哲学性的思考。但文本探讨的内容又非常重要。

    教师,是“替代父母”,孩子要愿意学,他也有被爱的需求。

    教师,需要回应孩子的“召唤”。去聆听孩子的需求,来满足孩子的需要。当然,范梅南也提出了“教育情境”,我能理解,这种满足,建立在一种比较脆弱的关系上。一种做法是否有效,还要取决于孩子的特点以及老师的特点。孩子有选择的接受他要接受的。教育的确如此。

    范梅南说:教育学使我们的心向着孩子。今天上午听资中筠老师的演讲,她说她中学以前的孩子,有着对教育和对学科以及对孩子的爱。所以老师在教授的时候也会饱含激情。如今,教育最基础的要求怎么就变成了一种奢求呢?

    薛老师说,一个被污油浸透了的布团,不可能再恢复到洁白无瑕。是呀,不管怎么洗,那个布团仍然会有污点。即使有清澈的流水常年洗涤,也只能让它不那么脏了。我很赞同这个比喻。一个人的成长环境,一定会一个人造成影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样的说法,其实很不符合现实。何曾有过这样的真实的例子?

    6.幸福的蜥蜴

    施良方 《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

    奥苏贝尔认为,在设计课程时,最重要的是要时刻记住:“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然后据此进行相应的教学安排。”

    所感:这段话让我想起了《信念之网》,虽然当时对这本书没有非常深刻的理解,现在却越来越认同奎因的理念。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我们原来的已知的信念基础上,增添一些新的内容,这些新的知识一定跟旧有的知识有连接的。在这里这篇文章中,作者施良方先生,他用了挂靠这个词,还是非常形象的。我们能看到什么?我们能吸收到什么,其实关键还在于我们旧有知识的储备,所以我们必须要不停的学习新的知识,来扩充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内容。

    对老师来说,他就必须要了解自己的学生,知道自己学生旧有的认知情况,否则再好的教学设计,再完美的传授手段,也只能是教师自己的事情,没法与孩子产生连接。

    杜威说,连续性乃教育基本原则。

    施良方先生:课程既不是教学生学会知识技能(这是行为主义者所强调的),也不是要教学生学会怎样学习(这是认知心理学家所强调的),而是要为学生提供一种促使他们自己去学习的情境。这种学习会成为学生个人经验的一部分,令她终生不忘。

    施良方先生: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关注的不是学生学习的结果,也不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而是学生学习的起因,学生学习的情感、信念和意图,这些事是一个人不同于另一个人的内部行为。在他们看来,如果课程内容对于学生没有什么个人意义的话,那么学习就不大可能发生。

    薛老师说:意义不是内在于课程之中,而是由学习着的个人赋予的。所以比如何呈现课程内容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从课程中获得个人体验,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这种个人体验主要应当是愉悦感,自豪感与成就感。

    所感:第6小节中再讲课程内容到底是什么。根据不同的思考,有些人认为课程内容即教材,有人认为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还有的说法是说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这三者,在薛老师看来,都有可取之处,也都有局限。诚然,我们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必须要有所取舍,有所侧重,这也确实是取决于我们的价值取向。当学生非常多的时候,个人的经验很可能会被埋没。教材一般内容会比较的单一,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其实我就深受这种教学的苦,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我学到的课程,课程内容都是教材,这其实挺可悲的。关于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也确实会存在一些问题,表面热热闹闹的课程,学生就真的学到了什么吗?其实我认为,这种学生很热衷于表达的课堂,他一定是有所收获才能表达的出来,但是,一味的去表达没有思考的时间,也会导致比较肤浅,或者是说不能达到深刻的理解。

    关于课程实施,其实它是指课程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在这里施良方先生归纳了三种取向,一种呢是得过且过的取向向,一种是适应或改变的取向,第3种是忠实和精确实施的取向。其实呢,这里探讨的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是否要去完全按照计划?薛老师认为,最好的一个方式要去适应学生的认知程度,来作出适时的改变。

    施良方:目的游离评价是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而提出来的。他认为评价者应当注意的是课程计划的实际效应,而不是其预期效应,忽视了非预期的效应。他注意到,有些课程计划以典型的方式来实现其目标,同时也带来了某些极为有害的副效应;有些课程计划在达到预期效应结果方面效果不佳,但也带来重要的非预期的结果。所以他断定,根据预定的目标来评价,不仅没有必要,而且很可能是有害的,因为这会使评价者授课程目标的限制,大大缩小了评价的范围,从而削弱评价的意义。

    所感:对这一段话还是深有感触的,比如说做阅读课程,我们的目标可能是让这些学生,拓展自己的视野,找到自己的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其实在这个过程中,阅读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表达能力、习惯,甚至是与朋友与家长与老师的关系,都在产生作用。这一些,其实就是一些非预期效应。

    7.第1块骨牌——读刘云杉《学校生活社会学》

    薛老师说,工作的另一种收入乃是:我们有了自己的故事。对于我们这样的人,言说即是一种朝向过去的疏通,也是一种朝向将来的清理。当言说成为需要的时候,我们必定期待故事,我们必定用热心和智慧演绎故事。

    薛老师:缺乏理性、真诚和趣味的日子是不值得一过的。

    我要尽量深地潜入生活,潜入自我,潜入学生和书籍里,让自己从最深的内里变得丰富灵动起来。

    本章内容有点散。其实更多的是作者结合自身的回忆与思考。那些回忆,其实就是反映了一些规律啊。孩子们会对那些跑题印象更加深刻~学校俨然是一个小型社会,孩子们察言观色,学会了应变。其实那反映的不是人的多面性,而是人们在寻找一种链接,或者说挂靠。为了让对方懂我们的观点,我们必须选择他们可以接受或理解的方式。

    8.回归之路——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

    雅斯贝尔《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人们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颗树,一朵云摇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内在的敏感性决定着儿童从一个复杂却又适宜生长的环境中选择他所必要的东西;内在敏感性使儿童对某些东西产生敏感,对其他东西却漠不关心——就像有一道来源神秘的光线,照在一些东西上,其他东西却处于黑暗之中。在这一特殊时期,这些被照亮的东西,就构成了他的整个世界。他从中汲取,形成特定的能力、品性和素质。

    于是苏霍姆林斯基感叹:原来,阅读能力的获得与增长,与人脑的生理解剖发育过程密切相关。同一个符号世界,在小孩子眼中明亮、美丽、新鲜,在大孩子那里却是一片遥远的模糊——只因为,也曾经照临文字的神奇之光,没有人帮助他们好好把握——他们没能沿着光所指引的方向前行。

    蒙台梭利发现:最幼小的儿童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对秩序的热爱。一岁半或者2岁的儿童能清楚地指明一些东西,他们需要自己周围的环境是井然有序的。

    蒙台梭利认为:可以促使儿童正常发展的是这样的活动——它使儿童身心与外界现实密切联系。只有当儿童专注于将他与外界现实密切联系起来的时候,儿童的正常发展才能发生。

    蒙台梭利这一章感受颇多。以前就很赞同秩序对儿童的作用,看到蒙台梭利本人的研究和阐述,对秩序背后的内容有了很多的理解。原来,孩子其实自己对秩序就有需求;原来,孩子自己其实也渴望安静;原来,孩子其实有自己的工作节奏,他们其实也渴望通过工作了解这个世界,而玩具和游戏并不能让他们满足。

    9.小草对阳光、空气、水分、土壤的利用——读约翰·杜威《民 主 主 义与教育》

    看云:只要教师让孩子从文本中看见自己,使学习和自己的生活建立了联系,只要那果实是从孩子的生活环境和精神世界里成长出来的,那便是自然的和合乎儿童发展需要的。

    这一章读来生涩难懂,有点读不下去。回头再读。

    10.最珍贵的源泉——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

    这一章聚焦的是教师的教学。有时候,形成自己的风格需要勇气。老师也要时时克服恐惧。有个说法挺好的。

    11.科学的头脑,母亲的心肠——陈鹤琴《家庭教育》

    关于家庭教育,写于1920s的书籍。很多观点仍然适用于今天。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影响非常大。

    12.唯一且最重要的——《朗读手册》

    其实这本书是我读书的引路人。今年,我当重读一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薛瑞萍读教育理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mau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