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之下
“她不允许任何人从她手里夺取去他,她决不和他分离,她会一直陪伴着他,一直跟着他”——小说《生活在别处》有这么一句话来写母亲与孩子,这种正常的表达看上去并无差错,因为母亲们都这样想过,都想能够永远陪伴着孩子。问题是,在孩子渐渐长大中,母亲们知道如何放手和何时放手。还有一种母亲,从来也不认可孩子从她身上剥离将是代表独立生命的开始,母亲把孩子看做是另一个自己以另一个生命的形式活在她身边。她在为儿子铺设世界其时是在成全自己的世界,在彼此共有同一个世界里他们拥有完全相同的精神索求,任何偏差都将是背叛。背叛来自于第三方的介入,儿子开始找女朋友,女朋友的到来打击了母亲,也提醒母亲,你的儿子将不再属于你。母亲害怕失去儿子,害怕失去儿子之后的孤独,更害怕承受失去儿子之后将独自面对生活,她的内心 ,与儿子是一对连体儿,切割掉其中的一个,另一个也不能健康地活着。儿子对母亲的一切浑然不觉,以为一切美好刚刚开始,可是儿子的美酒在母亲那里如同砒霜,精神世界分裂出两个极端,如同一场手术,那个诗人儿子死了。
韩国电影《洞》,片中也有一位这样的母亲,得知儿子有了女朋友时愤怒到不惜摧残自己。儿子将媳妇娶进家门,母亲开启开挂试演技,面对儿子在场时的慈爱,独对儿媳时的穷凶极恶,母亲用行动捍卫自己在儿子心中的位置。儿媳妇无法周旋这对母子变态的爱,确切地说,儿子也是受害者,因为母爱的灌输让儿子无法辨别。三人间的较量中,不明真相的儿子意外死在母亲的手下,母亲把罪过归咎于儿媳妇,如果没有儿媳妇的介入她以为她会和儿子继续着的美好生活。儿子的情感世界是正常健康的,没有这个媳妇也会有另一个媳妇,而儿子的命运纠结在他成为母亲儿子的那一时刻开始注定会是一场悲剧。
不同的是,小说《生活在别处》里雅罗米尔是个诗人。诗人的性格是残缺的,也是警觉的,所以他一直知道自己生活在母亲的束缚下,他想挣脱,又困惑于挣脱,好在他利用诗和爱情分散来自母亲的压力,看上去他成功了,但是母亲之所以如此保护他也是为其免受来自社会的压力,最终击垮雅罗米尔的是社会是环境是政治。荒唐的是,到死他都没有看到的生活的真相,他活在自己的悲观敏感下,一切以自己的感受为主,他渴望赞美与爱情,现实却是讥笑和指摘,他拼命写诗和爱,想以此获得肯定,他太渴望成功。这是他从小被母亲冠以“天才诗人”标签下日积月累的梦想。梦想过于沉重就成了生命的枷锁。
《洞》重点刻画的是一个与儿子相依为命的女性形象,影片对儿子的心理没有过多描述,通过儿子对妻子的表现可以看出儿子开始试图改变与母亲近乎变态的爱。爱,从来都是自私的,宁可毁灭也不愿放手,抱着这样的执念,母亲死在了儿子的身边,儿子也已然不知道这一切。
再看看巴尔扎克,电影《巴尔扎克激情的一生》里,巴尔扎克狼狈、激情、创作、荣耀、疾病。天才总是异于常人,天真,偏执,狂妄、放纵。他一生追求两样东西,写作和爱情,至死方休,甚至写作要高于爱情。而在他的心灵深处,最渴望的却是母亲的爱和认可。母亲以倒数第三名的成绩不配获得拥抱为由将他推开,造成他一生的心理阴影,他努力写作赚钱,想以此麻痹母爱缺失的伤痛,以此获得母亲的认可,然而母亲并不看他的书。
巴尔扎克的第一个情人,年龄和他母亲相仿,母亲只当是儿子对她进行报复,没想过是儿子用另外的方式补偿自己。第一个情人,以情人和母亲的双重身份陪伴他,是她发现并挖掘巴尔扎克的写作天赋,默默支持,无悔奉献,只是命运悲凉,伤心于巴尔扎克另觅新欢,独孤离世。第二个短暂的情人,算是各取所需。只有第三个情人成了德.巴尔扎克夫人。病榻上的巴尔扎克用怀疑的语气问:你真的爱我吗?这是他最冷静的时候。这个时候爱或不爱已经不重要了。
电影最后,守在巴尔扎克床边的是他的母亲,母亲痛哭流涕,希望儿子能够原谅自己,希望儿子知道,母亲一直在以他为荣。
母亲后悔自己把对婚姻的不满情绪转嫁到儿子身上,如果母亲一开始没有推开奔跑而来的儿子,世界上还有著名的法国作家奥诺雷·德·巴尔扎克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