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桓公六年

桓公六年

作者: 烽火里 | 来源:发表于2021-10-01 22:50 被阅读0次

桓公六年,北戎伐齐。

齐人不敌,诸侯救之。

大败戎师,获其二帅。

齐人感佩,请饩诸侯。

孰先孰后?使鲁次之。

鲁人恶郑,不序军功;

乃以周班,后郑世子。

郑世子怒,以为奇耻。

桓公十年,郑人攻鲁。

世子为将,请师于齐。

齐若不许,世子有恩;

齐若许之,鲁乃齐婿。

事在两难,勉强应之。

战胜战败,皆所不愿。

齐侯有心,做和事佬。

主意已定,齐请卫助。

卫亦齐婿,闻命而来。

齐卫与郑,三国集矣。

鲁人待之,将战于郎。

齐侯遣使,拜谒郑将。

分析利害,请及鲁平:

鲁为齐婿,卫亦齐婿。

一旦开战,郑为孤军。

忆昔御戎,将军首功。

及齐之饩,鲁人后郑。

鲁人后郑,鲁人狭隘。

将军威名,诸侯咸仰。

齐重将军,君亦深知。

齐之公主,深慕将军。

欲侍巾栉,将军拒之。

君虽拒之,乃心不改。

闻君已婚,万念俱灰。

迫不得已,嫁入鲁国。

身虽在鲁,心犹在君。

同床异梦,以有将军。

鲁之后郑,鲁侯怀怒。

设身处地,可以原宥。

愿君罢兵,为鲁夫人!

郑将闻言,恍然大悟:

曼伯不肖,负齐公主。

请即撤兵,转致夫人:

祝福鲁侯,其后永昌!

相关文章

  • 桓公六年

    桓公六年,北戎伐齐。 齐人不敌,诸侯救之。 大败戎师,获其二帅。 齐人感佩,请饩诸侯。 孰先孰后?使鲁次之。 鲁人...

  • 左传摘记-桓公十六年

    1 十六年春正月,会于曹,谋伐郑也。夏,伐郑。秋七月,公至自伐郑,以饮至之礼也。 译: 桓公十六年春季,正月,鲁桓...

  • 左传摘记-桓公六年

    1 六年春,自曹来朝。书曰「实来」,不复其国也。 译: 六年春季,(淳于公)从曹国前来朝见。《春秋》记载作“实来”...

  • 《左传》之一百五十六

    六年 【经】 6.1 六年春王三月壬午,杞伯姑容卒。 6.2 夏,宋华弱来奔。 6.3 秋,葬杞桓公。 6.4 滕...

  • 【左传精读13】陈国之乱的两大原因

    【材料】 (隐公六年至桓公六年,公元前717-706年) 往岁,郑伯请成于陈,陈侯不许。五父谏曰:「亲仁善邻,国之...

  • 《左传》——僖公中

    僖公中卷纪录僖公十六年至二十六年的事,即自公元前644年至前634年,共十一年。 僖公十七年,齐桓公在管仲死后,未...

  • 虎毒不食子——《春秋左传•桓公十六年》读

    卫宣公比虎还毒,非但食子,还一次食两个。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忠臣孝子总是以此为标榜。 可是...

  • 好身体也需要忧于未形

    《韩非子》中有一篇“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扁鹊四见蔡桓公劝其治病,却被蔡桓公拒绝了,蔡桓公也由“疾在腠理”,到...

  • 左传摘记-桓公十年

    1 十年春,曹桓公卒。 译: 桓公十年春天,曹桓公去世。 赏析: 桓公九年,施父尾根据曹国太子听音乐的表情,预言曹...

  • 株守初意--读钱钟书《管锥编》十九。2022-10-27

    先生笺《桓公元年》之“美而艳”,又举《文公十六年》以此句称公子鲍例,推定“古之男女均得被目为美而艳”,总结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桓公六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mcpn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