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网友问我书目,我直接告诉他:别人的书目对于你不一定是好东西。原因我在其他文章中,已经多次提过,在此我不再赘述,同时我也有不必读书目,但也不建议大家参考,这就像“禁书”一样,别人禁过的书,不一定是坏书,远的如《金瓶梅》,禁了几百年,近的如《白鹿原》被禁过几年,还有那些至今未开禁的书。
当然我的不必读书目,就没有禁书那么高的审美层次,我的不必读书目,有些并不是一本很差的书,有的仅仅是落差大,或者经不起岁月的淘洗,从一开始的喜欢,到之后的不喜欢,也或者是道听途说,拿到书之后却发现完全名不副实。
如这本刘瑜的《送你一颗子弹》就是属于后者,买这本书当然不是根据谁谁的书目买的,而是一位网友问我,有没有和王小波类似的杂文集,我说没有,不知道是谁,在后面跟了一个帖子,说是《送你一颗子弹》类似,当然仅仅一言之词不会引起我的关注,之后陆陆续续有一两个留言,根据统计学,虽然有两三个人提到,但在不受到一定话语的左右下,这样的比例我认为是很高的。
于是就买下了这一本书翻翻看看,拿到手刚翻了十几页,就连续出现了几次“我是文学博士”这样的自我介绍,第一次出现,我没在意,当之后再出现这样的字眼,我的大脑神经就像破案人员一样,发现这般十分可疑的蛛丝马迹,我不是什么博士硕士对此评价总有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嫌疑,但在学识方面,我对文凭这种东西,从来不与之划等号,甚至大多数时候还会对其产生必要的反向思维认识,文凭越高,我会认为在他身上能获得的东西就越少。
一连几次的这种文凭“卖弄”我就开始感到不祥的预感,加上读完的这几篇,并没有看到新颖的思维角度,更像是一个女人在茶余饭后自以为是的夸夸其谈,当我读到《乱》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就基本确定,我上当了,当然这个当不是作者的,而是网友的跟帖,他们把刘瑜的杂文风格与王小波的风格扯到一起,真是分马牛不相及的一种联系。
如果说之前的文凭卖弄是为了迷乱读者给自己撑门面,那其中《乱》这篇文章就彻底的暴露了作者的一种浮躁感,这种对生命的认识,几乎是一种标准的中国式教育出来的,一个不会给你带来任何新鲜感的人,一种把朝九晚五疲于奔命的生活当成一种生活艺术,来分享给大家的一种人,不知是不是觉得国人还不够功利,还觉得国人生活节奏不够快的原因。
大家仔细读这段内容,就是作者对老家的人还有北京、纽约和学校的数学家几个人几段谈话的内容,立刻就能体会到那个剑桥学院的数学家,为什么守着美丽的花园这么多年,而没有感到枯燥无味,刘瑜却对此不以为然,甚至不解,还在疑问,随之竟然拿出在博物馆看名画的比喻,谁能在画面前站二十分钟?我笑了,他可能没见过在一幅画面前站一天的人,因为她已经对自己的生活节奏习以为常了,他根本不会停下来去发现美的东西。
对于这样的作者,我还指望她能静下心来读更多的好书?也许只能慢慢回嚼自己过去的那点东西,然后用这样肤浅的杂文,来对浮躁人的那种不安的心,做一点点的心理按摩罢了,看了看这本书竟然被重印了五次之多,这又让我想起那些如皮囊、乖摸摸头这类的书了!有些书就算没有文学价值,但也有其他的价值,如《红旗渠》这样的,我不知道刘瑜这本书有什么价值。
文:饼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