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老人不讲古,年轻人失了谱

老人不讲古,年轻人失了谱

作者: 半壶浊酒 | 来源:发表于2022-04-09 22:11 被阅读0次
    孔子传古

    与年轻人在一块谈话聊天,多是工作、恋爱、减肥、赚钱、小孩的抚育、培养、上学以及社会的时讯新闻之类,话题多,充满朝气,聊天如饮酒,偶尔能让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与老人聊天多是人生过往,人物历史,事件传闻,身体健康方面的话题居多,聊天如品清茶,,心情一般平静。话题不同,或许是年轻人不愿与老人多交流的原因。

    今天家中来了几位同族的远客,别村的,都是七十多岁的老前辈,最大年纪的八十六岁了,来家里是为了商议修族谱的事。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找不到相陪的,只好请同族的两位叔叔爷爷出面相陪。与六七位平均近八十的老寿星们相谈,想来甚觉有趣,此生还是第一次有这种机会。与寿星们聊天,听到了许多精彩的传奇故事,学到了一些农村的礼仪习俗,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

    老人不讲古,年轻人失了谱。这是古传的一句谚语,有其存在的道理。在过去,读书识字的人少,人们的知识很多都靠口传,一个家族或村里及周边的人物历史事件等,基本上靠家(族)中老人相传后辈,族中有族谱记载又有读书人的,血脉传承及知识的传授相对系统。没有读书人的家族,只能依靠族中老人口耳相传,毕竟是老人们年长,经历的人事丰富,若老人们没传,年轻人就不了解家族的血脉传承及历史人事传闻,这在过去是很不敬的一种事情,所谓根深者叶茂,源远者流长,水木尚有本源,况人类乎?

    尊祖敬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传统,随着社会发展,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日益增多,追求个体价值实现是大流,家族观念日益淡薄,大家都是炎黄子孙,这或许是一个最好的借口,年轻人很少再去探寻家族的血脉传承。

    这句谚语似乎是失去了现实意义,其实不然,试问年轻人有多少人了解自己姓氏的来历?有多少人知道自己祖父以前的先人们的名讳及事迹?又有多少年轻人知道自己先人们的生殁日期,葬于何地?

    一个人不知自己来处,纵其风光一生,也称不上人生园满,纵是博士、专家,连自己的家族亲人都不清楚,又有什么值得自豪夸耀的。

    国家现有的教育体系不可能传授家族的知识,如何弥补这方面的知识缺失,还是需要家长对小孩进行家族观念的培养,有意识地灌输家族的历史知识,老人传古应该提倡,更好的当然是修族谱。国史、地方志、家族谱碟是传承中国历史的三大史书,侧重点不同,都有其作用,可以互为补充。,这是历史学家、社会学共认的一个常识。

    当然修族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族人们有家族的观念,齐心协力才能顺利完成。听来的老寿星们讲他们村里就有不参与修谱的,认为没有意义。老人们还是看重传承,一致商量不参与的就不上谱了,在他先人条目后注明失考,人都有自己的思想,不可免强。

    清明节做为国家法定假期,人们应该是十分清楚尊祖敬宗国家还是提倡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九十五周年大会上向全党提出:"我们党已经走过了95年的历程,但我们永远要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人生在世,又怎么能忘记自己的祖先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人不讲古,年轻人失了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mdm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