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0日教研随感
为什么每次考试,都有一些题型,因为老师没讲过,或者没强调,大部分学生出错。老师们总结为学生学得太死,不会灵活运用。其实,孩子们学的“太死”的根本原因在于老师教的“死”。
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的过程,如果说,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那么老师可能把所有的题型都教了吗?不可能。尤其是现在数学课时量减少,部分老师还教双班,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打题海战术,更别说把所有题型都讲了。所以只能从老师教的方法上下功夫——怎么教学生灵活运用?教什么可以让学生们学会灵活运用?那就是教学生们会自己动脑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中,设计问题让学生自己想方法解决,可以运用小组讨论、小组pk的方式,总之就是让他们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这个过程中,合作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随即得到训练,让学生教学生,既有助于理解又锻炼了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何乐不为呢?
当学生们自己解决问题成为一种学习习惯,遇到任何问题他都会积极主动的去思考,这种自己想要解决问题的状态就是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当每个孩子都自己想要学好的时候,老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才能逐渐降下来, 才能放心的把课堂还给孩子们。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把课堂还给学生是一个既互相制约也互相促进的过程。当把目标定为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后,我们在课堂中有的放矢的让他们自己尝试寻找方法,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课堂也慢慢的还给了学生,他们成了课堂的主人。如果不能在课堂中给学生留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就感,那么他的习惯无法养成,把课堂还给学生也将成为一句空话。
向课堂四十分钟要的效率到底是什么?不是讲的题都会做,而是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当老师培养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们的能力便会随之提高,课堂的形式、老师们工作量以及学生们的课业负担都会减轻。那才是老师和学生乃至家长都希望看到的景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