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三天不喝水会死的说法流传很广,这大概是基于人的生理和一般医学临床经验推出的结论。
成年人的人体含水量一般在55%到65%之间,婴儿高达75%,几乎与鱼类差不多,它不只存在于血液(约80%),也占了大脑、心脏、肾脏、肺等的约四分之三,如同香蕉或苹果的水含量。就是看上去干干的骨骼,都高达31%,珐琅质的牙齿,都有3%。
水分布于人体各个器官与组织,人几乎就是由水组成的,所以贾宝玉那句话从生理上讲就很错误:无论男女,大家都是水做的。
那么一个人一天的水需求量是多少呢?
炎热天气,一般要用水15公斤左右,缺水情况下,只饮用和做饭,大约需5公斤,最低也要3公斤。这差不多等同于我们每天排汗、排尿、排便、呼吸,所失去的那部分水分,只是因为食物、水果中也含有大量水分,所以我们才不一定非喝上这么多。
人一般失去1到1.5公斤水,就会感到口渴,整体失水量若达到体重的10%,就会导致代谢紊乱,若超过25%,就可能导致死亡。它最恐怖的后果,主要体现在大脑和肾脏方面。
一个人如果缺水严重,那他需要大量水循环的大脑就会受到永久性伤害,而对血液流动性要求极高的肾脏,则会因为血流量不足,引发肾衰竭。
二战时,美国著名战地记者列斯特曾经有相关报道:因为日军不提供饮水,巴丹死亡行军中,有三分之一的士兵死亡,他们不是死于缺水造成的急性肾衰竭,就是全身器官衰竭。中度缺水就能造成这种情况。
七天不进食可以,三天不喝水不可以,这说的就是这种后果:缺水三天造成的后遗症,很难修复。
但是人三天不喝水是不是就一定会死呢?这可能就太低估人类的生存能力了。
人们对于战争,一般除了水淹七军、街亭之战、上甘岭战役之类,很少提到水的作用,而其实,水的重要性并不亚于粮食、武器、弹药、燃料这些军资。
古代战争中这方面的资料稀少,以现代机械化战争为例:二战时苏军一个摩托化步兵师在野战状态下,不包括洗浴用水,一般一天需水100吨以上,要用二三十辆运水车。只要其中一辆出事,就能使一千士兵喝不上水,二百八十五辆汽车停摆。
一个师大约二三万人,现代机械化战争的用水量肯定要比古代多,可以想象,马谡以正常估计为一万军队的话,加上军马需要,那就是一天需要30吨,即30000公斤左右。
当时马谡是打算居高临下势如破竹,很有信心,应该完全没有充分的饮水准备,不然以他的智略,不应该防备不到水源被截的问题。那可是饭都做不成的,食物和水都缺的情况下,他肯定不用三天就会大乱。
但是我们关于上甘岭战役,却还看到秦基伟将军的日记中,有这样的记述:“一三五团七连在坑道里七天缺水……”
当时有一个运输员刘明生在路上捡到一个苹果,大家都舍不得吃。刘明生交给连长,连长传给步话员,步话员传给重伤员,大家含着泪一个个往下传,一人只咬一点点,一个小小的苹果,竟传了两圈才吃完。
这个场景异常感人,中国士兵的胜利绝非偶然,这个真实的记述,足以说明,人耐饥渴的潜力是巨大的。
早先也曾有这样一个报道,说有船员在海难缺水的情况下,坚持了20多天。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三天不喝水就会死,这其实是一个不严谨的说法,因为我们还可以从食物中获取水。真正正确的是,三天全面缺水,才会造成失水过量,超过比重,可能死亡。水在合理比较之下,的确比食物更重要。
上甘岭战役的老兵们,经常会提到喝尿,有尿,这说明还没到失水特别严重的地步,喝尿本身也是补充水分的一个渠道。前面提到的海员,恰也是靠喝尿度过七天,迎来一场雨的,他们肯定跟上甘岭战役的战士一样,对尿也特别珍惜。
另外,上甘岭战役提到的是缺水,而不是完全断水,七天中只吃饼干、喝尿,那是不可想象的事。三天完全不喝水后器官衰竭,头晕昏厥,全身疲惫虚脱等症状谁也无法摆脱,更何况他们还是在剧烈运动之中。
很可能吃苹果这事发生在某个最艰难的时段。
上甘岭战役有一句话非常著名:“谁能送进坑道一个苹果,就给谁立二等功!”实际上为前线输送食物饮水的战争也打得异常残酷激烈,后方一直在全力以赴地完成这项艰巨任务。
弹药能送上去,食物饮水就能送上去(据老兵武长友说,水太难送,最终解决难题的是既能充饥也能解渴,但吃多了烧心的萝卜,后来才加了苹果),只不过这未必那么及时,也必然会付出重大牺牲,数量有限。
据战争统计,整个上甘岭战役中,伤亡的运输人员高达1700多人(距离最短处虽仅500米,但经常会连人带食物被整个炸飞),占了参战部队伤亡总数的14%,难怪秦基伟将军会说,战役结束,要给后勤记头功!
艰难并不止这一种,但我们的军队硬是坚持了43天,直到胜利,就连美国新闻界都曾说,这是朝鲜战争的“凡尔登”,即便用原子弹也不能将山上的中国军队消灭,这一仗真正打出了中国人的威风。
历史已经远去,崇敬和震撼不会远去,和平时代,请好好珍惜我们的身体吧,三天不喝水,虽然未必会死,但对健康的影响一定是巨大的。炎热的夏季,拉肚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养成喝水的习惯,及时补水,势在必行。
同时,节约用水,保护水源,并非杞人忧天。
文 | 九鸦
图 | 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