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各地如火如荼的进行,教师也努力汲取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并且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摒弃了满堂问,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越来越注重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或唱或跳,或辩论或表演,或配乐朗读或情景再现,课堂氛围空前热闹活跃。语文课堂俨然成了“生活大舞台”“综艺大观园”。
教室热闹了,学生沸腾了,教师省力了,但是,学生真正学到了什么就不得而知了,这种华而不实的热闹,追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立足于语文教学的根基,缺乏直面文本的自信力,淡化了知识,淡化了文本,过于强调课堂气氛的活跃。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教师、学生、文本三者的有机统一。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策略的确立,无一不是围绕以文本为起点展开的。
细读文本,筛选内容;依据内容,确立目标;关注学情, 择优方法,层层推进,最终达到教学的最优化。文本细读起始于教师的文本阅读, 最终落脚点在于学生对于文本细读理论的习得;文本细读起始于教学准备,又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可以说,文本细读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一道桥梁。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文本细读的功效呢?首先,语文教学归根究底还是要回归到文本,正确的理解和把握教材。语文教材作为文本细读的对象, 也是教师和学生重点研读的目标。
被选编进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名家名作,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极具代表性。就古诗词来说,唐诗宋词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代表了两个时代文学上的最高成就,其选入教材的数目就占了整个古诗词的绝大部分。教师和学生从诗词文本出发,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从而发现更多的可能性。
其次,用全新的视角去看待文本、挖掘文本,创造性的阅读文本。只有对文本有了深刻的理解,拥有了深厚的文化积淀,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文字表象看到文本的实质内核。文本细读不是抠字眼式的逐字逐句来肢解文本,而是“充分阅读”,多此反复的研读文本,常读常新, 而不仅仅是简单意义上的阅读次数的机械增加。
最后,课内得法,得益课外,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教学,即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 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
在课堂上贯彻文本细读的精神,教给学生文本细读的方法,让学生感悟并习得此方法,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举一反三,在课外得到拓展迁移运用,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