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妻当如陈淑珍

作者: 珅哥forever | 来源:发表于2020-03-22 17:44 被阅读0次

    近日有位朋友得知我在搞公众号后跟我说,作为我的读者,希望我能给他推荐一些我读过的书。我当时自然是应了下来,可瞬间却觉得有一座大山飞来压在了我的肩上。这种感觉前不久也有过一次,当一位朋友看到我写的文章以后问过我一个问题,你要想想你能给你的读者带来什么。我怔怔良久,惶恐不已,竟有一种不知何去何从的感觉。

    天下好书数不胜数,读者又是穿衣戴帽,各有所好。而我本人更是管窥筐举,末学肤受,所以一时竟不知从哪本书开始讲起,也不知如何去介绍。思来想去,就从手头的书开始讲起吧,于是我随手抓起了身边的一本《浮生六记》。

    这本书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再熟悉不过的。暂不提今天有很多附庸风雅的名人动辄便会给大家推荐一些所谓的国学经典,而其中就包括此书,单是初中一篇《童趣》便会让我们永远记住沈复这个名字。可是我们对于作者的身世、对于如此身世的作者“浮生若梦,人生几何”的感慨,又能几个人真正了解呢?

    初中刚接触斯人斯文的时候,以为沈复必定是一个一辈子养尊处优的富贵公子哥,不然何以有如此多的闲情记取?此人也必定是一个冠绝江南的风流才子,不然何以死后两百年竟有如此多的拥趸?可是合上最后一页,我才发觉看似温情的文字里处处充斥着浮世的悲凉,看似衣食无忧的生活却有大半的时间是贫病交侵,看似风流蕴藉的才子晚年的人生却是不知所踪无人问津。如果不是一位叫做杨传引的居士在苏州冷摊上发现《浮生六记》仅剩四卷的残稿,我们就永远也无法认识这位落拓不羁的男子,更不会认识这位男子背后的有趣灵魂——芸娘。

    幸亏沈复“因思《关雎》冠三百篇之首,故列夫妇于首卷”,不然此篇很有可能就在散轶之列。如果没有《闺房记乐》,整本书将会失去大半的韵味。而如果没有芸娘,《闺房记乐》便完全沦为引车卖浆者的下流文字。芸娘陈氏名芸,字淑珍,是沈复舅家亲戚心馀先生的女儿,比他年长十月。所以说沈复和陈芸算得上是姐弟恋。林语堂在将《浮生六记》翻译成英文的时候满是欣赏地称赞芸是“中国文学中一个最可爱的女人”,到底可爱在哪里,能让沈复在十三初见陈芸的时候便跟母亲说“若为儿择妇,非淑姊不娶”,在武林求学不得见的时候“心殊怏怏,梦魂颠倒”,在新婚小别之后“两人魂魄恍恍然化烟成雾”?

    想必这样的女人肯定是如西施般倾国倾城,但其实芸娘的长相只能算得上是普通,甚至还有点龅牙;那她肯定是有李清照或者谢道韫般的不世之才,但其实芸娘出身贫寒,根本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所识之字全凭自学;或许她有着林黛玉般的多愁善感所以让男人怜惜不已,但芸娘没有林妹妹般的哭哭啼啼,只有风雅感性之后的缄默沉静。

    看似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的芸娘,却是最了解沈复的一个人。每个人都很孤独。我们的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遇到一个彼此了解的人,就像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沈复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人物,甚至可以说有点窝囊。出身于诗礼之家不求功名却整天饮酒作乐玩物丧志,在表妹夫的提携下才勉强做生意赚了几个钱却吃喝嫖赌挥霍一空,在父母误解芸娘要将其赶出家门的时候也不知道如何转圜余地,甚至在一家人穷困落魄寄人篱下的时候也是在芸娘的提醒下才知道尚有一笔外债可以收回以勉强度日。这样的男人看起来真是一无可取,我们读者尚且知道,芸娘肯定不会不了解。难能可贵的是沈复本质上是一个善良的人,对待芸娘更是一片真心,所以才会换来芸娘一生的不悔吧。

    沈复喝点小酒,不喜欢布置太多菜。芸娘就为他置备了一个梅花盒,把盒子放在案头,如同一朵墨梅;沈复耽于游乐,可是荒野之中酒食难以备齐,芸娘便租了一个馄饨胆子给他温酒煮粥;沈复贪图美色,可是家贫无力纳妾,芸娘便着力给他物色美姬。

    爱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世间的痴情女子很多,但一旦跟痴情扯上关系也就近乎跟薄命划上了等号。这样的女人留给世人只有心疼和惋惜,哪里谈得上什么可爱。可芸娘不同,除了痴情,她还保留着一份真我。而沈复爱妻子,是志趣相合,是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和地位,给她施展灵性的自由,所以,才有了如此活泼有趣的芸娘,也成就了芸娘作为可爱女子的形象。

    沈复和陈芸合卺之初,不免有一些需要磨合的地方。沈复是一个性情爽直的人,芸娘却迂拘多礼,每次给沈复披衣整袖的时候都要连声说道“得罪”,沈复给她递巾授扇的时候她必起身来接,在沈复误解她想以礼缚人之后还委屈不已,看似在耍小性子但沈复稍稍抚慰便解颜为笑,实在是惹人怜爱。一番玩笑下来,“岂敢”、“得罪”竟成了夫妻间的生活打趣。

    有一次沈复看完花灯回来以后眉飞色舞地描述盛景,芸娘叹息自己非男子不能往,沈复就开玩笑说可以穿自己的衣服女扮男装。芸娘竟然真的换上了沈复的衣服欣然前往,在遇到熟人时还上前勾肩搭背被人训斥为流氓,沈复正想解释的时候芸娘脱下帽子翘着脚给对方看:“我也是女子呀!”活脱脱一个古灵精怪的俏皮女娃,真是可爱极了。

    可惜这么美好的爱情却在一开头就埋下了各种悲伤的伏笔。有一次芸娘和沈复谈论诗道的时候比较起了李白和杜甫,世人学诗多宗杜工部之森严,但芸娘坦白自己更偏爱李白之活泼。沈复便打趣芸娘道“李太白是知己,白乐天是启蒙师,余适字三白为卿婿,卿与白字何其有缘”,芸娘笑着说“白字有缘,将来恐白字连篇耳(吴音呼别字为白字)”。没想到一语成谶。纵观沈复与芸娘的一生,真的是聚少离多,苦频甘乏。所以每次看到夫妻二人清暖温柔的恩爱画面,都有一种落泪的冲动。此时总是止不住合上书本,走向窗前,不忍继续往下看。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看到《坎坷记愁》夫妻生离死别的时候就再也抑制不住自己悲恸的情绪了,豆大的泪珠不停地往下坠,仿佛自己也堕入其中。“忆妾唱随二十三年,蒙君错爱,百凡体恤,不以顽劣见弃。知己如君,得婿如此,妾已此生无憾!”因又呜咽而言曰:“人生百年,终归一死。今中道相离,忽焉长别,不能奉箕帚……堂上春秋高矣,妾死,君宜早归。”每一个字,每一处停顿,每一声哽咽都让人泣不成声,肝肠寸断。难怪沈复要说“奉劝世间夫妇,固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过于情笃”,神仙眷侣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福气能够修来的,强而求之只会冒犯神灵的忌讳,不得善终。可尽管如此,我还是无比歆羡沈复。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当然,《浮生六记》里面除了陈芸,还有一些其他可爱的人儿。比如那个喜欢用纤手握拳捶别人肩膀的船家姑娘素云,就让人倍感亲切与活泼。也有不少关于江南风物的一些描写,无论是养花寻石还是布设园林,都让人大开眼界,神往不已。

    可整本书的底色还是一种沉沉的相思与淡淡的哀愁,只因这位浑金璞玉地将通文辞善解语的才女和通情达理、痴情一往的贤妻融为一体的有趣女子——芸娘。王小波说,一辈子太长,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芸娘不正是这样一位有趣的女子吗?

    而正因为如此,《浮生六记》虽然只是乾隆年间苏州书生一部叙写家常的随笔,算不上什么才子之作,却能让人觉得这人间尚有不少美和温情值得我们去寻找,去珍重,这就足够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娶妻当如陈淑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mpv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