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8/21 10:36:37
提到邹忌,大家多能耳熟能详。即便大学毕业10年,依旧清晰记得初中课本中的战国策名篇《邹忌讽齐王纳谏》,早已成为帝制时代成功进谏的典型范例。然而,也许大家并不知晓的是,以谦谦君子著称于世主政齐国的风流才子邹忌,却与时任大将的田忌不和,并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光彩的一幕,成为了耀眼光辉下抹不去的斑点。
前尘忆梦
邹忌进谏
邹忌,战国时齐国人,齐桓公时任大臣,及至齐威王,被重用为齐相,一时风光无限。关于邹忌流传至今的美谈有二:一者邹忌高挑俊美,才华横溢,可以说是当时的青春偶像;二者邹忌政治才能杰出,尤其表现在内政,最重要的十几即进谏齐威王。
古代诸侯一人家国,周围免不了阿谀奉承的小人,导致国君蒙蔽其中,不能自清。邹忌早已发现了齐威王周围的污秽之气,只是君威戚戚,怎能贸然提意见呢?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让邹忌找到了办法。世人都夸邹忌英俊潇洒,但是某天邹忌知晓了城北住着号称徐公的人也以俊美著称,便想邀其来家中一品高下。当天一早,邹忌心中不自信,便先问妻子:媳妇,你觉得我和徐公谁美呢?媳妇笑着说:自然是相公你俊啦,要不我为啥要嫁给你呢,BlaBla...邹忌听了心里很开心,但是依旧不确定,于是走到院子里望向天空,正好爱妾走过请安,于是顺口问下:亲,你觉得我与徐公谁帅?爱妾见夫君发问,立刻停下施了一礼,幽幽回道:自然是老爷更帅,徐公怎能媲美?邹忌听了心里更高兴了,自信基本有60%。但是自己家人总是可能看着自己好,如果是外人呢?
邹忌想着就走出了家,准备稍微散散心等徐公来。正巧碰上朋友老王来串门,于是便随口问:兄弟,听说城北徐公是齐国第一帅啊?你见过么?老王一愣,眼珠一转,旋即答道:见过,是挺帅,不过比邹兄差些啊!邹兄更添君子之气哦~
邹忌很开心,自信90%。中午徐公来访,邹忌远远瞧着怎么这么帅?自信降到50%;徐公走了自己照镜子想想徐公的样貌,彻底崩溃:自己比不上徐公啊! 可是为啥自己问的人都说自己比徐公帅呢?
邹忌突然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并举一反三,立即拜见齐威王,对齐威王讲了自己的这个笑话。齐威王哈哈一笑,问邹忌为啥来?邹忌细细道来:妻子偏爱自己,爱妾惧怕自己,朋友有求于自己,因此均不顾事实强说自己帅过徐公,要不是自己亲自见了徐公,怎能知道真相呢?
齐威王听着想是这么回事,有道理,刚想哈哈一笑,谁知邹忌话锋一转,自己就感觉背部冷风嗖嗖嗖:大王,我一个下臣都如此,再看看大王您,
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My God! 你个邹忌这是转着弯儿说我呢!”齐威王心里惊讶之余也细细琢磨出了道理,“不过这么说来我岂不是每天和个傻子一样被玩弄于股掌之中么?”越想越怕成为一个傻瓜君主,于是齐威王趁着心中决心立刻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结果王令一下,全国大臣百姓一起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偶有进谏;一年之后,虽想进谏却找不到可以挑刺的问题了。周围的燕、赵、韩、魏听说大为惊恐,感到齐国王政之利,便都尊称齐国为大哥。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与徐公的故事真假不可辨,虽然也有可能是邹忌为了进谏而编造的故事;然而,既然《史记》将其作为历史记载,那么不妨全当确有其事——不过,从邹忌约见徐公的行为中,依稀可辨邹忌善妒的性格,如果不信,请看邹忌与田忌的那些事儿。
![](https://img.haomeiwen.com/i7972770/46f61d582814bc6e.jpg)
田忌的辉煌时刻
历史就像一幕大戏,多条主线错综交汇,远远比故事影视精彩地多。
田忌的辉煌时刻多半与孙膑联系在一起。孙膑作为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代表,其成名战也是与田忌搭档完成。
田忌可以看作是孙膑的伯乐贵人。早期孙膑同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庞涓先下山去魏国做了将军,却嫉妒孙膑才能优于自己,故而设计砍断了孙膑的双脚,下狱囚禁。及至齐国使臣来魏国,孙膑暗中搭上了线,藏在马车里逃到了齐国,首先得到了田忌的认可,进而推荐给了齐威王。接下来就有了田忌赛马的故事以充分表现孙膑的智慧与才能。
![](https://img.haomeiwen.com/i7972770/0e42222118291f7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7972770/b773a73b708ce42c.jpg)
及至魏国庞涓率兵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准备召开堂会讨论是否救援赵国,邹忌早就看田忌不顺眼,而且田忌大将军的身份对于齐相的自己也是碍手碍脚,于是手下人公孙氏就献计可以劝说齐威王让田忌攻打魏国,成功是邹忌的功劳,失败就归罪田忌,一举两得。于是邹忌就劝说齐威王下令田忌率兵攻打魏国救援赵国。
接下来的大家都知道了,孙膑提出了围魏救赵的战争范例,攻打魏国都城以引诱魏军回救,并在桂陵打破魏军,俘虏庞涓。只是孙膑没有庞涓那般狠辣,只是各国讲和后就放回了庞涓回魏国复职。
12年后,孙膑的成名战来了。魏国再次入侵韩国,韩昭侯求救齐国。要说韩昭侯也不是一般人,任用了申不害变法从而国盛兵强,更是因为如何赏赐一条破裤子的问题留下了君道的千古名句:
吾闻明主爱一颦一笑,颦为有颦,笑有为笑。今袴岂特颦笑哉!吾必待有功者。
只是后来申不害死后,变法退行,韩昭侯年纪大了也贪图奢华虚名,非得耗费国力修建豪华的宫门,由此带来的一系列政策失误使得韩国国力越来越衰弱,客观上导致了魏国的入侵。
关于此次如何救魏国,齐国意见并不同意。成侯邹忌吸取了上次伐魏的教训,不想再给田忌机会立下军功,于是主张不救不出兵。而田忌指出如果不救韩国,韩国就会被魏国吞并,到时魏国强大对齐国也是威胁,因此不如早救。此时孙膑展示了杰出的军事谋略,指出应当晚救,从而
夫韩、魏之兵未弊而救之,是吾代韩受魏之兵,顾而听命于韩也。且魏有破国之志,韩见亡,必东面而愬齐矣。齐因深结韩之亲而晚乘魏之蔽,则可受重利而得尊名也。
孙膑继续使用“围魏救赵”战术,魏国也不再敢轻视,庞涓立刻回国,倾全国之并,由太子申领兵与庞涓一齐对战齐军。孙膑再次提出善战者因势利导之,通过主动减少炉灶的方法蒙蔽庞涓,导致其盲目自大,轻兵追击,最终在马陵伏击庞涓大胜。庞涓自知兵败,叹曰:遂成竖子之名!自刎而亡。此战孙膑田忌名满天下。
![](https://img.haomeiwen.com/i7972770/9ca773bd840e5370.png)
邹忌与田忌那些事儿
邹忌得知田忌大胜,心中愤懑不平,感觉田忌如回国则权势更大,严重威胁自己。于是和手下那个公孙氏(对,上次同一个人)商议应对办法。结果就是邹忌派公孙贼假装田忌手下拿金子去占卜是否可登记夺权,并事后派人抓住占卜之人验证其说辞,齐威王大为惊恐,田忌得知百口莫辩,慌乱下带领亲兵攻打首都临淄希望抓住邹忌,不胜,出奔楚国。
就这样,邹忌兵不血刃将田忌赶出了齐国,使用的还是下三滥阴人的法子。直到齐宣王即位,才恢复田忌名誉,召其回齐。
其实田忌被赶出齐国后邹忌还不死心,于是派手下去了楚国,向楚王献计分封田忌封地,使其彻底留在楚国,其对田忌用心之良苦,嫉妒排挤之深,与传世的大度君子形象形成极大反差。
古为今谈
之曰:围魏救赵,乃避实就虚,扬长避短之效。攻敌,避实就虚,选后方避前线锋芒;强己,扬长避短,因势利导。
之曰: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无冤无仇,但因嫉妒贪婪即可成罪,汲取田忌教训,切不可学田忌、吴起之辈,心直口快,清高自大,终究掉入他人陷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