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月是故乡明》教学反思

《月是故乡明》教学反思

作者: 浅心静文 | 来源:发表于2021-03-08 22:19 被阅读0次

    《月是故乡明》是季羡林先生的一篇抒情散文。本文以“月”为线索,作者通过回忆在故乡的童年生活以及成年后的经历,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我是这样进行教学设计的。

    一、古诗导入。

    在课堂上,我以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导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明月寄托着人们的思乡之情,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季羡林先生的一篇抒情散文《月是故乡明》。

    古诗导入,学生也是很感兴趣的。特别是读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时,学生看起来很兴奋。

    二、介绍作者

    当听到季羡林先生精通20国语言,被誉为东方学大师时,同学们那种惊讶之情溢于言表。

    三、基础知识

    1.认读生字检测。这一环节,我采用了开火车读的方法,当有同学出错时,我们集体纠正。

    2.成语积累。本文描写景物的成语比较多。课前预习时,已经要求学生画出文中的成语。容易读错的就是“风光旖旎”、“碧波万顷”。强调读音后,我采用了利用字面意思理解词语和回顾原句,在句子中理解词语的方法。这这一环节花费时间比较长。这一环节的教学还有待改进。

    3.多音字。本文主要多音字“燕”,我告诉学生,地名时,读yān,如燕山、燕园、燕国。读yàn时,就指燕子。学生掌握比较好。

    四、理解课文

    在自读提示中,要求默读课文,说说作者回忆了哪些往事和经历,产生了哪些内心感受。所以在梳理完基础知识后,我便把这一问题抛给了学生。学生在默读完课文后,能找出来作者回忆了童年数星星、点篝火、摇知了这些童年趣事,也能说出到过许多国家,看到过很多月亮,这些月亮美妙绝伦,但是最喜欢的是故乡的月亮。经过引导,也会找出燕园的月亮,是奇景,但是还是想起故乡苇坑里平凡的小月亮。能感悟作者的思乡之情。

    因为课件上展示了故乡望月之看山、故乡望月之说水、故乡望月之看月、梦月。但是学生的回答毫无涉及。所以我想着要不要向学生展示这些呢?毕竟同学们可以找出关键点。作者回忆的童年趣事和成年经历。在引导下也能说出童年的快乐,成年后对家乡的思念。

    犹豫片刻,我还是按部就班得向学生简单展示了课件上的内容。也不知道他们是否看懂,是否理解。当我展示课件的时候,自己都觉得枯燥无比,毫无兴趣。课后想想,为什么非得把课件上的内容完全展示呢?课件是为课堂服务的,怎能一味依靠课件展示呢?回想上课的过程,利用了课件,自己很多时候没有了思路,思维没有那么灵活。

    后来我又看教案,虽说看山说水童年趣事看似与月亮无关,其实这些都是由月亮引出的。这正是散文的“形散神不散”。但是这在课堂上却没有说与学生听,更没有让学生感受到散文的这种魅力。

    所以,自己觉得这节课上的很糟糕。课上只带出了思乡情感,问题设置显得零散无神。如果在抛出自读提示中的内容时,给学生提供一个框架或者范例,是不是就可以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走了。课堂应该会紧凑完整。

    总之,还是自己没有备好课。这让我感到无比汗颜,因为文章读了,教案看了,课件修改了,课堂效果却令人失望。这又让我想起于永正老师书中所说,备课时,他必定要读熟课文。我确实对文章理解不够,只简单理解了情感,对于写法和文体知识却忽略了。课堂教学目标意识在课堂上也弱化了。

    以后上课,一定要把握好单元要素,增强目标意识,让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目的性。让课堂有效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得,有所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月是故乡明》教学反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nbm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