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是个散漫、得过且过、毫无理想与斗志的人。这很可悲,然而就像吸毒者不能抑制吸毒的冲动一样,我最擅长给自己找理由放纵。
但人都会变得稍微成熟一点,对于大多数普通的中国学生,当你高三毕业而成绩不好的时候你会发现,你需要面临最重要的抉择:是就此进入社会?还是继续学习?
我是个失败的高中生,连个好点的专科都没能考上。那个暑假,我在长沙找了十来天的工作。然而一个毫无社会经验又无任何依仗背景的高中毕业生,想找一份稍微区别于工厂流水线作业的工作—异想天开。实在是无路可走,志愿也没填好。就算读专科也没地去。
那么去复读把,看一年下来,是否能得到一个选择的机会。
而在高四,除了学习,除了偶尔的偷懒,我就在想:我以后该做什么?我能做什么?
慢慢地,有个相对而言比较清晰的想法停留在脑海:当一名语文老师吧。
到了我现在所在的学校后,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我以为最坚定的志向,甚至获得班主任老师认可的志向,不知不觉间已经动摇。不知道是自己突然意识到当一名语文老师的艰辛,还是其实一开始就只是自我沉醉。我想先试着考研究生、考公务员,当这俩条路都走不通的时候我再去当老师……多么可笑!初衷却成了退路!
有些时候能够欺骗自己:我能够无视周围人的目光,父母不会给我任何束缚,我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我知道这是欺骗。当懂得的东西越来越多,当对社会法则理解得越来越深刻,越容易迷惘、不知所措。
这个暑假,我经历了十三天的小学实习老师体验。对,只是实习老师,不是任课老师、班主任。我只需要帮任课老师改下作业以及给几个“顽固分子”讲数学、给一个二年级的奥数生专门辅导。只是这样,可我觉得好累啊。
也许是长得比较显嫩,学生并不怕我。虽然后阶段我态度更强硬,更不苟言笑,也有了一定的威慑力。可也许因为我并不是他们的任课老师,我什么也没教过他们,我并没有感到他们对我,有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在。我这个人思想比较古板,我认为尊师重道是一个人必须有的品质。
我比身边的同学多读一年高中,但年岁增长不代表心灵成熟。有时候觉得自己是个小学生—天真、执拗、敏感。我会跟学生较真,有调皮的同学出言不逊会以牙还牙骂回去,感情过于外显:对喜爱的学生柔声细语,那些跟不上学习进度给我增加工作量的学生,会表现出不喜、会不耐烦。有些缺点和不足之处在后期可以扭转或抑制,可,说好听点是孩子气,实际与生俱来的不成熟会一生保留在骨血里。
我可以做到不让这种不成熟对学生产生影响,可频繁的短暂却剧烈的情绪波动是我的心理健康的最大隐患。我不会抑郁,不会精神分裂、人格失调,可我会极度压抑,变得狂躁。我缺乏自制,可有对自我本身的十分清晰的认知能力。
当初给自己的目标是成为一名德育工作者。曾经的踌躇满志现在变得心灰意冷,现在已经不相信我能做到了。
我想,在教学生涯伊始,我会以最大的热忱对待我的学生。重视课堂教学质量。但时间一长,课件已经背得滚瓜烂熟,经历那么多调皮的学生也让我心力交瘁,已经放弃一开始的职业追求——既是教给他们学识,更让他们懂得一些道理、获得一些良好的品行。依我的个性,如果没有一些东西来支持、涵养我的教学理想的话,这一天很快就会来了。
如果这样,不如一开始就不进入这个职业。我选择它是因为它有我想要的东西,既然得不到,再坚持就是愚蠢了。
这次工作体验将未来会面对的问题或者说容易忽略的隐患提前展现到了我的眼前,一定程度上说是一种难能可贵、意义重大。
有些人能够权衡利弊、计较得失之后很快确立一个长远的目标,而我不能。我想我所能做的大概就是做好当下该做的事情吧,未来还很长。有些东西既不能做出合理规划,规划了也不能确定在将来能得到实行,那就边走边看吧!不要担心失去方向,努力丰富和提升自己,你看到的越多,就有更多的选择。
我既是这样安慰自己,也真诚地相信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