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为期四天的美赛终于结束了。
从对数学建模一无所知,到现在看着自己亲手写出来的模型交上去,内心还是有几分激动,更多的是对参加这项活动的体会。同组成员说,就当作一点人生经历好了。现在仔细想想,发现这次比赛真的带给我很多感触。
第一点,就是这门比赛本身试题带给我的收获。数学建模比赛不同于其它比赛或考试之处就在于,不是要你解答某一种题,而是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事实上,这正是未来我们要面对的。在未来的生活,尤其是工作中,不管是理工生,还是金融、管理等,甚至是文科同学,将来我们面对的必定不是一道道数学计算题,而是一个个实际问题,在短期内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如策划,如设计,如寻找规律,如数据分析。事实上 ,我们生活中看到的每个现象,都有其背后的原理,找到背后的数学规律,从而将这种现象用数学的方法表达出来,就是数学建模。
其实这种比赛,就像上司派来一个任务,要你们几个人在几天之内给个结果,以供公司进行战略上的部署和预测,其锻炼意义,对于还未参加工作的学生,锻炼意义还是很大的。
第二点,懂和用——出乎预料的鸿沟.
一直以为,在一个不错的学校,有一个不错的成绩,将来应该会有个不错的工作吧。如果不是有这次经历,也许我还保有这种幻想。
通过这次比赛发现,学过和学会有区别,学会和会用又有很大区别。
需要构建数学公式的时候发现,课本上学过的数学,和实际问题中有很大区别,一用起来,就一头雾水。学过的东西,怎么转化到这上面来?怎么把写好的公式编写成模型?怎么处理这么多的数据?课堂上的数据可没有几万行这么多啊!
我突然发现,原理和应用之间的鸿沟,远比我想想的要大,而自己之前所学的,不过是真正技术的冰山一角,用来毕业可以,用来应用,却差着十万八千里啊。
第三点,快速学习能力真的非常重要。
学过的解决不了问题,只能看人家怎么解决类似的吧。
查文献,找资料。深度学习,大数据分析……那些听起来颇让人感到畏惧的高大上名词,现在突然发现也并非那么高深,也可以从头学起。
如果没有这场比赛,除非学校开设这门课程,否则恐怕很少有人能自己鼓起勇气,去真正学习如何去应用一项如此高深的技术,而我,却要在短短几天,用这门技术去解决我的问题。
快速学习,真的是一种能力。因为将来面对的问题,大多自己并不熟悉,只有快速地学习新的知识,才能在有限时间内解决它。
第四点,让过那我领会到了合作的魅力。合作的作用,往往在一个限定的时间,面对一项限定的工作时,会急剧凸显。
这么大的工作量,这么多数据要处理,这么多结果要分析,不合作,就等死。
有的人善于写论文,有的人善于写程序,有的人善于分析结果。如果各司其职,自然事半功倍,如果混乱无度,只能熬夜通宵,这就是教训。
合作,真的是一项愉悦的事。想想看,只要做好自己最擅长的部分,就可以得到整个事情的结果,难道不令人开心吗?
最后一点,就是对于一项活动的规划。
首先,一项活动的开始,绝对不是接手它的时候,而是远远早于接手。只有前期积累越多,解决是才越从容
举个例子,如果你已经知道了各种模型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就不至于在接手模型之后疯狂查找合适的模型。如果你已经知道了潜在的客户,就要提前了解客户的信息。提前准备越充分,接手后就越从容。
其次,将活动的流程写在一张纸上,标好每项任务完成的期限。
人不是机器,需要休息,需要娱乐。因此,我们不能连续工作。而人又恰恰喜欢拖延,以至于疲于赶ddl,因此,把每项活动想清楚,时间标号,是按时完成又不至于影响休息的关键。
最后,成绩、职位、奖金再重要,也比不过健康和生命的价值,所以杜绝熬夜,从我做起。
我认为学会反思真的很重要,毕竟这是一件花费了我四天(甚至让我过年晚回家N天)的经历,我想,如果事后不回顾一下,过一段时间就会忘记,也许,这四天就白过了?
我很珍惜自己的每一天,因为它是只属于我的财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