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越狂越成不了王
小狂一巴掌把资料摔在领导桌子上,说:“我不干了,你爱找谁干找谁干去吧!”主管还没反应过来。小狂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收拾完工位上的东西准备离开了。
小美关心的问:“怎么了呀小狂?”小狂猛地一踹凳子说:“关你P事!”便头也不回的扬长而去。
小狂素来以怼天怼地怼空气活着,他认为只要自己足够厉害就没人敢欺负自己。所以人际关系一直很紧张。他对服务员更是像对待奴隶一样,觉得收了钱就应该服务好。经常因为芝麻大点儿的小事对别人一顿输出。
小美被怼后生气的自言自语:“不是,他是不是有病啊?还是家里有背景啊?咋跟个泰迪一样见谁怼谁啊?”
同事小亮说:“他哪有啥背景。他就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父母务农。要真有背景,谁还到咱们这个小公司来呢?”
正说着主管走了出来。他摸摸鼻子接过话:“真正有背景的人教育孩子第一件事就是‘好好跟人说话’,因为话说好了点头之交可能变成贵人,说不好擦肩而过却可能变成敌人。
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就是因为小人啥手段都能使出来。你根本不知道迎面走来的是君子还是小人?所以好好说话即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前途,更是保护家族的兴旺。”
小美和小亮略有所思点点头,小亮问主管:“那他这样应该会得罪很多人吧?”
主管说:“本来他在裁员名单里,公司是要给他补偿的。我刚说了几条他工作表现,他就自己辞职了。连补偿也省了。
HR那边对于因公司经营问题导致的裁员是有内推的,本来要通知他改一下简历,HR给内推一下。我看也不必了。”
小美小亮面面相觑。这是看得见的切切实实利益损失。看不见的人际损失就无法评估了。
普通人想改变命运是需要贵人的。贵人帮你的前提是他没有需要帮的亲戚朋友。这些亲戚朋友轮完了,发现你这个孩子尚有可栽培的余地,也懂得感恩,非常有礼貌,把你推荐给别人也不掉份子,才会帮你。
如果你天天跟别人欠你800万的大呼小叫。看起来就没啥素质和涵养。把脏话当顺口溜一样张口就来。你的贵人吓都被你吓跑了。
也许你文化不高,你身边总会有比你强的人,人家指点一二你可能就找到点眉目。关键是为啥指点的是你不是我?就因为你们认识吗?不是的。
你认识多少人不重要。你跟人家有交情才是人家帮你的理由。
比认识人多,外卖小哥不比你多?为什么医生的人脉关系优于外卖小哥?因为有交情。给人治病是交情,帮人忙是交情。但在这个之前好好说话也是交情。
你没能力帮别人时,你的语言就是你这个人的风水。都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前两个是娘胎决定的。后一个看你的嘴。
很多找我们来做心理咨询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直肠子”。对别人的攻击性极强。说句难听的,根本不把别人当人,把别人的尊严踩在脚丫下面碾压。
他们与自己周围环境是敌对关系,所以整个人的心理状态特别不好。那些情绪问题都是因为没有人想听他们说话,久而久之压抑成病。当然有少部分来做咨询的人,人家非常礼貌,可能只是生活遇到难题,想听听老师建议。
但大多数都是人际关系问题。只要你是人,你就会与人接触。只要你与人接触,你的命运就动起来了。但是怎么接触,怎么说话,如果父母没教你,你自己性格又冲。无形中你自己挡掉了好运。
一个人的境遇决定他的命运,一个人的说话决定他的境遇。要改变命运,先改变说话。
02 做正确的事
“老师,我看了您写的文章说好好说话就能改变命运,我确实有刻意练习与人说话的态度,但我还是没有改变命运呀?”来访者小刚在电话里苦恼的说。
我哈哈一笑,说:“决定人命运的有很多因素,简单说就两部分:可控的和不可控的。也就是可见区和盲区。
你好好说话是为盲区做准备。也许因为你的人品、言谈会吸引来帮助你的贵人,通过盲区的自运行,你改变了命运。
但盲区的意思是我们没有人知道他什么时候出现。是不可控区域。但不可控的区域是绝对存在的,所以你要做的是:对不可控区域放弃控制。做好自己。
可控的区域就是可以通过方法论提升的。那么我问你:“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做事哪个更重要?”
小刚想了想说:“这有啥区别啊,我咋没理解呢?”
我补充道:“1998年在北京3环买套一平米不足1000块的房子和苦练点钞票技能赢得多项数钱第一名大奖你选一个。”
小刚不假思索的说:“那疯了我练数钞票。那玩意儿练完了有啥用啊?我要北京的房子。”
我不说话,给小刚再留些时间思考。
小刚好像悟了一样的说:“老师,我懂你意思了,就是我买房子这就是正确的事,我们应该多做正确的事儿,而不是把每件事都苦呵呵的下死功夫。”
我欣慰的说:“你悟性不错。要想钞票点的快,下苦功夫练速度确实是正确的思路。但是这个事儿它没用啊。现在点钞机还能验真假,谁还需要你人工来点?”
小刚举一反三的说:“老师你是不是想告诉我,我没改变命运的原因是之前做的很多事情是不正确的事儿,虽然每件事儿都没糊弄,但是因为事儿不对,我再怎么做都是跟苦练数钞票一样白费?”
我点点头,虽然知道他看不到。但是对他的悟性非常满意。我继续说:“孩子,你别信没有白走的路,有的路就是白走的。如果一直没人告诉你正确的路在哪,你还会继续白走。
不信你看看你身边的老年人,他们分两种,功成名就的和一事无成的。如果没有白走的路,为什么第二种人直到晚年还是一事无成?因为他们一辈子都在瞎走。没人指导,自己见路就走,最后无路可走。”
小刚说:“老师,我也觉得没有白走的路是毒鸡汤。我今年34岁了,我前半辈子辛辛苦苦为公司工作,但我还是遇到了中年危机。我以前也有很多选择,年龄越大我的选择越少。
我就一直琢磨,那我前面这些年来的努力算啥?公司还不是说不要我就不要我?市场有更便宜更听话的劳动力,没有不可替代的人。我是越活越回去了,我真的觉得我在瞎走。”
我说:“你能在34岁醒悟过来,总比64岁才明白要好。一切都来得及。从今天开始,我们做事情时,要学会选择学会拒绝。要从自己的内在资源和外部环境中探索一条越往后走越容易的路。
要做一个雪球,越滚越大,而不能做一个雪人儿,天热了就化了,人老了就被淘汰了。”
小刚若有所思,说:“我还是晚了呀!如果在25、6岁,我能跟您学习,这10多年的弯路我本可以不走的。
那时候觉得我根本不需要心理咨询,我自己硬闯也能闯下一片天地。我以前以为心理咨询就是知心姐姐听我说话。我觉得她还不如我呢,所以一直顶着压力死扛到现在。
要不是看了您的文章,我还会一直抱着自己固有的成见到死。
真的是我这个中年危机来了,我突然发现我想闯,社会已经不给我机会了。回顾一生一事无成,我才真的慌了。没给自己规划好,啥也不会,也不懂得请教人。省了一辈子,攒了一辈子,到头来这一辈子也没活明白。”
写在最后:
我们知道改变很难,所以我们敬畏改变。
我们知道选择很难,所以我们觉得渐悟比顿悟更符合真实情况。
我们知道求助会伤自尊,而帮助别人却会增强自尊,所以我们尊重每一个求助者。
他们愿意为自己的人生一次次做尝试,为了自己的人生而努力去改变,哪怕今天什么都悟不到,但是这一点一滴的进步,会在有一天顿悟。
那时才知道,每一天都是在渐悟。只不过需要时间与契机。
相遇本来就是改变的契机。
如果有需要,欢迎…我们~点个赞再走吧~
原创:趣柠檬心理游戏庄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