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闲读《随园诗话》(484)(中)

闲读《随园诗话》(484)(中)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21-11-03 23:30 被阅读0次

【原书补遗卷六·三四】

“官如大鱼吏小鱼,完粮之民其沮洳。官如虎,吏如猫,具体而微舐人膏。二月丝,八月谷;妇出门,鸡登屋。五刑之属邮丽事,役情追呼其罪。心所不怒强威之,投签铿然厌且惫。坐堂皇,鞭其尻,役以皮肉更钱刀。彼纵不苦我则劳,上考何足高。”(《催科》) “强者盗,懦者贼;明者劫,暗者窃。盗不易捕贼易得,豺狼伏莽鼠跳壁。此辈民之五毒宜惩凶。及观号呼惨,肢体与我同。所起由饥寒,刑之不可止。单辞鞫徒烦,得情无足喜。穿窬内荏而色厉,取非其有贤充类,乃知天下之贼难尽求,窃钩者诛窃国侯。”(《鞠贼》)

完粮,音wán liáng,旧指交纳田赋。清·徐大椿《洄溪道情·田家乐》:“完粮日到城中买一面逢逢社鼓,只等贺新年。”

沮洳,音jù rù,意思是低湿之地。出自《诗·魏风·汾沮洳》:“彼汾沮洳,言采其莫。”晋·左思《魏都赋》:“隰壤瀸漏而沮洳,林薮石留而芜秽。”《新唐书·韩全义传》:“遇贼广利城,方暑,地沮洳,士皆病疠。”

具体而微,音jù tǐ ér wēi,意思是,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规模较小。具体:各部分已大体具备;微:微小。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大体都有了,不过形状和规模比较小些。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例:唐·白居易《醉吟先生传》:所居有池五六亩,竹数千竿,乔木数十株,台榭舟桥,具体而微。

舐,音shì,意思是以舌为基底承受食物。舔食。语出《庄子·列御寇》:“秦王有病召医。破痈(yōng)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

二月丝,指二月卖新丝。语出唐·聂夷中《咏田家/伤田家》“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指在二月蚕未结茧时,却因为青黄不接,为了缴纳田赋,或者为了温饱,不得不将其抵押借债。

五刑,是指中国古代官府对犯罪者所使用的五种主要刑罚的统称。五刑为正刑或主刑,“五刑”之外的则为闰刑或从刑。先秦以前的五刑是指墨、劓、剕、宫、大辟。汉代经过刑制改革,肉刑逐渐废除。以后随着流放刑罚的不断发展,其地位不断提升,至南北朝时期流刑正式纳入正刑“五刑”之中。自隋律起,正式形成了笞、杖、徒、流、死的新五刑体系,这种体系稳定下来,一直延续到清末,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邮丽,yóu lì,即邮罚(yóu fá),谓判人罪过,处罚其身。邮,通“尤”。出自《礼记·王制》:“邮罚丽於事。”郑玄注:“邮,过也;丽,附也;过人、罚人当各附於其事。”孔颖达疏:“邮,过也,谓断人罪过;罚谓责罚其身。”《孔子家语·刑政》:“古之听讼,尤罚丽於事,不以其心。”

罪,此处作为动词,意思是惩罚;治罪。《韩非子·五蠹》:“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变亦可乎?”

投签,音tóu qiān,意思是帝王勤于政事。语出《陈书·世祖纪》:“每鸡人伺漏,传更签於殿中,乃勑送者必投签於阶石之上,令鎗然有声,云:‘吾虽眠,亦令惊觉也。’”

古代官员审案设的公堂,正中摆放公案,公案上放着审案用的各种必需品。惊堂木、签筒、印盒(含大印)印垫放在印架上、红黑两个砚台(墨已研好)、笔架(上悬朱笔、墨笔)、签筒(内分别置红绿头签),原、被告供词笔录等。其中签筒有四个,签也各异。1、红、绿头签。绿头签是捕签,用来捕人的。红头签是刑签,下令动刑的。在这里签和签筒另有妙用:签筒容积正好是户部颁定一斗(10355毫升)米的容积,一支签的长度也正好是一尺(32厘米)的长度。如有短斤少尺案件发生,当场即可衡量验证,若奸商取财无道,当堂就给以杖责或罚以重金。县官案桌上放的4个签筒,每个签筒上各写一字,合是“执法严明”。其中“执”字筒是捕捉令,插一大把绿头捕捉签,其他3个签筒分为白头签、黑头签、红头签。签子头颜色不同含义不同:白头签每签1板,黑头签每签5板,红头签每签10板。较为常见的笞杖之刑是杖臀,即打屁股。花样就在这签子上,白、黑、红在行刑轻重上各有含义:如果扔下40支白头签,那么40大板打完后,皮肉无痛,立刻走人。如果是8支黑头签,同样40大板,犯人会皮开肉绽。如果是4支红头签,不死也要残废。

钱刀,音qián dāo,意思是钱币;金钱。刀,指刀型币,有“燕明刀”和“齐刀化”两大类型。出自《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六·白头吟二》:“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役以皮肉更钱刀。意思是衙门里的皂通过打板子手法不同造成的皮肉伤情轻重来换取金钱。

署,shǔ,办理公务的机关:专署。公署。官署。明·王鉴《仿巨然真迹图》:“董宗伯(董其昌)所藏巨然真迹,今归袁环中(袁枢)使君,昨在其署中出此相示。”

上考,音shàng kǎo ,意思是官吏考绩列为上等。《旧唐书·卢迈传》:“转给事中,属校定考课,迈固让,以授官日近,未有政绩,不敢当上考,时人重之。”《新唐书·百官志四下》:“岁以八月考其治否……观察使以丰稔为上考,省刑为中考,办税为下考。团练使以安民为上考,惩奸为中考,得情为下考。”

催科,音cuī kē,意为催办缴纳赋税。赋税有科条法规,故称。袁枚的这首诗表达官吏与衙役们为了催缴赋税而采取了种种恶行,同时,也为自己在良心上过不去而略作开脱。

明·江盈科《催科》:

为令之难,难于催科。催科与抚字,往往相妨,不能相济。阳城以拙蒙赏,盖由古昔为然,今非其时矣!

国家之需赋也,如枵腹待食;穷民之输将也,如挖脑出髓。为有司者,前迫于督促,后慑于黜罚,心计曰:“与其得罪于能陟我、能黜我之君王,不如忍怨于无若我何之百姓。”是故号令不完,追呼继之矣;追呼不完,槌楚继之矣;槌楚不完,而囹圄、而桎梏。民于是有称贷耳;称贷不得,有卖新丝、粜新谷耳;丝尽谷竭,有鬻产耳;又其甚,有鬻妻、鬻子女耳。如是而后赋可完,赋完而民之死者十七八矣!

呜呼,竭泽而渔,明年无鱼,可不痛哉!或有尤之者,则应曰:“吾但使国家无逋赋,吾职尽矣:不能复念尓民也。”余求其比拟,类驼医然。

昔有医人,自媒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一人信焉,而使治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脚躧焉。驼者随直,亦复随死。其子欲呜诸官,医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哪管人死!”

呜呼!世之为令,但管钱粮完,不管百姓死,何以异于此医也哉!夫医而至于死人,不如听其驼焉之为愈也;令而至于死百姓,不如使赋不尽完之为愈也。虽然,非仗明君躬节损之政,下宽恤之诏,即欲有司不为驼医,不杀人,可得哉?噫!居今之世,无论前代,即求如二祖时,比岁蠲,比岁免,亦杳然有今古之隔矣。(选自《雪涛阁集》卷十四)

伏莽,音fú mǎng,意思是指军队埋伏在草莽中,亦指潜藏的寇盗。 《易·同人》:“九三,伏戎于莽。”莽,丛生的草木。唐·李德裕《授王元逵平章事制》:“始擒伏莽之戎,遽拔升天之险。”

蟊,音máo,蝗虫的一种,专吃庄稼的根部。《尔雅》曰:食苗心曰螟,食叶曰螣,食根曰蟊,食节曰贼,四蝗虫名也。后比喻危害国家或人民的人。《诗·大雅·召旻》:蟊贼内讧。亦比喻祸源。明·洪应明《菜根谭》:“利欲未尽害心,意见乃害心之蟊贼。”释意:名利和欲望不一定都会戕害人的心性,自以为是的想法,才是戕害本性的最大祸源。

五毒,指的是骗、赌、帮、烟、娼,即骗人、赌博、官官相互或拉帮结派、抽烟、娼这些社会丑恶现象。为啥“嫖”不在其中,因为嫖是古代是合法的,“妓”也是合法的,而“娼”则是违法的。

单辞,音dān cí,亦作“单词”。指诉讼中无对质无证据的单方面言辞。《后汉书·明帝纪》:“详刑慎罚,明察单辞。” 也谓极简短的言词。《循吏传序》:“然建武、永平之间,吏事深刻,亟以谣言单辞,转易守长。”

鞫,音jū,指审问犯人,《说文》穷理罪人。《尔雅·释言》鞫、究,穷也。如:鞫决(勘验判决讼案);鞠劾(断狱问罪);鞫讯(审问罪嫌);鞫问(审讯查问)。

得情,指得悉洞察真实的情况。明·冯梦龙《智囊·察智·得情卷九》:“如得其情,片言折狱。”

穿窬,音chuān yú,指翻墙头或钻墙洞的盗窃行为,亦指进行这种行为的窃贼。穿:作动词,穿过或凿通墙壁。窬,《说文》解释为“穿木户也”,郑云:门旁窬也,穿墙为之如圭矣,即,门边像圭形的小洞(圭,长条形,上圆或剑头形而下方),功用是排出院内积水,供犬类进出通道,也是恭桶外运通道,故也称恭桶为窬桶。《字汇》说,“窬,通逾,逾墙曰窬。”即,从墙上爬过去。《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欤!”何晏集解:“穿,穿壁;窬,窬墙。”

色厉内荏,音sè lì nèi rěn,成语,色:神色,样子;厉:凶猛;荏:软弱。意思是外表强硬,内心虚弱。出自《论语·阳货》:“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欤!’”

充类,音chōng lèi,意思是推类、类推,比照某一事物的道理推出跟它同类的其他事物的道理。《汉书·终军传》:“夫明闇之徵,上乱飞鸟,下动渊鱼,各以类推。”推,根据已知的事实断定其他;从某方面的情况想到其他方面:类推。推算。推己及人。类,性质或特征相同或相似的事物:分成几类。成语“充类至尽”,充类:推究同类事理;至尽:到极精密处。指就事理作充分的推论。《孟子·万章下》:“夫谓非其有而取之者,盗也,充类至义之尽也。”

穿窬内荏而色厉,取非其有贤充类,乃知天下之贼难尽求,窃钩者诛窃国侯。意思是:盗贼们都是内心虚弱但外表强悍,按照其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譬如贤德、才干)窃为己有却如此的表现来类比推究,我们就可以知道,天下的贼是抓不完的,窃钩者被诛杀,而窃国者却拜相封侯了。

鞠贼,审问盗贼。袁枚的这首诗,从审理盗贼案件,探究了盗贼产生的原因,并从盗贼色厉内荏的表现,推导出那些窃国大盗与民间蟊贼是一路货色。

(待)

相关文章

  • 闲读《随园诗话》(484)(中)

    【原书补遗卷六·三四】“官如大鱼吏小鱼,完粮之民其沮洳。官如虎,吏如猫,具体而微舐人膏。二月丝,八月谷;妇出门,鸡...

  • 闲读《随园诗话》(484)(上)

    【原书补遗卷六·三四】余作令六年,曾作《俗吏篇》数首,存集中。今读钱竹初明府《吏不可为》六章,觉从前吏治,尚不至此...

  • 闲读《随园诗话》(484)(下)

    【原书补遗卷六·三四】“晨起罢盥漱,僮来促官书。官书日几何,堆案二尺余。刊章匡以花,急递插以羽。岁月加封检,字句乏...

  • 袁枚撰写并亲书的《恭祝丽川中丞大人诗》

    因为硬读《随园诗话》的缘故,对《随园诗话》中涉及的诗文、人物、典故多有浏览。 随园诗话》卷一载:“咏...

  • 硬读《随园诗话》(484)

    补遗卷二(八) 【原书补遗卷二·七九】 长洲女孟文辉,适震泽秀才王慕澜,诗思清妙。今录其《秋日》云:“远树蝉声秋意...

  • 闲读《随园诗话》(682·中)

    【原书补遗卷一·二八】后乾隆辛卯冬日,严冬友侍读在沈学士云椒席上,偶谈及稚威以险韵咏葡萄事。沈因指席间橄榄,命其门...

  • 闲读《随园诗话》(689·中)

    【原书卷一·四六】少陵诗:“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其妙处在无风而云,不夜而月故也。注杜者以“不夜”、“无风”为...

  • 闲读《随园诗话》(719·中)

    【原书卷三·四】昔公早达,久食天禄。遭际尧廷,而登宪副。有其志之,非仆所录。仆识公晚,盖始投荒。过公信宿,示我周行...

  • 闲读《随园诗话》(769)中

    【原书卷五·四七】杨云:“自翻黄历拣良辰,几日前头约比邻。郎自乞晴侬乞雨,要他微雨散闲人。”“斟酌衣裳称体难,回时...

  • 闲读《随园诗话》(872)中

    【原书卷七·二一】黄不幸早亡。录其《前观潮行》云:“客有不乐游广陵,卧看八月秋涛兴。伟哉造物此巨观,海水直挟心飞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闲读《随园诗话》(484)(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nvfz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