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婚姻育儿
倾听孩子,孩子就不需要通过问题来表达自己

倾听孩子,孩子就不需要通过问题来表达自己

作者: 吴在天 | 来源:发表于2019-07-31 11:46 被阅读17次

如果我们要倾听别人,我们就需要先放下自己,放下我们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神贯注的去体会对方。

但是倾听别人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因为我们往往很容易会对别人提出建议,安慰,或者是表达我们对此的态度和感受。

但是,这也许并不是对方真正想要的。

心理学家卢森堡博士曾说过一个自己的经历。

有一天,他的女儿在照镜子的时候说了句:我丑得像一只猪。

作为父亲,他忍不住的对女儿大声宣布:你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孩。

本以为这可以让女儿开心一点,谁知这个时候,女儿非常不高兴的看了他一眼,然后喊了一声“爸呀!”,就摔门而去。

后来,卢森堡博士自己回忆了一下当时的情景。他发现自己的安慰来得不合时宜,也许女儿只是希望父亲可以留意到自己的感受。但是,他的安慰反而好像否定了孩子的感受一样。

他回忆说,如果当时能够去问女儿,是不是对今天自己的形象感到很失望?也许这样的对话,可能会让女儿会更舒服一些。因为这样的话容易让孩子觉得被理解了,然后女儿也可能会把内心更多的事情表达出来。

所以,卢森堡博士说,在安慰别人或者提建议前,我们需要先看看,那些安慰和建议是不是别人想要的。

但是,我们经常会做这样的一些事情,尤其是在亲子关系中,我们可能会急于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但是却忽略了去体会孩子此时的感受。也许问题解决了,但是感受却还影响着孩子,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总有无名火的原因。

因为如果一个人想要别人了解他的处境,但是听到的却是安慰和建议,那么他的内心可能是不大舒服的。

以下,是我们经常会在沟通中出现的行为:

比如说,我们会给对方提建议,我觉得你应该怎么怎么样。或者是给对方安慰,这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很努力了…。

有时候,我们也有可能会用比较的说法。比如说,你这些经历算不了什么,我以前还怎么怎么样。

然后也可能会对孩子说教。比如说,如果你这么做你会怎么样?如果你那么做又会怎么样?

甚至我们会否定孩子的感受。比如说,不要那么难过啦,高兴一点啦。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询问对方。比如说,孩子在幼儿园遇到了一件事情,然后你去问他,这种情况有多长时间了?你们这个样子有多久啦?这也并不是在倾听孩子,这只是在了解情况。

还有的可能会去纠正对方。比如说,告诉对方事情的经过不是那个样子的,是这个样子的。

这些沟通的方式,都会阻碍亲子之间情感的交流。

如果是真的去倾听你的孩子的话,就意味着你需要先放下自己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身心的去体会孩子的感受和需要。

有时候,只是被理解,孩子的情绪就会稳定下来。

在心理学里面,有一个词叫做共情,其实反映对方的情绪情感,你能够理解和体会到对方的感受,甚至帮助孩子说出他此时此刻的感受。这个时候,孩子就会觉得,他的内心被父母理解到了。

我们在倾听别人的时候,我们也可以主动去表达我们的理解,就是给予对方一些反馈。

比如说,你在对于自己理解对方的内容没有太大把握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跟对方去确认。这样子的沟通才会更有效果,才会更确定。

我们可以多使用疑问句来给予对方反馈,这会有助于别人对我们的理解,作出一些必要的补充。

比如说,我们可以询问孩子,你觉得很失落,你希望得到更多的肯定是吗?这比我们简单的说“你现在心情怎么样?你希望怎么样?” 会更能够获得对方更准确的信息。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里面有个有趣的例子。

话说医院里面有一位住院的老太太,护士们都告诉她说,她的病不严重,只需要定时的吃药,病情就会慢慢好转的。可是这位老太太就听不进去,她整天坐在屋子里喃喃自语,说自己不想活了。

后来,有位护工,她见到老太太的时候,就跟老太太进行交流,并尝试着去给老太太反馈。

那她是怎么反馈的呢?

比如,当这位老太太说:“我不想活了”。她就直接的问老太太:“你的意思是,你不想活下去了吗?”

当他这么一问的时候,这位老太太也很惊讶,从来没有人这样子问过他。然后这位老太太就停了下来,不再重复那句话,她的表情也轻松多了,那老太太就就开始讲,没有人知道她有多么的痛苦。

后来,当老太太开始去表达她的痛苦的时候,护工也就继续表达他的理解和倾听了。没多久,这位老太太就感受到了被倾听的那种接纳,当天晚上,这个老太太就开始吃饭服药,情绪也好转了很多。

尽管医院的护士们一直在安慰这个老太太,并且给她建议让她吃药等等。但是,只有这一位护工给了老太太,她真正需要的东西,就是她需要有人能够理解她的痛苦。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护工打开了这位老太太的心门。以前,大家都认为是老人家觉得身体有疾病,很悲观,大家只想着提建议、安慰等等。但老人家内心深处的需求是,她有很多的情绪,没法表达,也没有人理解。她反复的说自己不想活了,其实是希望有人能够看到她生病背后更多的情绪需求。

亲子关系也一样,很多时候,孩子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所以往往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行为和“症状”。

比如前不久,我参加了一个夏令营活动,有位妈妈问,为什么在活动结束的时候,孩子死活不肯去拍照。尤其是夏令营老师叫所有小朋友来拍集体照的时候,她的孩子就是不愿意。然后大家都在等这个孩子,所以这位妈妈会觉得,孩子是不是太不懂事了,孩子到底什么情况。

当这位妈妈提出了这个问题,旁边的一位妈妈也说到了她的孩子,同样的也不愿意参加拍照理由就是身体有些不舒服。这位妈妈也纳闷,这几天都好好的,怎么这会就不舒服了呢?

还有几位妈妈,也说到了各自孩子们的表现,比如拍照的时候总是望向别处,或者是走来走去。

其实,这就是孩子在通过他们的行为或“症状”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这几天,孩子在夏令营的生活过得很开心,但是因为夏令营马上要结束了,孩子们都舍不得离开。拍集体照,更像是个分别的仪式,这就激发了孩子们的分离焦虑。但是,他们还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分离,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自己的焦虑。

所以,他们的种种行为,都是为了让自己好过一些,这也是我们心理学所说的心理防御机制的体现。

这个时候,我们不需要去呵斥孩子,也不要认为是孩子的不懂事不听话,而是需要放下自己的想法和评判,透过孩子的行为去理解孩子内心深处的需要,并尽可能的帮助他们表达出来,这才是有效的亲子沟通。

而全身心的倾听,才能打开孩子的心门,帮助到你跟孩子沟通,帮助到亲子关系的恢复。

作者:吴在天,心理咨询师,心理专栏作者,著有《把生命活给自己看》《亲子关系对了,孩子的世界就对了》

相关文章

  • 倾听孩子,孩子就不需要通过问题来表达自己

    如果我们要倾听别人,我们就需要先放下自己,放下我们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神贯注的去体会对方。 但是倾听别人并不是那么...

  • 亲子沟通:积极倾听的过程、常见错误

    一、一个“积极倾听”完整的沟通过程包括哪四个步骤? 专注的倾听和观察孩子的语言信息 对孩子所表达的问题形成谨慎、暂...

  • 父母效能训练手实践篇

    第六章父母需要满足自己的需求 当孩子有问题时,父母通过有效地积极倾听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当父母有问题时,父母用“我信...

  • 孩子需要尊重~

    孩子犯了错误,父母要尽可能用简明的话语来表达,告诉孩子错在何处,如果孩子自己明白了,父母就不用再说;孩子有什么需要...

  • 10家长怎么听懂孩子语言背后的需要是什么?

    1.孩子语言背后大多是在表达比温饱需要更高级别的需要。 2.家长倾听孩子表达时要注意: (1)可以问自己:如果此时...

  • 情感引导式教育

    体会孩子的感受,肯定孩子的感受。倾听孩子的表达。引导孩子解决问题。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放低姿态,主动倾听。家长要主动放低自己,给足孩子成长的空间,允许孩子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主动倾听、了解、接纳孩子...

  • 《P.E.T.父母效能训练 实践篇》第六章 父母需要满足自身的需

    第六章 父母需要满足自身的需求 当孩子拥有问题时,父母通过有效的积极倾听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时一回事,当父母有自己需求...

  • 什么样的问题是属于孩子自己的问题?

    当孩子流露出他遇到问题时,表达了自己的情绪时,父母会知晓孩子遇到了问题,也是最适合使用积极倾听的时候。 当孩子在生...

  • 亲子教育分享

    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需要培养同理心。最好的方法就是父母认真倾听孩子,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当孩子表达出真实感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倾听孩子,孩子就不需要通过问题来表达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nyz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