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城市故事哲思
读书笔记 | 东野圭吾《从前我死去的家》:爱是攻克一切难题的钥匙

读书笔记 | 东野圭吾《从前我死去的家》:爱是攻克一切难题的钥匙

作者: 尘世小书童 | 来源:发表于2019-10-18 16:58 被阅读0次

    [日] 东野圭吾《从前我死去的家》(出版时间:2013年 ) 推理小说

    东野圭吾的各本小说,频繁地被摆在书店最显眼的位置,以至于每次路过根本无法忽视它们。在一次次看过封面又放下后,终于在某一天的中午,翻开了那本放在显眼处的《从前我死去的家》。

    东野圭吾《从前我死去的家》

    开头非常轻松,讲述了长久未联系的旧友,互带小心思的一通电话,假装开心地回忆同学会那略带尴尬的见面……一点也不像恐怖的悬疑小说,于是我继续读下去,有什么悬疑的事情值得推理。小说的女主角“沙也加”(东野圭吾)真是很擅长引起人的好奇心,通过引发男主角“我”(读者)的好奇心,步步为赢,终于引导男主角按照她的想法,带她去到了那座可怕的白房子。

    悬疑推理小说,通常是为了解开层层迷障,发现真相。对于不喜欢看推理小说的人来说,也许是因为有时候真相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一方面因为真相有时候过于可怕,让人细思极恐;另一方面是有时候人的想法、意念甚至可以改变真相的发展方向。

    真相是历史,而信念是未来。

    这本小说对我来说,最迷人的地方不是层层推理,而是让我第一次了解到原来虎毒亦食子。我们一直认为天底下所有的父母都会用尽毕生精力关爱孩子,因为我们幸运的生活在这种家庭,我们看到的身边亲戚、朋友的亲子关系也是其乐融融……我们看得到的世界,从来就只是我们以为的世界。多的是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多的是那些从不会被提起的秘密。

    整部小说,最令人震惊的地方有两处:

    01

    1、女主角沙也加温柔美丽,嫁了好老公,有一个可爱的3岁女儿。然而不为人知的是:她经常发自心底的厌恶自己的女儿,并时常对她经行肉体虐待,甚至快要无法控制自己的将她掐死。

    文中,我看到了她的自责、内疚与无力改变的痛苦。以前,我一直认为,所有的母亲一定会爱自己的孩子,偶尔暴躁、发火,也是因为她们没有做母亲的经验,一时压抑无法发泄。就像《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传》中行为艺术家阿布拉莫维奇的童年在她母亲的阴影下可谓痛苦、扭曲,她一直认为母亲从来就没有爱过她,甚至是非常讨厌她,那本书我当时看不下去的原因,就是我认为这孩子太偏执、太敏感、太缺爱了,明明生在一个好家庭,却总觉得自己童年不幸。包括之前与人聊天,听到他们提起来自母亲的伤害,我都不置可否,因为我的母亲非常非常爱我,所以我根本不相信会有一个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

    现在看来,我之前的想法还是太草率了。当探究一个人,我们会追寻他的原生家庭,却很少追及他原生家庭的原生家庭,以及更久之前的“家族体系”。之前有看到过一篇文章,说一个家族中如果有人自杀过,那么他们后辈的自杀概率比没有发生过自杀家族的人更高,无论那些后辈们是否知道祖先中是否有人自杀过。当我们出生在一个家庭,我们的大脑潜意识便会自动下载这个家庭的“家族体系”。

    想起之前有位朋友,告诉我他童年与母亲不快乐的故事,我却因为希望改变他的想法,而假装轻松地告诉他,事情肯定不是他想象的那样,那一定是个玩笑。他也没有继续说服我,似乎把即将要开口的话又收了回去,勉强笑着回应“我也不知道”。现在回忆起来,由于我当时知识面狭窄,并没有产生移情,失去了与他心灵接触的机会。而我现在才知道,原来真的有不够爱自己孩子的父母,因为他们自己从小就没有被爱过,根本就不知道怎样去爱。这是多么令人心碎、多么可怕的家族不幸循环。只是,我们从来不知道。

    02

    2、女主角终于找到潜意识自我保护而封藏的记忆:她不叫沙也加,而叫久美,他的父亲是出生在名门望族却让家族蒙羞、不务正业的大儿子,不学无术、婚姻屡次失败,肉体虐待儿子、身体性侵女儿……也就是说,在久美6岁之前,几乎是夜夜裸身面对醉醺醺的父亲,夜里房间发出的声音,让儿子恶心。当久美的哥哥提出:“我们杀掉那家伙吧”。稚嫩的久美还不知道“杀掉”是什么意思,哥哥说就是让一个人永远消失,于是小久美声音坚定地说:“那就杀掉那家伙吧!”

    我们从来不知道别人经历过什么,所以我们从来就没有资格对别人的感受下任何结论。

    忽然想起某个夜晚在电影院看《解忧杂货铺》,放映结束后,才发现我旁边的女孩是一个人来看的,灯光亮起,她还来不及擦拭她满是泪水的脸颊。后来我才知道,这部小说的原著作者就是东野圭吾。

    虽然东野圭吾先生以推理悬疑类作品闻名,但从他的作品中,我们总能读到他对不为人知脆弱心灵的关注,理解他们的痛苦,让他们找到情感宣泄的渠道。对于这些来人说,与其说他们需要陪伴与关怀,不如说他们缺乏真正的理解与懂得。

    03

    百度百科上看到一段对东野圭吾先生作品的描写,觉得很精辟,分享给大家:

    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表达了一种理想,那就是慰藉卑微者饱受死亡威胁的心灵。这种理想属于所有对生命困境有真切感受的人类个体。他笔下的卑微者与现代化的社会形成对立,反抗科技理性及与之相伴的监控制度,这就是张扬差异,甚至可以说肯定了异端的权力。他拒绝将理性捧上智力的神坛,而是揭示了片面张扬工具理性所带来的悲苦,以及生活在这种工具理性主宰之下的当代人刻骨铭心的死亡焦虑。在一个被死亡阴影笼罩的“规范社会”,他塑造了一种值得人们仰望和追求的生命境界。这就是东野圭吾死亡书写对当前人类生命困境的精神策应,亦是他文学创作的根本意义之所在。

    东野有很多小说都涉及弑父情节,孩子在无法忍受父亲对其精神和肉体上的折磨后将其杀害,这种悲剧产生的根源在于孩子对父亲毫无亲情可言,在得不到社会肯定的同时又得不到孩子的尊重,父亲性格扭曲后将所有愤恨发泄到无法反抗的孩子身上,由此酿成了社会悲剧。

    在东野的作品中,大多数亲生父亲都表现得自私自利,与孩子间没有深厚的亲情,而没有血缘关系的继父都深爱着孩子。东野认为父亲和孩子之间深厚的感情并不是来源于血缘,而是相互沟和理解,而沟通和理解的前提是信任,信任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而信任的前提是爱。

    《风声》的作者麦家17岁那年因为和父亲的一场误会离开了故乡,他认为离家越远,自己就越成功。然而他27年后依然选择回到了故乡,说了一句触痛人心的话:“我宁愿不要成功,要幸福的童年”。

    爱就是最大的财富,做一个有能力爱人的人,让更多被爱的人将爱人的能力延续,世世代代、生生不息。

    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做一个有能力爱人的人,让越来越多的家族系统,在充满爱与温情的真挚情感中延续、循环。

    爱是攻克一切难题的钥匙。

    有爱就有希望,有爱就有一切。

    ——  感谢您的阅读  —— END

    文/ 耿直怪

    图/ 耿直怪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 | 东野圭吾《从前我死去的家》:爱是攻克一切难题的钥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oegy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