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和纸打交道,印刷纸、新闻纸、铜版纸、广告纸,纸纸不同。每天打印的纸太多,感觉有点烦。
常见常用的东西就像常见的人,总觉得普通,直到某年某月某日的机缘触发,才知道它不一般。
晚上吃饭晚了点,打开电视。本来准备追追剧观观影,却发现央视播放的文房四宝纪录片说到了我们常用的纸。
“没有好的宣纸,就作不出传世的好国画。”画家李可染口中的宣纸,基本保留了传统造纸术的工艺,这才是真正的纸。只有它它才属于文房四宝家族,其他种类的纸只能算配角。
以前知道手工纸制作艰难,可真正了解之后才知道:一张薄薄的宣纸需要100多道工序,需要的是十几人甚至几十人的通力合作。
做纸最关键的一步是捞。砌一个大池装纸浆,再用一张长方形的捞纸神奇——纸帘将粘稠的纸浆捞起来,一张薄薄的宣纸误差不超过1克,这需要怎样的精准度,有需要怎样的练习啊。
一张纸的考试看大小,二丈宣以下的纸张充其量只能算是初中小学水平。二丈宣就像纸校的高考,成功做出二丈宣的匠人才算是造纸界的顶尖高手。
一张二丈宣的制作需要十八人一起操作。十八人一起,均匀分布,每人手里抓着纸帘的一角,听着号令,干净利落地入池抖动摇摆出池。这几分钟的配合和拿捏决定着一张纸的生死。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形容造纸,没有比它更合适的了。十八人一起操作,力道时间火候,必须到精妙的地步。为了做到配合天衣无缝,这十八个人每天练习上千次,就像练习一种功法,千锤百炼才能功力深厚拿捏自如。
成功登上二丈宣的高地,这群人又瞄准了新的高度——三丈三。三丈三的宣纸新得没有历史,而这是需要四十四人一起才能捞起的薄薄一张纸。
同样的练习,不同的强度,同样的工序,不同的目标。当四十四人成功捞起第一帘纸的时候,他们仿佛抬着一个英雄。那神情就像打了一场大胜仗。
的确,他们有理由高兴和自豪,那一瞬间定格了他们,那一瞬间专属于他们。
人们往往羡慕别人的成功,但是成功的背后,谁没有经历过黑暗的失败,赤脚行走在粗砺道路上的独特心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