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艺海艺术之家
王高生-2019书画作品展

王高生-2019书画作品展

作者: 艺术频道 | 来源:发表于2019-03-21 15:47 被阅读6次

    王高生简历

    王高生,笔名:高鸿,1962年生,福建漳州人。著名画家,文艺批评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学院高研班导师,荣宝斋特聘画师,京华美术馆及河北美院特聘教授,艺委会副秘书长,中国美协福建艺术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先后研读方增先、冯远、刘大为人物画高研班,中国美院花鸟画研究生班。中国人民大学人物画高研班导师。

    水墨大家 人文精神

    ——高鸿的书、画、文浅识

    孔子曰:“四十不惑”。诚然。

    关注高鸿艺术的都可以感觉到,四十岁之后无疑是其艺术创作走向全面自觉与实现自我跨越的高峰期。如果将其于不惑之年推出《中国实力派书法家·高鸿》作品集视为其艺术创作的一个新起点,那么,经过几年不懈的实践与积累,高鸿便以其敏锐的艺术触角与满腔的艺术激情构建起一个充满灵性与魅力的艺术空间。

    近年来,高鸿以中国水墨画、书法、艺术评论驰骋艺坛。相继在东南亚及国内举办秦皇岛·高鸿中国水墨画展、厦门·高鸿中国水墨画大型艺术展、武夷山·高鸿中国水墨画精品展等个人书画展三十多场次,题材涉及山水、花鸟、人物、书法等。并先后在北京、南京、浙江、山东、福建举办作品拍卖会,中央电视台、福建电视台、漳州电视台相关栏目专题采访播放。《美术报》、《书法报》、《书法导报》、《青少年书法报》、《文艺报》、《中国文化报》、《中华英才》、《跨世纪人才》均有专题报道。编著出版《中国当代水墨画名家研究·高鸿》、《当代中国画名家名作鉴赏·高鸿》以及《高鸿书法美术评论文集》等。

    显然,简单的词语已不足于描述其艺术创作与艺术思考之路,更愿意借用“三驾马车”这样的历史典故词语毫不吝啬地来表达对高鸿的书法、水墨画与艺术评论的解读与感受。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高高地撑起了改革开放的大旗,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个层面进行着史无前例的深刻变革。随着文化专制的反动与文化桎捁的削解,曾经一度遭遇冷落与忽视的传统书法以其特有的艺术价值与人文精神魅力重新回归国人的视野,引发一轮经久不衰的学习、创作与研究热潮。正当年华的高鸿以其高昂的热情与旺盛的精力,抚触着当代书法发展的时代脉搏。从其上世纪90年代入选《全国第二届楹联书法大展》,21世纪初入选《第二届流行书风流行印风大展》,以及近几年参加《全国首届草书大展》、《全国首届扇面大展》、《第九届全国书法篆刻大展》等作品,可以寻绎出高鸿30年不息的书法兴致与创作的卓有成效。难得的是,缘于其对书法史的深刻认知与对当代书法发展的理性把握,不管是80年代的现代书法、书法主义,还是90年代的新古典主义、流行书风、艺术书法、学院派书法等等,高鸿并没有陷于某种主义或流派,而是始终以清醒的理论意识引导着自己的书法创作。

    毋庸置疑,汉字书法是最具中华民族艺术特质与文化特质的传统艺术形式。其中最善于达其性情、形其哀乐的书体自然非行草莫属。就整个书法史而言,明清的行草自有其独特的价值取向与艺术特点,其审美意趣或许更接近当代书法的审美情调。作为一个至情至性而又激情弥漫的艺术行者,高鸿选取明清行草风格作为其书法学习与创作的定位与基调便显得毫不奇怪,这显然是其基于对自身因素综合考量之后深思熟虑的选择而不是盲目跟风的结果。在明清大家中,尤令高鸿心仪的乃笔法大气、风樯阵马、殊快人意、流转自如的王觉斯与真率生拙、酣畅淋漓、劲健洒脱、缠绵萦回的傅青主,并曾经长期浸淫于此,倾心研习,努力把握经典之作的表现手法与精神气质。但这并不表示其囿于一碑一帖的狭窄取法,正如其所言:当代书家大都摒弃了一碑一帖的模拟,而选择了“有容乃大”。

    这也许正是其克服种种困难与不便毅然决然地远赴杭州参加中国书法高研班以拓展书学视野的缘故。综观高鸿书法,行笔能纵能敛,线条枯实互应,点画错综复杂,结体随意赋形、欹正莫测,章法变化丰富,极具视觉冲击力。对书法传统的广泛涉猎与经典杰作的深挖细掘,是高鸿书法个性语言形成的主要因素。值得一提的是,高鸿的书法创作实力很大程度上源自其工艺美院的美术根底引发到书法创作之中的大美术意识,比如线条的长短与穿插、结体的经营与造型、章法的布局与安排、墨色的运用与发挥等等。

    但其书法创作的美术意识,又不同于当代书法为应对展览而衍生的形式上的美术化倾向,不管是从其入选传统书展的作品,抑或是入选流行书风展的作品,我们很难找到其形式上的造作痕迹,其作品更多的是让人感觉到强调性灵书写而于不经意间自然流露的率意天成的审美格调。当然,如果以更高的标准更深的层次来看,高鸿的书法自然也存在许多可理喻之处。然而,熟识高鸿的人比如我就一直以为,单纯从技法层面对高鸿的书法进行解读已显得单调乏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书如其人”的传统书法阐释方式或许是切近立体的丰满的高鸿更行之有效的有趣方法。

    众所周知,书法以汉字作为对象世界,既给书法带来诸多独特优势,却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先天不足。远离社会生活,缺乏深切的现实关怀是当代书法因文化断裂与失序而导致的主要缺陷之一。当书法笔墨表现方法的纯粹性已无法充盈渴念人文情怀的艺术心灵的时候,曾经的水墨恋人再次回归高鸿的艺术怀抱便是理所当然的事,并进而成为占据其艺术领地的重要据点。

    高鸿的中国水墨画作品,汲取传统优秀文化的精髓以及文人画的风骨特征,凸显性灵,将诗书画印融为一炉,兼具传统特色、时代特色与个性特色。其作品多以历史人物、传说人物为主要题材,选取最具功力最见性情的大写意的表现形式,充分运用其对草书线条的掌控能力,选择以线条描写为主,遗貌取神,写意写心写情,突出人物基本造型与面部表情,辅以必要的皴擦与渲染,烘托脸部与手脚的精微,通过生动的手势动作与个性化的道具渲染刻画人物肖像的精神状态与生命意象,其笔下人物个个神态各异,个性鲜明,性格迥然,栩栩如生。

    以北上攻读方增先、冯远人物画研究生班为标志,经过几年的顿悟与渐修,高鸿的中国水墨人物画已日趋成熟,初步形成乡贤造像系列、高士系列、罗汉系列及钟馗系列等四大系列。

    应该说,乡贤造像系列倾注了高鸿的大量心血,堪称其近年来的精品力作,高鸿也自认为,乡贤群英谱确实是其作品中一个工程浩大的精神符号。其对乡贤造像系列用心之极、用功之勤、用力之深尤令人激赏。其家乡虽为山区小县,然人杰地灵,英才辈出,俊彦纷呈,史上曾出现“明代一状元三解元”、“一榜三进士”、“父子进士”等科举奇迹。如何塑造乡贤的艺术形象,刻画乡贤的精神风貌,传承历史文脉,激发桑梓之情一度成为高鸿很长一段时期寝食难安、刻骨铭心的重点创作课题。通过对地方文献的爬梳与检索,和先贤一次次的精神晤对与心灵意会,体验和揣摩乡贤士子的足音与高蹈出尘的品性,体现了乡贤题材创作前期的案头准备工作之严谨与艰辛。

    尽力回避一般的雷同创作方法,避免人物造像“兄弟式”脸谱的类同,拒绝带有舞蹈造型的群雕式的丰碑模式,更多的是从士子日常生活中攫取瞬间的状态和感受,这是高鸿创作乡贤造像系列严格恪守的艺术准则。长泰历代名人馆珍藏的漳州历史上第一个状元林震等17位杰出乡贤代表造像系列是高鸿呕心沥血的杰作,构图新颖,富有创意,人物传神,表情丰富,画面配以山石、树木、花卉等,衬托出疏与密、动与静、简与繁、松与紧、大与小等矛盾对比关系,强调宏观气势与微观精妙的视觉张力。

    以书法小楷题写文字长跋,让人感受到文人画的勃勃生机。衣服及背景则采用泼墨手法,通过服饰的精心选择与色彩的合理搭配,捕捉肖像人物的精神世界,体现士子淡泊明志、虚怀若谷、高风亮节的出世情怀。台湾一位收藏家深为乡贤造像系列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浓烈的文化内涵所感染,欲以重金收藏却被委婉拒绝。高鸿认为,历代乡贤的灵魂只有在本乡本土才能体现创作者的精神寄托,才能显示作品特有的文化意义与文化价值。其对精神财富的守望与拥有的坚定信念,以及对弘扬地方文化的高度责任意识,在物欲横流、人心不古的当下,更显得难能可贵。

    意料之中的是,水墨人物画已经成为高鸿最为出彩的艺术亮点,随着其代表作《古风图》、《高士图》入选荣宝斋全国名家邀请展,《秋韵图》、《深山叩杖图》入选荣宝斋·烟台全国名家水墨画展,以及《竹林七贤》、《饮中八仙》被北京荣宝斋画院永久性收藏,高鸿的中国水墨画作品已逐渐获得业界与公众的认可与赏识,被收藏界推为中国水墨画家50强,成为最具收藏潜力的中青年书画家之一。

    谈到高鸿,便不能不谈到他的艺术评论,因为谈艺论道、撰文述字已经作为其实现自我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其艺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偶题》)。如果说书法、水墨画以艺术的形式承载着高鸿的审美追求与艺术理想的话,那么,其艺术评论则以一种更直接的文字方式从更宽阔的角度表达了他对自然、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对艺术的理解与感悟。近年来,高鸿乐此不彼,笔耕不缀,撰写了近百篇书法、美术理论及评论文章,或发表于《书法导报》、《书法报》、《美术报》、《书法赏评》、《青少年书法报》等专业报刊,或入选全国性研讨会,或入编各类论文集。

    仔细梳理一下,高鸿的艺术评论约略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关于书画创作的思考。如《把握书法创作形与神的关系》、《草书平面构成的延伸》等等,善于将书画本体的基本特征作为思考原点,以书画史作为参考坐标,揭示书画创作规律与价值取向。另一类是关于书画现象的评析。如《地域书风的形成透析》等,纵横对比,条分缕析,针砭时弊,显示出对当代书画发展现状的清醒认识与独特见解。再一类则是关于书画家或书画作品的品评。这既是其艺术评论的最大着力点,也是其评论文章中最为精彩最为动人的篇章。对当代书画家的品评,一如其白描手法一样精准传神,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往往入木三分,力透纸背,神态毕现。

    与一般艺术评论的枯燥无味、晦涩艰深、味同嚼蜡相比,诙谐幽默、畅快明朗、生气盎然是高鸿的艺术评论引人入胜的可贵之处。其文意深,其辞简约,其情真切,灵光闪现,可圈可点,令人击节。

    然艺、文终归只是人的一种生命状态。只有生活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其实,高鸿的生活经历亦颇多奇闻趣事,比之书、画、文的精彩当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题外话,恕不赘述,留为悬念,有缘者可寻他一一道来。

    在这里,期待着高鸿艺术的涅槃与蝶化,走向逍遥自在的艺术化境。

    作者:邹钟淼

    王高生作品欣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高生-2019书画作品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pfc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