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带5岁半的大儿子一起看了最近大热的电影《何以为家》,观影的初衷很低俗,一是仅仅因为这部电影网上评分很高,想去凑个热闹,二是在各种网络剧透中知道了大概内容,想让孩子去看看,让他于情节的悲苦中,对比自己的生活,知道自己过得多幸福,进而更加感恩珍惜现在的生活。
遗憾的是,由于外语原音问题,他看不懂,并且坐在我旁边,不停的问我这里说的什么,那里说的什么,导致我既觉得在公共场合说话很尴尬,只能低声耳语来给他做个别剧情讲解,又在这讲解中,让自己有点出戏。
就是在这样的观影中,仍然有很多想法,想要记录下来。
《何以为家》-- 生而为人,无需抱歉(一)"故事"离我们并不遥远
虽然我喝着影院买的咖啡,吃着爆米花,身处和平国度的一线城市。
人人生而平等,应该表述为,人人应当生而平等。可事实是,有些人的世界万丈高楼,灯红酒绿,花团锦绣。而有些人生来一身锈,就像赞恩的父亲所说,"就像蛆虫一般",活在世界的阴暗角落。
他们的贫困与灾难,也许会归咎于战争。
时代并不和平,影片的背景,与我们同一时代。甚至才取了半纪实的手法(取景,演员选择,故事原型等)。
以及这部影片没有被记录到的发生不久的到其他国家与地区的难民生活,都在你我呼吸中,事实存在着。
即使是同在中国这一和平繁荣国度,底层人民的生存与挣扎,一直都在存续。(前段时间看的纪录片《最后的山城棒棒》,可圈可点)
我们比他们幸福,有时候仅仅是因为我们生在和平的国度与一个好的家庭中。而不是由于我们的后天选择与努力。
我们比他们幸运,却并不天然优越。
我小时候,生活在外来流动暂住人口聚集的大杂院中。记得有一个叫马XX的邻居,她的当时八九岁的继子曾告诉我,她的这个姨(后母),曾以5000元的价格,把一对刚生不久的他的同父异母双胞胎妹妹卖给了别人。
他与赞恩,提起同样不幸的妹妹时,神情显然不同的是。赞恩,对妹妹充满了哥哥的保护欲与爱,而这个邻居孩子提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没有,他告诉我5000元是很大的一笔钱,他们家因此有钱租房子,有钱买大米。他跟我们谈起来的时候说,觉得"很值得"。虽然,这个钱,还不足以让他有学上。
反正我们共邻的那一年多,他是没有读过书的。
他曾略表遗憾的告诉我们,如果是对男孩就好了,爸爸说男孩会有人花更高的价钱买过去。
也许他的淡漠,是因为对这个后妈也没有什么好感,也许是因为能有个遮风挡雨与温饱,比这时"不切实际"的亲情更重要。
这大约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彼时我是比他大不了几岁的,读初中的孩子。
不知道他现在的生活如何,是不是同我一样,想起他的双胞胎妹妹时。忽然心头一疼:那对曾经无他血脉相连的小妹妹,不过"值得"了一只宠物猫的价格。
《何以为家》-- 生而为人,无需抱歉(二)生育权到底是绝对权还是相对权?
翻来庄严的法典,你会看到这样的描述:
公民的生育权是一项基本的人权,公民的生育权是与生俱来的,是先于国家和法律发生的权利。
作为人的基本权利,生育权与其他由宪法、法律赋予的选举权、结社权等政治权利不同,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剥夺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社会对生育权问题提出的新的观点,就是自由且负责任的行使生育权,强调夫妻和个人对子女、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强调夫妻在行使生育权时,要考虑到将来子女的需要和对社会的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讲,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但同时应当承担对家庭、子女和社会的责任。
具体到我国,在《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3章第一条就是关于生育权的赋权与限制,规定公民不分性别均有生育权外,还规定公民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共同责任。
按照这一规定,孩子是夫妻二人的,任何一方不能单独决定孩子出生的权利。
从这个意义上说,加上中国特色的独生子女到二孩政策,生育权在我国是身份上的相对权,而非绝对权。
现在对于单亲妈妈,已经给与了宽松的法律认可。
可观影后,我会有更多不解:
在法庭上赞恩内心悲愤而面如死灰地陈述“我要控诉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下了我。”他说,“我想让大人们都听一听我的话,我想让那些不能照顾孩子的大人不要生孩子……”
"不能照顾孩子"只的仅仅是经济上的贫困么?
那是不是说,穷人没有生孩子与养育后代的权利呢?
如果要对穷人的生育权进行限制,这是要彻底消灭贫困,还是要彻底消灭贫困人口?
如果要把这个"照顾"延伸到其他领域。那么我们来扩大解释一下。
身份上的算不算?情感上的算不算?心理上的算不算?
拿身份上的来说,如果一些孩子,一出生便要背负"私生子"的包袱,或者是"杀人犯""强奸犯""妓女(失足妇女)"的孩子。
拿情感上说,如果将要面临的是,孩子将要出生在一个父母人格不健全,或者有精神疾病或者严重心理问题的家庭中,甚至只是外界难以评估和明显察觉的,父母有暴力倾向,后天的对生育有严重恐惧或者敌视,根本无法承担起照顾孩子重任。这时的生育权,该不该受到限制?
如果不限制,会伤害到的人群,与如果限制,会伤害到的人群。如何评判孰轻孰重?
拿心理上来说,如何算"能够照顾"?
是能照顾到他三餐温饱,还是包含了受教育与发展的权利,又或者是更进一步。可以照顾到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发展水平?
如果用最后一点的话,很多经济社会地位很好的家庭,父母自己的心理发展水平都值得怀疑。
如果拔高标准至此,恐怕只有极少数人,有生孩子的权利了。
《何以为家》-- 生而为人,无需抱歉(三) 底层父母的内心独白
影片现在了赞恩的视角,展现了一个底层儿童的创伤经历与哭诉呐喊。
可换个角度来看赞恩的父母,以及那个黑劳工妈妈,他们无不"爱"着自己的孩子。
虽然赞恩在家有被打骂,说真的,称不上毒打。而更多是孩子太多,心力交瘁时的一种不当“管教”行为。
如果不"爱"自己的孩子,生育只是由于未做避孕措施的意外使然,看来还有不少把婴儿卖出去,获得几万元报酬的途径。他们这么多的孩子,起码不至于让自己陷入更贫困的状态中。
如果不"爱",赞恩的妈妈,完全可以在赞恩入狱后,不去看他,也不会开心地告诉赞恩,那个悲痛之后的"好消息"--真主又赐予了她一份礼物,她又一次怀孕了。
我相信赞恩的父亲在说,让萨哈11岁就出嫁,是因为这样可以给她更好的生活,“可以吃饱穿暖,有大床睡”时,是发自内心的真诚。
如果不是"爱"着自己的孩子,黑劳工妈妈,不会四处躲藏,去养育与保护自己的孩子。我相信她哺乳时,看着孩子的目光,是充满着光辉母爱,我也相信她在狱中,哭着向赞恩询问儿子下落时,那眼泪出于恐慌不安与心碎。
他们都在"爱"着自己的孩子。并且已经拼尽了自己的全部资源与能力。
甚至他们的爱,比那些生活条件好的父母,给的更艰难不易。
一边是付出的父爱母爱,一边是感受到的深深地创伤。
我们该把责任归咎于谁?
我想大概是对"爱"的理解不同。
一方理解为,给与生命,并且让孩子获得起码与自己一样的待遇。(有自己一口吃的,便有孩子一口。自己十一二岁嫁人,女儿也便同样的境遇。)
一方理解为,要获得生而为人的尊严,于此人间,阳光底下走一遭。
《何以为家》-- 生而为人,无需抱歉(四)黑暗中的光亮
整部剧情的基调压抑而催泪。
可导演还不至于太绝情,仍然保留了许多阳光之处,让人在黑暗里,看到人性的光明与希望。
在如此恶劣环境下成长出来的赞恩,有很多非常难得的品质。
虽然他也谎话连篇,编故事轻车熟路,虽然他也进行违禁品兜售贩卖。
我们都知道,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那些均出于在生存威胁下的无奈,两害相权取其轻。
他作为一个哥哥,像个男子汉一样保护妹妹与黑人婴儿时,让人动容。
他在答应了黑劳工要照顾孩子时,为信守诺言,所做的努力与坚持,让人敬佩。
即使在被贫困折磨得无以为继时,也没有去偷拿黑劳工留下的钱为自己所用。
在与外界交谈及在法庭上的陈述,我甚至看到了他特别出色的思考及表达能力。
这些,都难能可贵。
有这些基底在,如果他在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中,也许可以被培养为一个社会精英。
幸而,导演没有过于残忍。无论是在这些人性着笔之处,还是在影片结尾对他的结局交代,都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不是所有受过底层创伤的孩子,都有这份幸运。
太多我们看不到的角落,他们会被无尊严待遇带来的仇恨所扭曲成为危害社会的毒瘤。
从受害者,变成加害者。
《何以为家》-- 生而为人,无需抱歉(五)回归当下
如此记录自己的感想一翻,再来审视我自己。
从前段时间热播的国产家庭剧《都挺好》,到此剧。戳中了一个相通的痛点:原生家庭创伤。
我想人的一生,很重要的一个使命,便是彻底的认识了解自己,与自己和解。
而父母与子女,生我们的人与我们所生之人,由于血脉上的特殊连接,是我们与自己和解过程中,不可跨越的客体。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无法像个人生导演般,掌控自己的童年。
只能正视,接纳它们。
回避与一味地逃离,只能让这个伤痛,永无修复的可能性。
就像陈旧的风湿,一遇风雨,就会隐隐作痛。
我们也无法选择我们生一个怎样的孩子,幸而我们有机会选择伴侣,有机会选择孩子的成长环境,有机会去影响这样一个或者几个小生命的成长,让他们有一个我们所能给与的最佳的原生家庭。
虽,生而为人,不必抱歉。
但,如何生人,还需慎重。
《何以为家》-- 生而为人,无需抱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