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历史老师有个特点,上课永远像讲故事,虽然讲的并不是那么生动,可是历史老师总是能沉浸在自己的故事中无法自拔,有时候下课铃响了他都不知道。这不,又要上历史课了,今天要讲的是鲁国,说起鲁国,就免不了要说一说孔子,就这样,历史老师说了一节课的孔子,小米刚听了十分钟,眼皮就开始打架了。
迷迷糊糊中,小米来到了一个街道上,这里的人都好奇怪,穿着长袍,梳着发髻,只有他一个人穿着短袖,留着短发,可是这些人好像都看不到他。走着走着,小米听到前面有喧闹的声音,他从来都是一个好奇心很重人,最喜欢的就是看热闹,于是小米急忙跑过去,正好看到一个人20岁左右的年轻人,身上背着一把弓,背后还背着一个箭筒,里面放着几支箭,年轻人大摇大摆的进到了一个院子,小米跟在人群后面一起去凑热闹。
只见那个年轻人进门就大声喊道:夫子呢?
有人过来拦他:这里是学院,你不能这样大声喧哗,要不然,我们就要请你出去了。
年轻人:我听说这里的夫子很有学问,想来请教请教,怎么,书院就只允许有学问的人进来,我们这些粗人就不能来了吗?
过来拦他的人被问的无话可说,这时,一个大概30岁左右的人走了过来,学院里的人全都拱手向来人行礼,齐声喊道:孔夫子。
小米听到大家对这个人的称呼,大吃一惊,孔夫子?难道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孔子?天哪,自己居然见到了传说中的孔圣人,小米这时真的比见到自己的偶像还要激动。
孔子:出了什么事?
一个学员:回夫子,这个人来学院闹事,我们正准备把他赶出去。
年轻人打量着这个看起来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人:你就是孔夫子?
孔子:在下正是,请问你是?
年轻人:我姓仲名由,字子路。你来的正好,我有一事不明,还望夫子解惑。
孔子:请说。
子路:你总是说人应该多学习,可是在我看来,人的才能是天生的。子路从背后的箭筒里抽出一支箭拿在手里把玩着,继续说:就像南山的竹子一样,无需经过揉制的工序就自然挺拔,砍下来就能做成箭矢,即使坚硬的犀牛皮都可以射穿,那么你说,学习又有什么用呢?
孔子笑眯眯的从子路手中拿过箭,说:这样没经过加工的箭固然锋利,可是如果在箭的尾端加上羽毛,它飞行起来就更加稳定,在箭的头部加上箭头,它就能刺入的更深。竹子虽然生来笔直,但是做成的箭用几次箭头就会变钝,没有箭尾的羽毛,箭飞起来就容易偏离方向,后天的学习就是持续不断黏贴羽毛、磨砺箭头的过程。
子路听后很信服,不在闹事,就带人离开了学院。
“啪”的一声,小米被惊醒,只见历史老师一脸严肃的看着小米。
历史老师:这位同学看来是把我教的东西都学会了,那么你现在来给大家讲一讲仲由第一次见到孔子的时候都发生了什么事情吧。
小米一听,笑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