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核桃君
编辑/补了个丁
转载请联系授权
(WeChat ID:walnuts13789818900)
本文共5040字,阅读大约需要9分钟。
以下为本文思路的导图。
对,你没看错。这正是一篇劝退帖。
无论你是孩子,是大人。
是为了准备考试而改善字体,还是仅仅想要写一手漂亮的字。
小编都真诚建议各位准备练字的你,三思而后行!
九年多的硬笔教学,接触了太多想练字的人,但十有七八都无果而终。
什么?你要打我?
等等!还是等我一条条说完,您再继续打。
答案,当然是不能!
理论上说,一切皆有可能。
然而实际操作上,有可能发生的问题一定会发生。
先说孩子。
教硬笔九年多的时间里面,无论从经验出发,还是从近年的量化评价来看,学员们练字成效大概符合正态分布的。
想不到作为一个数学学渣居然有一天要用数学模型来证明论点。
大约一成的同学,几乎不用老师教太多的东西。自己拿着帖子,都可以琢磨个八九不离十。
也有大约一成的宝贝儿,把老师给整趴下,自己也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但仍然很难出成效。
而绝大多数孩子们的成效,取决于付出的时间和思考。
一段时间努力了,或者理解了一类结构,效果就会明显提升。
而一段时间放下了,关注点转移了,很快又会退步。
但终究还是与付出的努力呈正相关。
开始我以为单纯因为教学中存在问题(当然,教学肯定也是有问题的,欢迎指出),不过后来调查了不少老师,发现这个概率还算靠谱。
话说这个结论太政治不正确了,尤其从老师的嘴里说出来,有开脱之嫌。掌嘴!
不过,话虽糙了些,但很遗憾是个事实。
说完孩子,再说说成人。
成人的比例大概和孩子差不多。
不过成人投入同样的时间和思考,效果明显要比孩子更显著。
而成人里没有效果的一端,多数也并非由于天资问题。
而是没有时间,或精力不足以支持持续的练习,最终陆续退出。
这部分甚至要多于两成。虽然有些偏离正态分布,但整体上大概也是靠谱的。
那么概率已经在这了,那我是属于学霸的那头还是学渣的那头呢?
学霸和学渣,除了主观努力之外还有什么客观因素吗?
这部分属于方法的层面,所以先卖个关子,且听下回分解。
不过,看到这里,凭直觉,你认为自己属于最后两成吗???
如果相信自己是最后两成,那么建议你就此止步。
如果你相信自己不属于最后的两成,那么,请继续往下看。
我认为影响最大的,是我们是否计算过,自己有多想练字!
什么?你还要打我?太鸡汤了?!
等等,说好了看到最后再打
为啥冒着毒鸡汤的危险,还要这样说呢?
相信很多人看到漂亮的字,都会有见贤思齐的愿望。
那我们试着把“我有多想练字”拆解开来,大概有几个部分:
我动了念头想练字。
我真的想练字吗?
我真的需要练字吗?
我愿意付出的时间等成本有多少?
我真的能拨出这部分成本吗?
还是太鸡汤??
好,那就详细拆解一下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缺的是练字的资源和信息吗?不!!
现在网络发达,随手一搜就能找到成千上万系统的教程,稍微一搜,还能下载到很多很有价值的高清古帖。有用吗?!
我们缺的是必胜的信念吗?不!!
绝大多数想练字的人最初肯定是抱定了必胜的信念,想想减肥、戒烟和背单词吧,有几个人最终完成了?!
这当然不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责人们缺少意志力。
当今时代,受信息的影响,人们的注意力和时间已经碎片化了。
随之而来,就是碎片化带来的注意力失焦和控制力丧失⑴。
说人话就是,今天看抖音刷到书法大佬的视频,于是下决心练字,明天刷到新的视频还会有新的愿望。
在这种自我损耗和碎片信息的刺激之下,很容易就会发生冲动决策⑵。
加上没有整块时间练习(其实碎片时间完全可以利用,后面聊),种种因素的影响之下,目标变得漂浮不定,自然无法获得成效。
所以,决定之前先扪心自问,这个念头是不是我真实的需求。
我选择练字,意味着放弃其他。所以我目前每天要做的事情中,真的愿意有时间有精力给练字拿出半个小时吗?
我知道现在屏幕前有的小伙伴真的扪心自问了一下,嗯!这确是我的真需求!
OK,继续看吧!
想象一下,
你的宝贝儿就要上学了。
你心想一定要把他培养得博学又可爱(你要练一手漂亮的字)。
于是,你满怀期待地给他准备了各种各样的习题和作业本(买字帖)。
下决心天天都好好陪他学习(天天练字)。
你以为他写作业是这样的(你以为你练字的样子),
然而当你推开门,看到他是这样的(你练字的真实样子)。
更别说当你看到他的作业(看到你自己写的第一篇字)。
终于,漫长的一个学期结束了,娃走向了考场(练字半年,开始脱帖)。
试卷发下来,娃突然发现(当你离开字帖时,突然发现)。。。
现实就是这么酸爽。
所以,这里是真心的建议,如果真的只是一时兴起,我建议你就此止步,不需要再往下继续了。
时间宝贵,如果真的不需要练字,那么节约下每天这半个小时,其实还可以做很多事情。
要不要考虑一下放弃?
。
。
。
。
。
。
。
。
什么?!即使这样你还想练字?快醒醒吧!!!
没醒?!
好!既然看到这里了,洒家着实佩服
干杯.jpg
就是不想放弃,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当然是找一个老师了!
这不废话吗,找老师还来这里干嘛?!
呃 那不跟老师的办法,我想想啊。。。。大概有吧!
你缺的可能是一套可落地的办法:
法宝一:一套靠谱又简单的方案
靠谱,是为了最大程度地免除无用功。
简单,是为了容易操作,不会因压力太大产生自我损耗而放弃⑶。
无数老师曾说,一定要坚持练字,每天练两张,每次一小时,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成效!
我并不否认这句话,经年累月的练习,一定会对日常体有所改善!可是,你现在有经年累月的时间精力吗?
更何况,在前赴后继的练字学员中(包括我
),遭遇过无数这样的问题:
照着字帖猛如虎,离开字帖二百五。
照着硬笔字帖练,搞不明白内涵
凭啥顿笔?就不顿!
不是你说的顿笔吗?为啥我顿笔了也不对?!
不就一条线吗,快慢粗细有啥不一样?
照着毛笔字帖练,又发现日常书写很多都用不上
嗯?!
我的行云流水呢?!
我的抑扬顿挫呢?!
我的力透纸背呢?!
我的入木三分呢?!
都跑哪里去了?!
为什么会遇到上面这些问题?因为
书法崇尚法古。
如果是走专业路线的话,法古是必要的。而仅为了日常写字的话,一味法古恐怕是有问题的。
综合看来,两者根本上虽有关联,但在硬笔日常书写的角度,差别不小。
且不说书写工具不同(今人书法与写字是分离的,甚至是冲突的。而古人书法与写字并不冲突。)
单说今人的接触的信息量、生活节奏和审美氛围,都难以与古人比拟,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当然,我们也绝不能因为两者有差异而否定书法。
日常书写无论从美学、从精神、从文化内涵上都绝对无法与传统书法相比,我们万万不可青铜笑王者。
只是从日常书写的角度来说,我们的目标和切入方式,都和传统书法有所不同而已。
为什么我离开帖子写不好?
练书法和改善日常体的区别在哪?
日常书写的法门到底在哪儿?
这部分话题略大,一篇文章肯定无法尽述,未来的几篇文章,来从书写的神经基础、运动基础和视觉基础几个方面来仔细说说日常练字的原理。
我们这次的要点还是放在练字的障碍和思路上。
有了简单靠谱的方案,自然就要开始执行了。
而开始执行则需要一份容易操作的计划。
否则只有原理没有方案,还是要翻车。
法宝二:一份碎片时间计划
改善日常体,需要有整块的时间吗?并不是。
日常书写,本质上是一种肌肉记忆(动力定型),美学和艺术只是辅助。
这就类似于走路和骑车。矫正走路姿势需要专门拿出整块的时间吗?
不,我们只需借助原有动作,稍加调整,尽可能少占用时间精力。
而不需要考虑我走这一步需要怎样处理,步子迈得多远多高,调动哪块肌肉,屁股扭到什么角度最好。
过多的意识控制甚至会带来反作用⑷。
改善日常体也是同理,完全可以利用碎片时间,甚至用听音乐、听书、听英语的时间来练习。
前期掌握基本的动作规律和结构规则,然后在重复中尽量削减意识的参与,有助于塑成肌肉记忆(动力定型)。
当然,优势背后也有劣势。
肌肉记忆并不难,但用新的肌肉记忆去替代过去的动作习惯却难得多。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学武术、学舞蹈、练音阶时,很少受日常动作干扰(只需建立新的肌肉记忆)。
而写字习惯却难以改变(替代过去的肌肉记忆)的原因。
关于肌肉记忆,会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掰开揉碎了讲。
总之,如果确实想投入精力练习,可以计算一下,目前的一段时间内,每天大约有多少碎片时间用来练习。
理论上能够每天抽出10分钟到40分钟,就足够了⑸。
当然,上面只是第二步而已。认为自己有时间,不意味着能持续地写下来。所以,我们还需要第三步。
来,坐稳了,我要开车了!
法宝三:一个可信赖的促进机制
如果你认为自己不需要外力,完全可以保证持续的练习,那么也不用看下去了。
如果你觉得即使真的很需要练字,却无法保证坚持。那么接下来的部分可以一读。
前面提到了,我个人很反对过度依靠自控力来学习。
当我们过度地调动自我控制,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自我损耗,并导致效能感下降⑶。
而效能下降产生的负性情绪,又会导致记忆效果降低⑺,降低任务的满足感和预期⑻。
当你预期降低时,就会重新权衡这件事情的收益和价值。
而随着你的动力越来越弱,坚持这件事情又要产生更多的自我损耗。
看,恶性循环。
总而言之,说人话就是,一切过于依赖自控力的学习方法都是耍流氓。
那么排除自控力因素,从我个人的经验和学生的反馈来说。难以持续大概有这些原因:
没有持续的反馈。
一个人对自我的认知来源于多向度反馈。
失去外界的评价反馈,就不清楚自己的状态,失去存在感。
没有足够的正向反馈则会对自己失去信心。
坚持一件看不到短期效果的事情,这种感觉非常孤独。
而及时的反馈则会充分调动练字的动力;
目标不可预期,及由此产生的价值感降低
练字效果呈现需要积累,需要一段时间和练习量的对比才能看到变化。
而初学者不清楚应该怎样确定合理的目标,同时每天看到的变化很小。
久而久之就会开始权衡利弊——衡量练字的机会成本(今天我如果不练字,还可以做点什么,如果做点别的,可能会更有价值)。
无论这是真的,还是自我开脱,都会实实在在地影响到练字。
那么,
没有反馈,就找个有反馈的环境;
目标不可预期,就设个小目标(此处再挖一个坑,接下来的文章再说说怎么设置目标,等不及的话,也可以进小组讨论。
这篇文章挖的坑已经能把我埋两次了);
借口机会成本太高,就转化机会成本。
既然知道原因,就追根溯源,试着找找可以尝试的方法。
机制一:碎片时间多线程练字
(难度:★★☆☆☆ 效果★★★☆☆)
请原谅我用如此中二的名字。说着高大上,其实就是两点:
第一,借用碎片时间练字(降低时间成本)。
第二,多线程工作。
即借用你听英语、背单词、听书、听音频的时间练字。
只要确保练字的主题明确,则多线程并不影响练字的效果⑼(当然,背单词的效果是否受影响我就管不了这么多了)。
这部分日后还会在其他文章里详细说。
机制二:小组学习
(难度★★☆☆☆效果★★★★★)
加入小组,尤其是有统一目标的小组,可以大大提高反馈的程度,同时可以激发学习的动机⑽⑾。
如果这个小组的运转足够良性(没有沦为广告群、僵尸群和个人秀场),那就更完美了,因为你会体会到时时刻刻被小组牵住的感觉,不漏掉一条信息,巴不得在工作喝水上厕所的间隙也要看看群信息,发表情冒个泡。
目前核桃君也正在筹备小组,可在文末了解。
机制三:质押金学习
(难度★★★☆☆ 效果★★★★☆)
张三李四两个人,都只有10块钱。
他们投资了同一个项目,项目难度是一样的,张三投了9块,李四投了1块。
如果项目黄了,张三损失9块,李四损失1块。
他们俩谁会更怕这个项目黄了?我想答案很简单。
这个方法原理类似,就是找一位你信任的朋友,最好是共同练字的书友。共同约定一个质押守则。
以一个月为期,定好这个月完成多少份练习,然后为每一次练习标价。然后把总钱数放在朋友那里,到月底的时候,按照完成量来返还。
这样我们考虑的问题就会从权衡机会成本的视角变为考虑沉没成本(虽然沉默成本这么用是不对的,但为了逼格,我还是厚着脸皮用了)。
本来我们会考虑,如果我练字,可能会耽误休闲或其他事情的时间,这时练字其实意味着我将要支付的成本。
而质押以后则会这样考虑:练,会有当日的练字收益。不练,则会产生经济和效果的双重损失。
这样,逃离痛苦的动力大于追求快乐,而又不影响写字本身的动力。
而且书友之间用这种方式合作,还会有潜在的竞争,更能促进练字的动力。
如果可以确保安全和信任的话,这个方法可以一试。
这个方法虽不难,但没有经过详细地考证,而且伦理上可能需要多一点考虑和讨论,所以建议大家量力而为。如果玩脱了,小站概不负责。
好,以上便是全部的劝退帖。不知能有几位小伙伴能看到这里。
最后再次提醒您三思!练字的过程,将面对上述所有问题。
即使真的克服困难,决心练字,也要想一想,上述这些方案对您来说是否容易实现。
最后,不愿放弃的小伙伴们,真诚地祝你好运!
(END)
P.S.能看到这里还没有被劝退,当然是要有奖励的。
感谢各位小伙伴阅读至此。奖励有二:
第一,学习小组
核桃君一直在招募练字小组,现在打算将小组入驻公众号。
其中有公益小组和付费小组。
免费小组:
最近刚刚开始准备招募。为确保起跑线一致,避免成为个人秀场,只招募零基础学员。
计划每周拉群一次,为保证效果,会随时拉人随时清理。
每周选取十份作业进行点评。
付费小组:
这个小组当然效果更好,但老师精力有限,只能服务少量小组。
所以目前只能先排队,每期小组结束后,会再为排队的前25人(暂定)再建立一个群,满25人(暂定)建群。
两个小组均可申请。扫描文章底部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即可在子菜单里申请加入小组。
(注:详情以子菜单信息为准)
第二,网盘碑帖资源
核桃君准备了一套网盘资源,里面有历代著名碑帖的高清本(包含不少比较稀有难得的碑帖),及硬笔教材,儿童控笔训练资料若干。
总量在1T以上。
上图是非常小的一部分。
每人可在碑帖、硬笔教程和儿童控笔训练中三选其一。
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在公号子菜单里申请。
(注:详情以子菜单信息为准)
参考文献:
⑴胡姣, 张文兰,陈思睿. 大学生碎片化学习中注意力失焦归因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J]. 电化教育研究, 2019.
⑵ 马翔. 自我控制损耗下情绪动机、延迟时间对冲动决策的影响[D].
⑶闫傲寒. 自我损耗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意志力信念的调节作用[D]. 2019.
⑷白连明,陈青. 浅谈“肌肉记忆”[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61-63.
⑸何善亮. 注意力曲线的内涵及其教学意蕴[J]. 教育科学研究, 2017(05):46-50.
⑹马惠霞, 宋英杰, 刘瑞凝, et al. 情绪的动机维度对趋避行为的影响 [J]. 心理科学, 2016(5):1026-1032,共7页.
⑺牟翔宇, 张浩, 刘紫阳, et al. 负性情绪对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J]. 医学综述, 2017(24):80-84.
⑻汤玉琴. 正、负性情绪对压力事件的结果推想及健康水平的影响[D]. 华东师范大学, 2006.
⑼李振波. 动作技能学习理论述评[J]. 职教通讯, 1998(08):30-32.
⑽张雪明. "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的尝试及其实验效果分析[J]. 数学教育学报, 10(1):69-71.
⑾方芳, 李功网. 合作学习对学习效果、小组凝聚力的影响[J].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5(02):68-70.
作者简介:核桃书匠,一个不羁的独立硬笔老师,心理咨询师。从心理视角看练字,透过书写理解你。专注改善日常体。公号:硬核练字(yinghelianzi)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文本首发硬核练字,
转载需授权(WeChat ID:walnuts13789818900)
欢迎留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