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日更好文
日更故事|拔雀舌(11)

日更故事|拔雀舌(11)

作者: 小茉莉花 | 来源:发表于2023-01-28 23:45 被阅读0次

有些资料找不到了,不过内容还记得。大概整理如下:

一天一位禅师带着徒弟出远门,徒弟背着个大包袱十分沉重,他不断地抱怨,想说动禅师找个地方休息一下。

“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个镇子,我们到那里休息。”禅师用手指着前方说道。

徒弟也看到了镇子,见没有多少路就同意了。

两人一路疾行,很快到了镇子,徒弟很开心,心想这下总算可以休息了吧。他正想放下包袱休息一下,不曾想禅师突然抓住过路妇人的双手,开始调戏人家。

结果师徒二人在众人的一片喊打声中仓皇逃跑……他们终于摆脱了当地的乡人,坐在树下休息。

禅师问徒弟道:“路上你一直喊累,怎么刚才被人追着的时候你不喊累了?”

徒弟挠了挠头,想了一下说道:“说实话,刚才被一大群人追着的时候根本就没想到累!”

之所以说这个故事是因为高尔基写的《小麻雀》也没有跑出这个范畴。人在危机的时候,被逼无奈很容易释放自己的潜能。

不过上面的故事试试倒是无妨,如果师徒二人挑战潜能失败,真的被抓住了,最多也就挨一顿打。可高尔基写的《小麻雀》里的普吉克就不同了,如果它没在关键时刻学会了飞行恐怕有性命难保。

这里没有贬低高尔基的意思,只是说禅师和小麻雀挑战自身的方式哪种更好。

显然小麻雀普吉克的方式最好,但风险也最大。如果两个故事都能达到教育儿童的目的,谁会让自己的孩子像小麻雀普吉克那样冒险呢?显然禅师的故事更适合教育儿童。既使小孩子模仿,也不过是受些皮肉之苦,倒无性命之忧。可是当儿童模仿小麻雀普吉克情况就不同了,这样会把自身置于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

由此可见,写童话一定要考虑到孩子们模仿故事之后的后果才行。

但是话说过来,高尔基和太宰治的童话都属于防狼术的范畴,他们这样写童话也无可厚非。当狼来了的时候,给小孩子讲童话有什么用呢?反倒是防狼术更加实用。

知道了这个道理,就可以继续欣赏太宰治的《拔雀舌》了。至少你不会轻易地掉到小麻雀这个坑里。

《小麻雀》·高尔基

麻雀跟人完全一样:成年麻雀不管公的母的都很死板,说什么都照书本上写的;小麻雀却自作聪明。

以前有一只黄嘴麻雀,名叫普吉克,住在澡堂小窗户上面的框子后头。它那个暖和的窝是用麻屑、苔藓和其他软和和的东西铺成的。小麻雀还没有试飞过,但是已经抖动着翅膀,一个劲儿想窝外张望……它真想快点知道,大千世界什么样,合不合自己的心意?

“怎么样?怎么样?”麻雀妈妈问它。

它扑扑翅膀,瞧着地面,啾啾地说:

“黑漆漆,黑漆漆!“

麻雀爸爸飞来,给普吉克带来一只小甲虫,自夸道:

“我有本事吗?”

麻雀妈妈在一旁称赞道:

“有本事,有本事!”

普吉克吞下小甲虫,想道:

“这有什么可骄傲的——给我一条有腿的青虫,就算奇迹了!”

它不断地把头探到雀窝外,不断地东张西望。

“孩子,孩子!”麻雀妈妈担心地说,“当心,别掉下去!”

“怎么?怎么?”普吉克问道。

“不怎么,你要是摔到地上,猫——啾!就把你给吃了!”爸说明白,就飞去寻食了。

日子就这样过去了,可翅膀却长得不快。

有一天,刮风了,普吉克问道:

“什么,什么?”

“风朝你一刮——哧!把你刮到地上,猫就把你吃了!”麻雀妈妈解释道。

普吉克不爱听这话,它说:

“树为什么摇晃?让树别摇,风就不刮了……”

麻雀妈妈告诉它,情况不是这样,但是它不信——它什么都由着自己的意思解释。

一个庄稼汉走过澡堂,摆动着两只胳膊。

“他的翅膀给猫咬坏了,”普吉克说,“光剩下骨头了

“这是人,他们都没有翅膀!”麻雀妈妈说。

“为什么?”

“他们就是这样,不用翅膀生活,总用腿蹦跳,啾!”

“为什么?”

“如果他们有翅膀,就会来捉我们,像我和你爸爸捉小虫子那样……”

“瞎扯!”普吉克说,“瞎扯,胡说八道!谁都应该有翅膀。

在地上大概不如在空中好!……等我长大了,我要想法让所有的东西都能飞。

”普吉克不信妈妈的话;它还不知道,不信妈妈的话,以后准得倒霉。

他蹲在雀窝的尽边上,放开喉咙唱起它自己编的歌:

哎呀,没翅膀的人

只长两条腿。

你虽个高大,

却得喂虫子!

别看我个小,

虫子吃进肚。

普吉克唱着唱着,从雀窝里摔下去了,麻雀妈妈紧跟着飞了下来。

这时,一只黄毛绿眼的猫已经过来了。

普吉克吓坏了,它张开翅膀,用两只灰不溜秋的小脚摇摇晃晃地站在地上,啾啾地叫道:

“荣幸,荣幸……”

麻雀妈妈拚命把它推往旁边,浑身羽毛竖了起来敢,张开了嘴,直盯着猫的眼睛。

“走开,走开!飞呀!普吉克,飞到窗户上去!飞呀……”

小麻雀一害怕,竟从地上一跃而起。

它蹦了个高,扑扑翅膀,扑了一下,又扑了一下——就到了窗户上面!

这时,妈妈也飞过来了——妈妈的尾巴没有了。

但是它非常高兴,落在普吉克身旁,啄了一下普吉克的后脑勺,说道:

“怎么样,怎么样?”

“那有什么呀!”普吉克说,“不能一下子样样都学会!”

猫坐在地上,清除着爪上麻雀妈妈的羽毛,绿眼睛正望着它们,惋惜地喵喵叫道:

“嫩嫩的小麻雀,活像小老鼠……喵喵呜……”

如果不提麻雀妈妈没有尾巴这件事,可说是一切平安无事……

图片来源网络,侵图必删!

相关文章

  • 日更故事|拔雀舌(6)

    这就是《拔雀舌》的开头啊!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句出自于太宰治的作品《二十世纪旗手》一书的告白,源于诗人寺内寿...

  • 日更故事|拔雀舌(1)

    雀舌,多指一种茶叶,因形状小巧似雀舌而得名。我国多地有产,各有特色,品名不一。其香气极独特浓郁,是以嫩芽焙制的上等...

  • 日更故事|拔雀舌(8)

    童年是美好的,童话是可爱的,更何况冬天里的童话呢? 让我们继续欣赏这篇冬日关于小麻雀与老爷爷之间的童话吧! 《拔雀...

  • 日更故事|拔雀舌(14)

    老婆子和老爷子的对话,实在是不想说了。表面上扯几句与欲念有关的话题,实际说的是境界方面的问题。 这里要特意强调一下...

  • 日更故事|拔雀舌(12)

    喝墨水和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 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段里答案都不一样,更何况是不同的人呢...

  • 日更故事|拔雀舌(2)

    太宰治的《御伽草纸》这本书,分别写了《摘肉瘤》、《浦岛太郎》、《噼啪噼啪山》,然后是《拔舌雀》。《桃太郎》没有写,...

  • 日更故事|拔雀舌(3)

    太宰治自身的经历使他对于人间的认知,与众不同。这是一个作家的特质,也是他最具魅力之处。 故事、小说之类的文学作品基...

  • 日更故事|拔雀舌(4)

    《桃太郎》是日本著名民间故事,讲述从桃子里诞生的桃太郎,用糯米团子收容了小白狗、小猴子和雉鸡后,一起前往鬼岛为民除...

  • 日更故事|拔雀舌(5)

    “啊,打响了!” 说着,父亲放下钢笔站起身来。 仅仅是听到空袭警报,父亲是不动身的。可要一听到高射炮的射击声,就得...

  • 日更故事|拔雀舌(7)

    太宰治很长一段时间一直身体不好,饱受病痛的折磨,当然也包括精神上的。真是双重打击啊! “老爷子”被他写的那么轻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日更故事|拔雀舌(1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pmu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