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村村志编写组成员应希舜(右),纪念馆负责人应国宣(左)在“张儿楼”接受采访
“张儿楼”里的林培厚画像
“张儿楼”外观
穿过一片参差错落的棕树林,终于看见了隐匿在林间小道尽头的林培厚故居。只见四四方方的阁楼简约而不失庄重,古朴又不失大方。这座阁楼远离了闹市的喧嚣,遁入历史的帷幕,有一种“重山叠出千里远”的幽静安适。
矗立在飞云镇繁荣村龙舌洲畔的阁楼,叫做“张儿楼”。说是林培厚的故居,它其实只是林家大院东厢楼的一角,是目前仅存的一处林培厚故居的“遗物”。
檐角低垂的门楣上还未来得及悬挂故居的牌匾,但门框上花状的纹路,依然清晰可辨当年曾经的繁华,洗尽铅华后的“张儿楼”提醒着我们,建筑的缺憾不在于它会产生怎样的美,而在于它反映了一个时代怎样的光景,讲述了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并且在以后的时日里能否走进一个更为纷繁的世界,供后人观摩、敬仰。
林培厚任职期间,为官清廉,办事练达,有“良吏”的美誉。他是个怎样的人呢?为什么林家大院只剩下“张儿楼”?倘若再去追忆当年的光阴,在飞云镇繁荣村里还藏着怎样的“繁荣”呢?记者带你走进这座曾历经过300年风雨的建筑,再次探寻旧日的繁荣。
林家大院仅存一楼
时属腊八,饱含着对历史的敬畏感,记者一行来到了飞云镇繁荣村探访林培厚故居,采访之前,瑞安的天空飘起了零星的雪花,这多少给此次出行增加了冬季里凝重的景色。从市区出发,经半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飞云镇繁荣村。
蜿蜒曲折的村路上有一道道深深浅浅的车辙,就好像一幅幅跃动着生命音符的历史碎片,等待我们去探寻、重拾、拼凑,离村教堂几分钟路程,林培厚的故居便初露端倪,一种探知的情愫渐渐弥散开来。
林培厚,名敏斋,生于1764年乾隆甲申,卒于1830年道光庚寅,享寿67岁。他是一位地道的瑞安人,居住在飞云镇繁荣村,曾是“屿头四贤”之首,又为“蜀二良吏”之一。眼前的建筑就是遗留下来的惟一一处林培厚故居,一座叫做“张儿楼”的小阁楼。
“张儿楼”占地17平方米。推开大门,木质馨香扑面而来,迎面的墙上悬挂着林培厚的画像,画中的林培厚正襟危坐,官袍玉带,脸庞丰满,神态严肃中略带慈祥,一派清官形象。两侧有一对字联,写着:“寿世慈荫钦德泽,育儿懿范誉乡邦。”在画像的右侧,仅容一人的回旋扶手木梯,通往二层小阁楼。硬木家具上的红漆因年代久远有些斑驳,仿佛一下子把光阴拉到了300多年以前。
“因为地儿宽敞,小时候我们经常在林家大院里捉迷藏,不熟悉这里的人,还会迷路呢。” 73岁的应希舜是繁荣村村志编写组成员,他对林家大院的一切非常熟悉。
应希舜描绘记忆里林家大院的面貌:“以前的林家大院是当地建筑的佼佼者,鱼池、花园、楼观亭榭一应俱全,回廊曲折,鬼斧神工,陌生人易进而难出,真可以称得上是叹为观止。”
曾经繁华的大院
“‘张儿楼’只是林家大院东厢楼的一角,现在成了林培厚纪念馆。”纪念馆负责人应国宣介绍说。
应国宣带着记者来到“张儿楼”的楼上,他指着墙壁上的一幅手绘的繁荣村地图兴致勃勃地介绍说:“林家大院是由林培厚的爷爷约在清康熙年间初建的,建地20多亩,拥有24间明间,100多间房舍。300多年前,这偌大的宅院壮观巍峨,一片生机。”
记者仔细看了地图上的繁荣村全貌,见林家大院占了地图上中心位置的很大一块面积,可以看出当时林家在当地算得上是名声赫赫的大亨。
应希舜介绍:“我小时候,林家大院还是完整的,我和小伙伴经常在这里玩。林家大院曲廊回转,在大院里走,大热天也很凉爽,下雨天根本不用打伞。”
据应希舜的回忆,当时的林家大院既有外城,也有内廓,逢屋就有围墙,在瑞安是数一数二的建筑。
300年过去了,林家大院年久失修,再加上几次政治运动的大肆破坏。新中国成立后,房屋又被分配,几经易主,便变得颓败破朽、风烛残年了。在困难时期,一些人看到老屋木料粗壮,纷纷将其解体用来造新房。到了上世纪80年代,林家大院便名存实亡,不复存在,只留下了这座“张儿楼”还提醒着林家大院曾经的辉煌。
“1980年代前后,林家大院被‘瓜分’后,推倒了老房子,再建新房子。老房子里的一根大梁可以被锯成4根大梁,可见老房子有多大,多结实。”应希舜心痛地说。
去年,为了避免旧村改造被拆的命运,应国宣出资拆卸原“张儿楼”的所有建筑材料,按原来的结构造型,在繁荣村龙舌洲畔一处三角地带,重建了“张儿楼”。这里三面环湖,环境清幽,和“张儿楼”的气质非常契合。这也算是瑞安文化长廊中熠熠生辉的幸事。
“张儿楼”取名背后的母子情
应国宣爱好收藏。在“张儿楼”上,他拿出了一本照片集,向记者悉数介绍起了收藏的青花瓷、陶器、农具、钱币和文房用品等藏品。据称,这些收藏品都是他平时走街串巷淘来的,其中一部分为清朝珍品,有很大的鉴赏和收藏价值。
现在,“张儿楼”也成了他日常修心的好去处,闲来无事时,他便时常来这里瞻仰先贤,待上一阵,伴着窗外清脆的鸟鸣声,喝上一口好茶,给盆栽浇浇水,为画像和桌椅拭去灰尘。
记者查看了应国宣收藏的《林氏族谱》,其中对林培厚是这样记载的:“公幼聪敏,十五岁成生员后,屡试均第一。至嘉庆九年一八零四年,始中举人选庶吉士。十三年成进士,四十五岁授编修,配氏生子五,坟在上岙山。”
在这本《林氏族谱》中了解到,林培厚祖籍闽东,太祖自闽入浙,定居仙降屿头村,历经几代繁衍而成为当地望族。其父林中凤系贡生,为人正直好善,素为乡里所敬仰。林培厚小时勤学好读,且聪明过人。15岁县试第一,嘉庆十三年(1808年)中三甲进士,40岁才步入仕途。
那么,到底是什么成就了这样一位时代骄子呢?
在“张儿楼”楼上行走,木楼板“吱、吱”作响。阁楼四面环窗,推开其中一扇布满镂空木雕图案的窗户,繁荣村村貌便一览无余。举目远眺,不远处飞云江缓缓流过,和这个村落并入了历史的洪流中,蔚为壮观,让人忘却了此身偏居村庄一隅。
应希舜介绍说:“阁楼之所以叫‘张儿楼’,是因为林母从小就对林培厚管教甚严,在学习和生活起居上都亲历亲为,丝毫不敢马虎。到了林培厚上学堂的年纪,林母因心系儿子出行安全,不论雨打风吹,严寒酷暑每天都登上阁楼目送培厚,有‘张望’的意思,‘张儿楼’因此得名。”
古人云:“慈母爱子,非为报也。”小小的“张儿楼”承载着一颗滚烫的慈母心,寄托了一位母亲向往美好的愿望,慨叹之余,也看出了林母对林培厚关怀备至,自幼灌输给他正确的人生导向,对林培厚之后的后登科入仕翰林、为官清廉有很大的帮助和影响。
林培厚一生为官,有着怎么样的故事流传?史书中对他的事迹有哪些记载?他还有哪些书法墨迹留存呢?请关注下一期《林培厚:律身惟廉善书法的“良吏”(下)》。
ui an
背景阅读
林培厚,名敏斋,生于清代乾隆甲申,卒于道光庚寅(1764年——1830年),曾任重庆知府、天津知府、湖北督粮道等职,是清代著名清官。
在天津任上,当地发大水,他领导百姓抗灾赈灾,帮助77万饥民度过难关。嘉庆年间,平阳林钟英赴京告状,相传就是由林培厚协助审理此案。后来案情大白,浙江省、道、府、县被革职降职贪官污吏多达14人。后人根据林培厚生平功绩撰成对联,挂在“屿头四贤”名人纪念室门前。对联为:“惩贪官除弊政图标忠孝传千古,继禹绩赈灾民恩被鄂川颂二天。”(记者林晓实习生陈丹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