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走出舒适区,你要做的是远离舒适的环境》
这不是一个危言耸听的标题,而是我的亲身体验。
想要走出舒适区,你必须得远离那个舒适的环境,比如一张柔软的上面有绵绒毯子的沙发,它刚好足够的长,在不受打扰的清晨,倚在上面,不是太好看书,而是,太好睡了。
这是一个香浓的睡眠,我居然梦到了巧克力味的冰淇淋。可是起来却又带着莫名的恼怒,为什么会睡了去呢?
曾经看过一个践行“断舍离”的人,他的家里没有任何多余的物件,而每次创作或工作都会到附近的咖啡店,花上一杯咖啡的钱,工作效率却能翻倍。我是没有试过,但在书桌前和在沙发边工作或读书,确实会是两个状态。所以因为种种贪恋舒适而导致了效率低下,今天回头总结,发现完成度相当的差。倒是把电视剧《隐秘的角落》看了5、6集。果然看电视的兴头就是足。
第一集中,朱朝阳考了全校第一,开家长会,老师向他的妈妈周春红反应朱朝阳在学校里不合群,没有朋友。
刚好群友分享的早安语也说到合群的问题:“廉价的抱团取暖,远不如孤身一人奋力成长。只有内心虚弱的人,才需要用表面合群来掩饰恐慌。”
有了一点对合群这件事的思考。我先想到的倒不是合群的问题,而是作为父母对于孩子在学校不能合群给出的回答:在学校里就是读书,交朋友等到了社会自然会交?
从小不会的到大了就自然会了吗?
我看到很多“熊孩子”的家长都会抱持这样的观点,孩子还小,长大了就懂了。你不教他正确的三观,孩子又不是机器人,等有了BUG重新设置解除就好。
孟子说性本善,荀子说性本恶。但有一句话叫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如果性本恶,是改不好的。如果性本善,在成长的过程中模仿接触到了恶,是可以变回善的。但不加以引导,只赖他自身哪一天突然顿悟变善,也是很难的。
由此也想说,一个人从小就不善于交际,家长也不关注,长大了,也不会有什么改善。
我们都是做过小孩的人,从小孩子长到成人的,为什么长大了的我们就完全不理解作为孩子时期的心思了呢?
说回合群,怎么去理解合群这个词呢?其实这也是一个舒适区和恐慌区的区别。
如果价值观不合硬要强行融入那是表面的合群。志同道合,才是真正的合群。不管是表面的合群还是志同道合的合群,都是在舒适区内的。
在学校里都会有很多的小团体,如果你喜欢的东西与他们不一样,就是你不合群,就想法孤立你,校园欺凌多半来自于此,不能够接受别人的与众不同。那这种情况下,是迎合他们的喜欢强融还是特立独行做自己而面临可能的孤立呢?这是一个难题,如果你选择特立独行那就相当于是进了恐慌区。那你要内心足够强大,能够保护自己,不怕被孤立,可以按自己的心意选择不合群。如果还不足够强大,那适当圆融一些,虽是廉价的合群,也不失为一种处事之道。毕竟学校这样的一个集体,不像到了社会上,可以选择自己想要交际的人群圈子,而是把一群性格各异的人强行的放在一个圈子里。你不合群就会被孤立,被孤立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所以解读这句“廉价的抱团取暖,远不如孤身一人奋力成长。只有内心虚弱的人,才需要用表面合群来掩饰恐慌。”我觉得还得看所处的环境。别说你不会被影响,整个大环境都会逼着你不得不改变。就如《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的作者,一个如此优秀的人,还不是因为要融入一个圈子而不得不改变自己?
也许特立独行才是异类,人以群分是人类的本性,不合群哪来的人脉,哪来的社交圈?独行快,众行远。想要走的更远,你需要的还是一个群,一个团队,谁又可能真正的做到特立独行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