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年轻的时候,是当年国企下岗潮的一员。
在我毕业求职那段日子,他说的最多的就是让我要考个编制,因为“你没编制,说开除就开除了”,并且无数次提到当年下岗的工友们走投无路,生活如何悲惨。
毕业后我入职一个企业,那一整个月的晚饭他都没有好脸色,几乎每一晚都要爆发争吵。
一次争吵中我问,你们替我选择的时候,有考虑到我个人的喜好吗?
父亲轻蔑地笑:你是不是还想说什么梦想啊?幼稚!给人扫地出门,饭都没得吃,还你喜不喜欢呢!
我想起小时候,有一次跟父亲上街,回来的时候在楼下第一次吃沙县小吃的拌面。我觉得真香啊,就问父亲这个多少钱。
父亲说一块钱。
我很高兴,这可比麦当劳便宜多了,岂不是可以常吃?于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隔几天就求一次:我想吃拌面。
无一例外的拒绝。
我问为什么,他们总是理所当然地说,家里明明有饭能吃饱,为什么要出去浪费钱。
是啦,我是吃饱了……可好一阵日子里我天天想吃拌面,晚上做梦都是拌面,憋得抓耳挠腮。
后来我琢磨了一下,大概父母把子女的需求分成了两类。
生理需求,即吃饱穿暖;心理需求,即快乐,既包括小时候品尝美食的快乐,也包括长大后自我实现的快感。
在多数父母的眼里,孩子的生理需求是必须予以满足的。孩子衣食无忧,他们就能问心无愧。
但是,至于“孩子是不是快乐”“这样的生活是不是他想要的”这类形而上的问题,很多父母不关心,也不认为自己需要关心。
比如小时候我被禁止观看动画片,灌篮高手播出时全班只有我没看过,几个月无法参与同学的话题——当我回家诉说这件事时,只会被当成贪玩的借口。
他们是关心孩子。只是孩子的精神需求,不在他们关心的范围内。
后来我长大了,包括我在内,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被家里要求进体制,早结婚,早早把人生定型。
为了防止像之前那样引战,我得强调一句,我从未觉得公务员是不好的职业。公务员作为社会管理者拥有的信息优势,是其他任何职业都不可替代的。
但是每件事都会有人不喜欢,无论是行业还是婚姻。
可如果一个人和父母说,不想考编/不想结婚的原因是自己不喜欢,不快乐,大概回应他的只有一个观点:不稳定,喜欢有什么用?
我琢磨了半天“稳定”这个被念叨了无数次的词,忽然想到小时候吃不着的拌面。
这不就是当年“让你吃饱就行,管你高不高兴”的逻辑嘛!
应该说,很多父母还是关心孩子的。
可是关心的方式错了,很容易造成伤害。就像浇水是对花的关心,可是如果用的是开水呢?
几十年过去,甚至当年的孩子自己都经济独立为人父母了,他们的爱体现的方式,依然还停留在“吃饱穿暖即可”的层级上。
他们要求所谓“稳定”,即“维持吃饱穿暖状态一百年不动摇”。
很多父母以此为标准,粗暴地干涉子女的选择。
是关心么?
是。
用开水浇花的关心。
其实父亲后来有好的际遇,如今的退休金也不算低了。
可是他提及最多的,还是遥远的年轻时代,工友们下岗后的衣食无着。
奇葩说里陈铭老师提过个观点,叫“未完成的愿望之魔咒”,即童年渴望而求不得的东西,会在一生中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成为人毕生的追求。
就像我,如今隔三差五就跑到楼下使劲吃拌面,几年了都不腻。
说回长辈们,他们成长的年代,是物质生活非常匮乏的时期。于是为人父母后,就把马斯洛需求层级中底层的两个要素——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即“稳定”,作为了指导人生选择的首要判定因素。
可是对于这一代温饱无忧的年轻人来说,被尊重和自我实现,才是价值观坐标系里的首要因素。
于是分歧产生了。
两代人各自经历了不同阶段的社会,让两代人的价值观南辕北辙。
长辈们毕生追求的“稳定”,只是他们幼年时期物质匮乏的经历,留在脑海深处的梦魇。
在他们颐指气使的表象背后,是艰难的岁月刻在灵魂里的伤痕,是他们未完成愿望的魔咒。
在计划经济的年代,父辈们见到了太多下岗后衣食无着的人生。
他们一朝被蛇咬,一生怕井绳。
他们以干涉孩子的人生作为关心的方式,是因为他们不想让孩子面对他们害怕的事情——他们并不知道,如今跳槽已经成了家常便饭,蛇早已不存在了。
意在弥合代沟的交流是必要的,尝试沟通也是对养育之恩的一种回报。
但如果确实无法沟通,我们也要明白冥顽不灵背后的原因——比起旁人的言语,人当然更相信自己的经历。
若话不投机,那他们有他们的人生,我们也要走自己的路。
上一代人的梦魇,不该成为下一代人的锁链。
他们走不出岁月的阴影,但没有权利把下一代也留在泥沼中。
说回开头拌面的事儿吧。
某次期末考后我主动留下,帮班主任抄写全班同学的成绩,奖励是一个一块钱硬币。
时逢暑假,另外两个同学欢天喜地地奔向小卖部的冰棍摊。我默默走进拌面店,用我人生的第一份工资,要了我人生的第二碗拌面。
我们要习惯,人与人之间常常不能相互理解的,哪怕亲人也一样。
想要什么,何必看人脸色,自己去挣就是了。
人真正可以依靠的,终究只有自己。
十岁那年我大口地吃着拌面,顺便明白了这件事情。
作者:苏见祈
作者公众号:sujianqi03
首发公众号:dm23388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