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黑的天色下,拥挤的人潮中,大轩快速地穿过嘈杂的人群向我轩妈走来。
轩妈还是沉这脸,这依旧拥挤的人群,这漆黑清冷的傍晚,非要在同样的时间点固执地开进来的车,都让轩妈莫名地烦躁。
轩妈脑子里很多疑问冒出来:一会儿该怎么把摩托车骑出去?二轩今天会跑到哪里去呢?晚饭该吃什么?孩子们晚上的作业多不多呢?感觉有人拉住了轩妈的手,回头一看,原来大轩已经走到了自己的面前,嘴里一直喊着“妈妈,妈妈”,不知道是因为周围乱糟糟的声音——汽车的鸣笛声,摩托车的喇叭声,人们低声的咒骂声,小朋友们高兴地喊叫声,不时还有小贩的叫卖声——还是因为轩妈沉浸在自己满脑子的问题中,一时间居然没有听见大轩叫“妈妈”的声音。
大轩看见轩妈转向了他,终于停下了喊叫声,自觉地忽视了轩妈嫌弃的眼神,自顾自地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妈妈,你读过《基督山伯爵》吗?”轩妈刚才还紧绷的脸瞬间变得松弛,不自觉地说了一声“啥?”大轩重复了一遍自己的问题,完了还不忘补充一句“妈妈!”
轩妈想到大学读过的那本还挺厚的《基督山伯爵》,有些奇怪大轩怎么会突然提到这本书。大轩看到轩妈在发呆,又提醒了一遍:“妈妈,这是一本讲复仇的故事的书,是吗?”轩妈点点头。这才想到问大轩怎么知道这本书的。
大轩突然就微笑了起来,脸上写满了自豪:“我同桌陈**告诉我的,他简单说了一下,我觉得很有趣,我也想看看。”大轩一脸期待的看着轩妈,轩妈答应大轩会和同事试着借一下,也可以去图书馆借。大轩这才高兴地讲起了其它的事情。
其实这段时间大轩沉迷于《寻宝记》,家里的几十本《寻宝记》已经被兄弟俩翻烂了,轩妈不确定他们是喜欢其中的漫画还是里面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和各地美食。但轩妈更倾向于前者,所以轩妈之前藏过一次《寻宝记》。只是暑假大轩和二轩沉迷电视和平板的时候,轩妈还是抱着“总比看电视、玩游戏好”的想法把这些书又翻出来了。这一下一发不可收拾,这一套书从整本书变成了半本书,又变成了几张几张的纸摞一起的书,大轩和二轩还在看。轩妈觉得大轩可能短时间不会去翻看纯文字的书了,多少有些遗憾,没想到转机出现在了这样一个寻常的傍晚。
大轩的同桌陈**,轩妈已经从大轩的口中听过好多次了,大轩小学已经快毕业了,这是轩妈第一次感觉到大轩对同学的崇拜。大轩有好几个还不错的朋友,他常常会提起,但有崇拜感的却唯有这一个。
陈**,一个清瘦的小男孩,头发短短的,下巴尖尖的,站在人群中一点也不引人注目。但是这个小男孩却深深地吸引了大轩,也吸引了从大轩口中了解了这个孩子一部分的轩妈。
“妈妈,陈**今天给我讲物理了!”
“妈妈,你学过化学吗?陈**给我讲了化学呢!”
“妈妈,陈**的作文写得可好呢!”
“妈妈,我今天有一道数学题不会,陈**教给我了!”
“妈妈,中这个我问问陈**,他一定知道。”
“妈妈,陈**说他读过《海底两万里》了呢!”
……
大轩对陈同学提到的频率让二轩都眼红了,直接来一句:“哼,陈**又不是老师!”大轩也不反驳,直接无视二轩然后去找陈**了。
其实,轩妈对这个没有说过话的小男孩陈**也是心存感激的。大轩和陈**成为同桌后变化挺大的,这其中不乏有大轩自己成长的痕迹,但陈**是大轩成长过程中作用不小的助推力。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的人吧。轩妈自己也遇到过,这样的人他们好像并没有刻意地做什么,但是他们却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一群人。
大轩应该是幸运的,遇到了好的老师,又在在这个年纪遇到了身上有光芒的人,让大轩的眼睛里也闪现了光。这可能就是人们说的“近朱者赤”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