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给人力量的文字读书
《中国人的活法》|他一生从心所好,诗酒风流,放浪不羁

《中国人的活法》|他一生从心所好,诗酒风流,放浪不羁

作者: 王小线的生活观 | 来源:发表于2022-04-12 23:52 被阅读0次

康熙五十五年三月二日,在浙江一户普通人家里,伴随着一声啼哭,一名男婴降生来到这世间。他从小就显得天资过人,再加上自身刻苦好学,12岁时便被时任浙江督学王兰生录取进入县学,与史玉瓒先生同进秀才。

20岁以前,他一直在杭州读书求学,雍正十三年,参加科试,成绩名列前茅,获得了参加乡试的资格。可是,原本看似一帆风顺的仕途之路,最后却因散馆考试不合格被外调做官,从此走上“下坡路”,这年他刚好27岁。

直到34岁,父亲去世,他辞官养母,在江宁(今南京)购置隋氏废园,自此开始了悠闲的归隐生活。

他就是被世人称为“随园老人”的袁枚。

袁枚着色像(清·叶衍兰 绘)

前两天看到一句话:“神仙老虎狗,各有各的活法。”

同样的,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也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生存智慧,只不过有的人活得一帆风顺,有的人一生命途多舛。

素有文学大家之称的王充闾在《中国人的活法》中说:“中国人的生存智慧:一边佛系一边奋斗。”而袁枚的一生,就是集佛系与奋斗为一身的最好典范。

王充闾深耕文坛,著作丰富,文坛素有“南有余秋雨,北有王充闾”之誉。他曾获“鲁迅文学奖”“冰心散文奖”等奖项,在教育、国学、宣传等领域均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中国人的活法》这本书中,作者以一种开放的、现代的语境,笔涉往昔,意在当今,涉及李渊、宋徽宗、曾国藩、李鸿章、庄子、貂蝉、杨贵妃等众多历史人物,将他们的种种疑难、困惑表现出来,用过去鉴戒当下,写出他们的内心、活法、本色、格调,揭示一代代中国人历经风霜雪雨、走出人生正途的秘辛。

在这众多人物里面,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对“随园老人”袁枚的叙述。袁枚的一生,只需要用16个字来形容即可,那就是:从心所好,诗酒风流,放浪不羁,畅怀适意。

一、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袁枚12岁中秀才,23岁中举,次年就成了进士,中了进士后,就回乡和幼时聘定的王氏完婚。真可谓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在当今社会看来,这简直就是妥妥地人生赢家,爱情事业双丰收。袁枚对自己的仕途之旅也是充满了渴望和信心,准备大展宏图。

可是,乐极常会生悲,也有可能是物极必反,大概是袁枚之前的路都走得太顺了,上天难免要给他一些考验。所以在翰林院庶吉士三年期满的考试中袁枚考砸了,只能被“外放”,到地方去担任知县一级的官吏。

这对袁枚来说,着实是一场不小的打击,原本对锦绣前程充满了希冀和抱负,现在却被外放到县里,就好像从天上被贬到凡间一样。不过,虽然是被外放,但袁枚依然兢兢业业,为百姓做了许多实事,留下了善政美名。

尽管如此,这终究不是袁枚真正想要的,当内心远大的抱负无法得到实现,再多的虚名也只是徒劳。

有一段时间,袁枚曾因为母亲患病,申请解职回家照顾母亲,但也没有真正下定决心从此远离官场。让他真正下定决心,是在父亲病逝的噩耗传来之时。由于家境贫寒,袁枚在37岁这年再度出山,到陕西担任知县,可不久就接到了父亲病逝的消息。这让本就对官场感到失望的袁枚从此下定决心,再不出仕。

二、远离官场,从此诗酒走天涯

袁枚没有因为官场名利得失而选择继续留任,而是潇洒的转身,离开那片让自己失望的天空,重新去找寻内心真正的意义。

远离官场后的袁枚从此开启了隐居生活。

虽是隐居,却不像陶渊明那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隐居之后,袁枚的生活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享受人生。

袁枚在33岁那年买下了康熙年间织造隋赫德的私家园林,经过多次整修,改造,让原本破败不堪的园林焕然一新,并取名“随园”,园内景观不断增多,也没有筑墙,可供游人参观。辞官后的袁枚就和母亲居住在随园里,尽其孝亲迎养之责。

家庭和谐,生活美满,让袁枚在业余生活里还能充当美食家和旅行博主。他对饮食研究颇丰,自成一套理论,将自己吃过的美食让弟子去学习,并将那些经验、技术整理编纂成《随园食单》。

除此之外,袁枚还经常出去旅游。他一生游历过很多名山大川,直到80岁时,还出游杭州,苏州。

对于古人来说,真正的享受人生,除了吃喝玩乐,还有一样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美人作伴。

袁枚也不例外,他在40岁到74岁之间,以延续香火为由,在除了结发妻子之外,还先后娶了六个小妾。要说风流人物,袁枚一定是其一。

三、一代诗坛盟主,只写“内心的声音”

除了在生活中懂得享受,袁枚在诗文上也展现出其卓越的才华,他倡导“性灵说”,主张诗文审美创作应该抒写性灵,要写出诗人的个性,表现其个人生活遭际中的真情实感。

他的主要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及《随园诗话补遗》《随园食单》《子不语》《续子不语》等。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袁枚认为:“诗之有情如花木之有根,无本之花木,顷刻凋谢,了无生趣。”他特别强调“情真”,认为诗歌是内心的声音。而他的作品也一直都是按照自己内心的声音所作,大多都直抒胸臆。

其实,不管是袁枚还是如今的我们,写文章时依然离不开“真诚”两个字,只有发自内心去写的东西,才是走心的,也才能真正打动他人。

袁枚之所以会被称为“诗坛盟主”,大概也跟他在诗作上的初心以及真性情有关。

不管是袁枚,还是书中提到的其他像宋太宗、曾国藩、李鸿章,杨玉环等人,他们都曾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经历过无数的风风雨雨。

但无论如何,他们都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一种活法。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品读历史类书籍,可以让我们回望过去的一切,才能更好的把握当下和未来。

那些著名历史人物的命运中埋藏着中国人一脉相承的生存之道,这就是《中国人的活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相关文章

  • 《中国人的活法》|他一生从心所好,诗酒风流,放浪不羁

    康熙五十五年三月二日,在浙江一户普通人家里,伴随着一声啼哭,一名男婴降生来到这世间。他从小就显得天资过人,再加上自...

  • 仓央嘉措诗集

    仓央嘉措跌宕起伏的一生是幸福的,他活的何其真实,放弃达赖尊位,甚至放弃“修佛”成圣,沿着自己的活法放浪不羁,为了爱...

  • 《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嘱托》:你若心存美好,必将幸福一生

    继《活法》之后,稻盛和夫又推出了他的新作《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嘱托》,朴素却有力的笔触道出了他这一生的为人之道,以及...

  • 命运既是朋友,也是敌人。

    ——读《活着》感悟 《活着》在我看来,是余华讲述徐福贵一生活着的不同状态: 从放浪不羁的富家公子到...

  • 李敖:烈酒浓茶,唯余笑骂怅然。

    一 他文辞如刀、放浪不羁,他写书无数,著作等身,却有 69 本被禁。 他锋芒毕露、风流多情,一生中与胡茵梦等17位...

  • 天仙子 苏轼

    宋朝词派以婉约风格为主,张先便是其中代表之一,他的词大都反应了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其本人也一生诗酒风流,留...

  • 我们终将与美好的一切相遇

    从青涩懵懂,到成熟智慧,从放浪不羁的四处闯荡,到归田卸甲的从容不迫。 我们这一生,就是不断的遇见,遇见美好的事...

  • 从吾所好

    初看《雨天的书》竟是被周作人自序中“从吾所好”这四个字深深吸引。看第一篇时,便喜欢上了他慵懒随心的风格,或许也是他...

  • 从吾所好

    不求有报,不顾无报;不求不顾,从吾所好。

  • 从吾所好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今译:孔子说:“财富如果可以求得,就是手执皮鞭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人的活法》|他一生从心所好,诗酒风流,放浪不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qjg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