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回忆 再战
离复赛还有六天,乔宇坐在寝室的书桌前,低头看了下手机上的日历:11月14日。
比赛地点定在H省电视台三楼演播厅,届时将由著名主持人何必主持,由H省电视台向全国播出,并有芒果C、辰光、非语E、橘子等20多家媒体进行实况转播。
于是,到校后的第三天,乔宇和常婉儿就被叫到了院长办公室,一进去,他看见辅导员陶老师坐在会议桌旁边,还有两位,好像是校园初选赛的评委。
“你们先坐下。”周院长坐在正中,摆摆手让他们找位置坐下。
乔宇小心翼翼地坐在一边的椅子上,常婉儿跟他隔开一个位置坐下。
“不要紧张,这次叫你们两个来,不是训话,是想跟你们谈谈演讲比赛的事情。”周院长看出两人心里的紧张,和蔼地笑道。
“先听听文化传媒学院的李老师对你们两人都分析吧。”周院长说着,目光转向乔宇对面的一位男老师。
李老师扶了扶眼镜,嘴角微微上扬道:“你们两个人,需要互补。”
乔宇和常婉儿面面相觑。
“乔宇同学,你的弱项是演讲中情绪的表达,一些语调、语速、表情、手势语言存在不足,不能很好表现自己的感情,优点是以自己的经历为例子,容易引起共鸣。”说完,李老师把目光投向旁边的常婉儿。
“常婉儿同学,你的演讲技巧很不错,记得你是演讲协会的吧?你的缺点是举例和故事大多是他人的,不是说他人的例子不好,而是相对而言,自己的例子会更加有感染力…”
“所以,”略顿了顿,李老师眼睛放出光芒,轻敲桌面,“你们两个是可以互补的!”
“所以,我建议后面七天,你们两人一起练习,取长补短。”说完,他双手交叉,神情认真地看向两人。
两人木然地点了点头。
“你们扫下这个微信,这个老师姓蒋,是我大学同学,现在是C市演讲协会的,不懂的可以问一下他。”另一位女老师把微信打开,让他们扫码。
“我补充一下,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演讲内容选一个伴奏,到时候现场会更有气氛。”陶老师开口道。
回到宿舍,乔宇把手机放在一边,匆匆修改起了演讲稿。
关于S市,有太多无法割舍的回忆,盘旋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那一年,他与其他十二个书法特长生,从老家坐了两个多小时的汽车,来到S市参加书法培训。
学特长需要花不菲的费用,除了学费,还有住宿费,后面还有报考费。
家里并不富裕,父亲一开始并不支持他学习特长,加上乔宇自己没听清楚费用明细,听到还要交住宿费之类的,还以为进了传销,让他赶紧回家继续搞文化课。
好在,他的艺考老师亲自打电话向父亲解释,高中班主任也帮忙说话。
他认真地告诉父亲,现在放弃,会后悔一辈子。
父亲终于服软了,乔宇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凭借特长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
于是,在炎热的他乡,他开始了持续大半年的特长培训,把脸埋在哪些古代书家的碑帖中,虔诚地临摹一笔一划,汗水洒在洁白的宣纸上,晕开一个个传承千年的象形符号。
学习上,一天的书法课后,手指已经酸麻,虎口和掌心常常沾着墨渍,乔宇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集体宿舍,继续挑着灯,攻读文化课。
生活上,他能省则省,基本上不买零食,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有人说特长生是特玩生,那其实只是少数;和文化生一样,他们为自己的理想孜孜不倦地奋斗着,而且面临的压力不比文化生小,艺考中的一些不确定性,也让他们不敢喘息,这是一场青春的“赌博”。
个中滋味,经历过的人才会懂。
现实很残酷,联考时,压力大的一下子崩溃了,草草结束了考试,他心知结果不乐观。
过年回家,父母依然笑呵呵地用一桌好菜迎接他,让他在对联纸上写下一家人新年的展望。
临别时,父亲坚持送他到了汽车站站台,买了一路上的饮料、面包还有一些提前煮好的鸡蛋,塞得他书包鼓鼓的。
要上车了,父亲直勾勾地看着他,目光深邃中带着一种希冀,对他说:“一定要加油啊!”
乔宇点点头,无意间瞥见父亲头顶的白发,他强压住泪水,汽车开动后,靠着窗户看着父亲渐渐消失的身影,终于忍不住趴在椅背上哭出声来。
校考报名费每个学校150到300不等,他心知自己联考没戏了,于是把希望都赌在了这些学校上面。
光是报考费,就要了两千块,后面,还有一个G省的重本大学,要去学校考,又多花了一千块钱。
每次从银行提款机取出一张张崭新的钞票时,他的心隐隐作痛,仿佛能看到那上面有父亲的血和汗。
后面,他还是没能考上心仪的书法院校,专业差了几分。
知道结果的一霎那,他感觉天都塌下来了。
回到家,父亲默默无语,低头抽着烟,母亲则安慰他,让他继续上大学。
最后,终于凭借文化分上了一个普通的二本,只是,这段失败的经历,还有父亲沧桑的样子深深刻在了他心里。
乔宇把这段经历浓缩,写进了演讲稿中,最后,端正地写上演讲稿的题目:那一刻,父亲老了,我长大了。

手机的振动打断了他的思路,停下笔,是常婉儿发来的消息,约他下午三点半去演讲协会排练。
到了演讲协会,中间横着摆了四张桌子,好像是模拟演讲比赛的现场。
教室后面有一面镜子,四周是大大小小的协会荣誉证书,靠窗户的长桌上放着一个个奖杯,角落里放着一个白色的书架。
常婉儿梳着马尾辫,穿着一件水蓝色的外套,乔宇进来时,她正对着镜子大声练习着。
从镜子的反光中看见他,常婉儿转过身打招呼,“学长你来了!”
乔宇点点头,“学长,你坐在评委席,我在你面前练习一遍。”常婉儿笑道。
“你下午没课吗?”乔宇问道。
“老师有事,两节自习课。”常婉儿答道。
“云夏在教室吗?”乔宇想到她和云夏是一个班的。
“嗯,她在教室自习,”常婉儿笑笑,“好了,学长我要开始了!”
“各位评委老师,各位观众!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湖心大学的常婉儿…”她一脸严肃地说出开场白。
乔宇看看空旷的四周,打趣道:“要鼓掌吗?”
常婉儿笑出了声:“不用吧,那太尴尬了。”
她的声音很清脆,大大方方地说完,然后向前方鞠了一躬:“谢谢!”
乔宇鼓起掌来,常婉儿噗嗤笑了:“怎么样?学长?”
“这次你用的例子,还是网上的吧?”他问道。
“是呀,网上的,有什么问题吗?”常婉儿笑着露出洁白的贝齿。
见乔宇没说话,她继续说道:“学长,我不像你有那么多的经历,所以,我还是习惯引用他人的例子。”说完感觉措辞哪里有点不妥,目光有点不安地看向乔宇。
“没事,我只是觉得有些方面可以引申一下,突出一下不忘初心,不过具体的我也不知道。”乔宇微笑着,“或许你可以问下那个蒋老师。”

晚上,他跟云夏吃了晚饭,谈了今天的事情,她有点后悔没有请假去看他们排练,乔宇笑道没事。
后面说到比赛在电视台,云夏开玩笑说如果碰到主持人何必或者其他明星,记得帮她要个签名。
回到宿舍,微信里出现一条消息,乔宇一看,是那个蒋老师通过好友申请的提示。
他试探着打了一下招呼,顺便介绍了一下自己,措辞很礼貌。
蒋老师很快回复了:
“乔宇同学你好,叫我蒋大哥就行,我比你大五六岁而已,不用那么客气。”
“蒋大哥,你能分析下我演讲的缺点吗?”乔宇问完,心情有点紧张。
沉默了几分钟后,他看见微信状态栏上显示“对方正在输入”。
“我看了你演讲比赛的视频,你是属于以情动人的选手,这很不错,容易打动人,但是,”蒋老师话锋一转,“复赛的评委应该都是全国级别的,选手也是省内拔尖的,竞争会很激烈,单单以情动人不够,最好加一些说理。”
“好的,我等下修改好演讲稿,发给蒋大哥你看一下。”
“我只是建议,关键看你自己,也不用发给我演讲稿,到时候拍个排练的视频给我看看就可以了。”蒋老师回复的很干脆。
“好的。”乔宇放下手机,走到阳台上,远处的灯塔通过探照灯发出的红色光束,为寒冷的夜晚增添了一丝暖色。
爸,这一次,我一定要赢给你看。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