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是我上午仅有的一节语文课。完全没有准备,我现读现讲了一篇书上的习作例文,题目是“我家的杏熟了”。这篇文章讲的是“我”的奶奶发现别家的孩子摘“我”家的杏子,不但不责怪,还摘下熟透了的杏子分给小伙伴们吃,并且告诉“我”好果子要大家吃,才真的香甜,教育我们无私善良,学会分享,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学完了还有几分钟,我趁势布置了下午的当堂作文,写一件事。并且翻出了微信群里昨天林琪涵的有关母爱的作文,准备读给孩子们听。读之前热了热气氛,说宋朝的晏几道是“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而我们的林琪涵是“渐写到妈妈,此情深处,白纸为泪渍,黑字变模糊。”我说她写的时候感动了自己,留下来眼泪,不知道能不能感动大家。
开始读了,孩子们寂然无声,聚精会神地听我深情朗读。读着读着,我听到一阵压抑的哽咽声,不因为想被打断,所以我继续埋头读下去。但是哽咽声越来越大,我不得不停下来抬头望去,只见朱紫杺脸色通红,嘴半张着,膀头一起一伏,两手交替着擦拭喷涌而出的泪水,啜泣有声。起初我还以为这孩子被后面的孩子欺负了,或许谁拿尖锐的利器戳了她的后背也说不一定。于是我连忙问怎么了,她只摇摇头,哭声更大了。有别的孩子低低地说她被感动了。我问是不是这样,她使劲点点头。从她身上收回目光,我扫视全场,这才发现好多孩子眼睛通红。有的用袖子擦拭;有的拿着卫生纸胡乱抹着滚落的泪珠;有的就用手左一下右一下朝脸上划着;有的微低着头,两手搂着后脑勺;有的干脆趴在桌上,头埋在臂弯里…
其中,最引入注目的是坐在从北数第二列,从后面数第二排的张雨泽。他坐得笔直,两手规规矩矩背在身后,头高昂着,嘴巴紧紧地抿着,用力克制着不让张开,看得出来竭尽全力想关闭住感情的阀门,不让它们冲破理智的堤岸,但是涨红的脸颊上泪水成河,如源源不断的泉水从紧闭的双眼中不断地淌出来……
我一下子被震撼住了!孩子,多么天真朴实纯洁的孩子!尤其是这个张雨泽!曾经她的妈妈多么爱他!认真细致不厌其烦地给她辅导功课,嘘寒问暖。那时他成绩优秀,开朗阳光。还记得在我的办公桌前,她站在妈妈身边,也是这样高昂着头,不同的是脸上漾满自信,声音洪亮而骄傲:“我肯定能得双百!”分数公布了,果然如他所说,他得了双百,那是我们班,我们全年级,不,甚至是我们全镇所有小学一年级里唯一一个双百。这不但是他本人的骄傲,而且是他妈妈的骄傲,更重要的是我,是我这个临近退休,努力工作,希望在风口浪尖急流勇退,保一个德高望重好名声的老教师的骄傲!
说实话,我很感谢她的妈妈辅导教育了这样优秀的孩子,为我所带班级的所有家长竖立了好榜样。这种感激,随着孩子们的一天天长大,随着我对张雨泽一天天的心疼而愈加清晰。
还记得,在灾难降临到这个可爱的孩子身上前,莫名其妙地,我跟孩子们分享了朋友圈里一个朋友的文案:慈祥和善的老父亲与世长辞,这让我经历了人生以来的第一次生离死别;感受到有一种疼叫撕心裂肺;有一种痛叫悲痛欲绝;有一种无奈叫回天无力。
一如多年前那个心烦意乱的上午,我预感到一种人力无法扭转的大变动,一种不祥充斥内心,后来一个电话揭示了所有的不正常的明确指向,我的亲爱的哥哥轰然离世。这次也一样,尽管当时我只是莫名的不安,些许的恐惧。不明白我怎么会那样心慌意乱,这预示着什么?难道我这五十个可爱的孩子里面有谁要体会这种疼、痛、和无奈了吗?我不敢任这种思绪泛滥,心各凌凌打了个冷战再也不敢,再也不敢提那几个令人心碎的词句。
谁曾想,冥冥之中,总有看不见的大手在给你指点,命运之神狞笑着让和你有关的人看到了事情的走向。有些神秘的第六感觉提供了未来的蛛丝马迹。
就在那不久,张雨泽的妈妈住院了,那个略显羞涩、略带忧愁的妈妈生病了,脑溢血,发病时有点晕,送到医院是还神志清醒。哪料到一个月后,我接到了张雨泽的电话,这个孩子泣不成声,边哭边说妈妈走了,我要请假,我要去看我妈妈最后一面……
不能想,这个可怜的孩子就这样失去了妈妈,失去了最爱他的人!
看着他那么伤心,我感到很对不起他,又惹他伤心。但是,我不想劝他不哭。我只是说,张雨泽同学,妈妈是你的骄傲,希望你也能成为妈妈的骄傲!
孩子使劲地点了点头。
是的,孩子们相信,美人鱼变成了泡沫,但是她的灵魂还在,她会在空中观察着每一个孩子,给善良者以鼓舞,给淘气者以批评。我也相信,死去的亲人会在天堂,默默地守护着他(她)的家人孩子。我更相信,我们的张雨泽会化悲痛为力量,振作起来,勇敢顽强,刻苦学习,恢复到那个自信优秀的孩子。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还会是我的骄傲。
孩子们都哭了,这节课出乎预料,没有设计,完全失去掌控,但是,多么令人感动!
我不再说话,打开大屏幕,点开微信,一曲《烛光里的妈妈》轻轻响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