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老案读书
老案读书《为什么越无知的人越自信》2023-08-12

老案读书《为什么越无知的人越自信》2023-08-12

作者: 老案 | 来源:发表于2023-08-12 09:07 被阅读0次

    原著:[美]  大卫-邓宁: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密歇根大学心理学教授。与贾斯汀-克鲁格共同提出了邓宁-克鲁格效应(达克效应)

    中信出版出版社,2017年元月,12 万字。

    拆书:老案

    建议先点「赞」+「收藏」+关注 ,再慢慢看,以防手滑找不到

    老案读书会:每周泛读一本书,每年精读十本书,让读书引领生活

    越无知=越自信

    这本书有一个副标题:从认知偏差到自我洞察

    通过这副标题我们就能理解到这本书的核心内容。本书的作者大卫邓宁通过多方面的心理学实践得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结论:那就是越无知的人越自信,不知道自己是谁的人,就越自信的做事,而那些知识渊博的人在事情面前反而是谦虚谨慎,下来我就本书的主要核心内容提炼出来,分享费大家。

    第一,我们永远都看不出自己能力不足,而是盲目的自信满满

    如果一个人无知到一定程度,他就根本无法意识到自己的无知。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而且它不只针对某一部分人,而是我们所有人在某些层面上都有可能出现达克效应,甚至可说这个无知的人就是我们自己。

    “无知自信”这档子事,自古有告诫,古希腊神庙上就镌刻着这样的话:“认识你自己”,“凡事勿过度”,这两句的意思就是做出准确的自我映像是非常困难的,换句话说就是你看不到你自己,你可以看到别人。

    中国古代老子、孔子都要这样的言论,比如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也就是这个意思。

    自我高估的现象到处可见,但是对于哪些有明确标准的东西,一般不会去过度自信,因为,标准就是他们内心的“锚”。一个人不会去突破自己去碰触已知的栏杆。例如,让你去做一个开颅手术,你会去做吗?你绝对不去做的。

    而对于没有标准的事情,人们往往都是高估自己的能力,而完全不自知。

    做事的技能,同时也是分辨自己表现的技能。你的能力有多大,就能做好自己范围的事情,才能自己我分辨出自己的到底能做到哪一步?巴菲特经常说:“他在自己的能力圈内投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我们对这个事情无知,就会犯无知的病,但是我们对那个无知的事情却信心满满,因为,我们永远看不出我们自己的能力不足。

    第二,为什么我们的认知过程会出错

    1 错误共识效应:我们往往认为我们所说的,对方一定知道。例如一个大学教授讲古希腊,古罗马说的头头是道,他以为听者也知道,其实他们不知道,这就是共识错误的心里效应。

    我们俗语常说的“对牛弹琴”也是这意思,我们以为对方知道,我们认知过程就会出错。

    2 元认知缺失:元认知就是我们对认知的认知。我们做一件事的技能和知识叫作认知,对我们认知程度的了解叫元认知。我们之所以认知会出错就是元认知不足。但是在一筹莫展的领域,谁都不会对自己有过高的 估计,我们高估自己都是在没有量化标准的领域。元认知不足的具体表现为我们学习的知识不完善,有瑕疵,有遗漏。

    拉姆斯菲尔德(美国前国防部长)的话讲说,我们有太多的“未知的未知”。我们自己认不清楚自己,我们自己是多么的愚蠢,我们却浑然不知。

    为什么我们说一个人读的书越多,他就越感觉无知呢?因为读书越多的人,知道的“已知的未知”会越多,读书少的人认知边界小,所以他“已知的未知”很少,但是他“未知的未知”很多,但当你读书多了以后,你“已知的未知”就变多了,你觉得“这个我也不懂,那个我也不懂,就不会随意高估自己,随意低估别人,这就是人认知的进步。

    3 沉淀在大脑的知识决定了自己的观点:我们遇到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我们会调动大脑中已有的知识,这些知识来源就是我们以往的经验,问题在于这些经验存在的遗漏和不完善,甚至还会和你处理的问题无关,这就会到导致你做出错误的判断。

    4 证实偏差:人几乎可以论证任何观点,这是人类基因里带来的一种能力。你问人类是从哪里来的?这是非常复杂的问题。有人说是上帝造的,有人说是外星来的,科学的观点是生物演化而来,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在没有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科学的解说之前,哪种说法都是对的。这就是一种特殊的职业“算命”提供了丰富的市场机会。证实偏差的结果导致我们过于自信,而且让我们先入为主。例如:你会吧“黑”和“脏”关联在一起。你遇到黑人,那就感觉他们不卫生,是“脏”的吗?事实还真不是这样。

    第三,如何避免无知的自信,看到客观世界和规律

    上面我们探讨了我们的无知是如何产生的?无知是如何给出了错误的自信,这也是就是人类的弱点,那我们应该如何克服和避免越无知越自信的弱点呢?

    1 尽量全面的了解情景状况:你遇到的一切问题你首选做的是思考,独立思考,全面地、深入地、透彻地了解你遇到问题的状况。

    例如:你走到珠峰山下,有人约你明天一起登上珠峰吧?你会同意吗?你以为你可以吃一碗方便面就能登上山顶。其实不然,你要了解登珠峰会遇到哪些危险,需要哪些装备,走那个路线,遇到风暴如何撤退等等一系列问题,如果这些情景状况不搞明白,最好的选择就是在山下看看风景而已。

    2 不让情绪干扰决策,与情绪做持久的斗争:我们在评判、做决策的时候,或者我们自己在公司里边做决策,一般都是正着想一遍,再反着想一遍:“万一不对呢?万一不是这个情况呢?这样会造成什么恶果呢?这样做的问题是什么呢?”两个方向去思考,能够提高我们准确认知的可能性。因为,每个人的决策都是受到情绪的干扰,我们反复思考的结果就是排除情绪的干扰,看到事实真相,避免错误决策。查理芒格提出的“多元思维模型”就是这个道理。

    3 向他人(专家)学习,参考他人数据:历史数据是有用的,所有的规律都会来源于历史数据,多看看人家是如何做的,大数据分布是什么样的?这时候你看到世界更加贴近真实情况。

    向他人的学习的方法很多,你可以找到这样的高人,你也可以通过资料查询找到他的观点。

    4 学会预测情绪,了解情绪的规律:其实情绪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不是你不可把握,只要你知道和了解情绪规律,那就避免情绪的控制,而是你能很好的控制情绪。

    情绪规律一:人们低估短期的情绪,但是过高估计长期的情绪。

    情绪规律二:禀赋效应:我们无意识的高估自己的拥有的,低估别人拥有的。

    情绪规律三:锚定效应:一个已知的确定性让你内心下了一个锚,无法摆脱这的锚的干扰。

    总之,认知自我是个非常困难的事情,即便你的认知不断提高升级到了很高的高度,是个很牛的人,达克效应也会告诉你,你也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因为,这件事情太难了,信息环境过于复杂,我们无法完全认知到这个世界背后所有的真相。

    因此,就要不断地修正,反复地问,听取他人的意见,直到有相反的意见为止,再看看历史数据,这时候你再做决策不迟。

    需要补充一点的是高估自己也不是完全不好,它有它的好处。高估自己是一个进化的结果,容易做出自立性判断,这也一定有它的道理,这种人容易乐观,就更容易取得成就,更容易在逆境中前进,走出逆境。这里有个“度”的问题?在一定的“度”以内高估是好的,不过过度的高估自己一定会带来毁灭性灾难。

    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之也”,这个不仅仅是儒家文化的传承,也是你自信的指导的语录,我们要知知之的基础上,适度高估自己自信,你成功的几率会更大。如果你是个无知的家伙,但自信满满,那一定是走在自我毁灭的路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案读书《为什么越无知的人越自信》2023-08-1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qot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