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们越了解死亡,就越了解自己

我们越了解死亡,就越了解自己

作者: 点滴收藏家 | 来源:发表于2019-11-08 21:24 被阅读0次

    ​在一个阳光洒满房间的秋日早晨,我拆开了《好好告别》的塑料书封。一口气重读了这本书。

    是的,重读。之前读这本书,它还是另外一副面孔。2017年在6月在湖北省图书馆二楼,往小说文学那个方向往里走的“美国文学”区的最后一排书架上,一眼看到了这本书。书脊上的名字一下子勾起了我的好奇,《烟雾弥漫你的眼》,封面上是一片浓浓的烟雾状的灰色,间杂有一些粉色的小圆点,看到副标题“我在火葬场学到的生命学”时我已经毫不犹豫地决定借阅了。

    旧版书封

    那次的阅读体验,可以用当时留下的一句豆瓣书评来总结,“因为好奇翻开了,翻开了就不想合上,好久没有这种感觉了”

    而能够重读,也恰恰是因为这句不经意的书评。

    去年7月中旬,一位磨铁图书的编辑突然联系我说,能否把这句书评用在新书封底的读者推荐位置,并告诉我说新版将会于秋季出版。当时简直开心坏了,这大概是这辈子离书最近的一刻。

    然而,时隔近一年,今年6月份那位编辑联系我说,这本书由于中途换编辑了,他最终没有参与这本书的制作,最后是否用到那句书评他也不太清楚,希望给我寄一本新版以表歉意。于是,几经波折,我与这本书再次重逢。

    不过看到新版的封面和标题,我愣了一下,书名改为《好好告别》,副标题也改成了“关于死亡你不敢知道却应该知道的一切”。说实话,我更喜欢之前那版的封面,有一种扑面而来的死亡气息,而且可以看得出设计师很用心,因为书封上的小圆点其实是镂空的圆孔,打开时光线会透进来,而且夹杂在一片烟雾中仿佛燃烧时的小火星(个人的一点看法)。

    新版书封

    重读,仿佛见到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一样。

    当初为什么会读这本书,可能源于从小到大对死亡的好奇与恐惧吧。小时候,听到太平间之类的词就会满脑子想些恐怖的场景,可能是因为有一个爱看恐怖片的姐姐,每次她和表哥一起看恐怖片时,胆小的我都眯着眼躲在门旁边偷偷瞄,然后在晚上睡觉时会盯着墙面上偶尔出现的光影浮想联翩,一直盯着怕一闭眼就会被它吃掉。

    2010年外公去世,我们回去的时候已经是在殡仪馆,当时跟着抱着外公遗像的表弟下楼等火化时,我感觉我通过一扇虚掩的门看到了一眼火化炉,当时对那个门里面的一切充满好奇。“人死了为什么要火化?火化要多久?……”

    这本书,可以说解答了我大部分的疑问。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作者凯特琳·道蒂,身高近1米8,毕业于中世纪历史专业,是别人眼中又酷又怪的女孩,当同龄人都在为恋爱、变美和追星而疯狂时,她却一股脑扎进殡葬业,当起了一名殡葬工,每天和亡者打交道。

    凯特琳 · 道蒂,生于1984年。职业殡葬师、作家、博主。

    23岁的女生一心想去火葬场  

    也许常人眼里都会觉得当时年仅23岁的凯特琳疯了,为什么会渴望从事殡葬业,八成是脑子抽风了。在书的一开始,凯特琳就给出了答案。她从小就对死亡有着复杂的情绪,既恐惧又好奇,到大学时毫不犹豫地念了中世纪历史专业,在学术领域专心钻研了四年还不够,“我需要更实际的东西 —— 真实的尸体,真正的死亡。”

    在西风火葬场,凯特琳一共待了6年,从第一次给尸体刮脸,第一次查看火化进度,第一次和同事一起“上门服务”——敛收尸体,到能独自主持火化见证,以及运营西风火葬场。

    从一开始上班时,天真的希望建一所名叫“La Belle Mort”(死亡美学)的殡仪馆,鼓励家属用新鲜、好玩的方式悼念死者,给死者提供独一无二的定制化葬礼。到后来恍悟“实际上我们没必要一再地购买丧葬用品,我们缺少的是葬礼仪式的真正内涵,仪式需要尸体、家人和情感全部在场,……”。  尤其在参加完外婆的葬礼之后,越发希望打造亲切感十足的火葬场,亲属可以看到阳光从大大的落地窗照射进来,打破死亡阴森恐怖的刻板印象。

    凯特琳的想法发生了转变,不仅越来越坚定要从事殡葬行业,中途还离开西风去赛普莱斯殡葬学院进修。原因是想看看现在殡葬学院都在教些什么,而且在西风的工作经历促使她想要改变公众对死亡和殡葬业的看法。

    2011年在youtube上设立专属频道“殡葬师问答”(Ask a Mortician),透过黑色幽默短片,百无禁忌地谈论各种死亡与丧葬话题,吸引超过9500万人观看热议。童年,集结一大批志同道合的艺术家、文化学者、殡葬业人士创办“善终要诀”(The Order of the Good Death)网站。

    The Order of the Good Death

    幽默风趣的语言还原真实现场  

    你也许会质疑胆小的我怎么会有勇气看这本书,还刷了两遍?!

    我承认,我胆子特别小想象力又特丰富,但是这本书的作者实在太有趣了。随便举个🌰,她会这样描写冷藏库里的情形:

    “我猜冷库里的人生前应该没什么交集:因心肌梗死而离世的黑人老汉、患有卵巢癌的中年白人母亲、在殡仪馆不远处中枪的拉丁裔小伙——现在,死亡把他们召唤到一起,像是要开某种联合国峰会,一同探讨虚无的意义。”

    跟着凯特琳坦率真实又幽默风趣的描述,不仅了解了火葬场里面究竟是什么样的,火化炉的温度要求,还有不同的殡葬形式,如火葬、海葬、自然殡葬、绿色土葬……还有为什么死者脸上的妆容大多时候看起来特别不自然……这里面有一个个具体而微小的生命故事,有着所有人都要面对却不愿说起的一切细节,更有对死亡和生命的深刻体悟。

    当然,每个人的接受程度会不一样。在书的一开始,凯特琳也友好地提醒了读者:“如果死亡和死尸的真实描写让你心生顾虑,那你还真是挑错了书。现在请你仔细斟酌,是否要继续阅读。”

    关于死亡,越早考虑越好  

    在生活中,我们尽可能让死亡远离我们。在中文语境中,很多人不喜欢数字“4”,因为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死。死亡,是我们避而不谈的禁忌话题。

    如果知道家人的病情不好,大多时候会选择隐瞒病情,而且往往是以怕家人接受不了这个打击为理由。可是如果不清楚自己的病情,只是被病痛折磨地不成人形,不知道即将迎来的是什么,也没有做好准备,这更令人难过和遗憾吧。

    爷爷最后一次住院时,家里人都选择瞒着爷爷和奶奶,主要是考虑奶奶心脏不好,怕他们接受不了这个事实。“这怎么就治不好了呢?”爷爷吃药的时候会问起,我当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说实话我当时完全没有准备好面对爷爷的离开,对,我一直都没有准备好。在那之前,每次爷爷奶奶住院,我都会担心,有一段时间甚至会感到特别焦虑到失眠,不知道该怎么办,好怕他们离开我,小时候他们带我长大的回忆都会一一浮现在眼前。

    之前爷爷有几次来武汉住的时候,会和奶奶商量买“万年屋”,我当时很不理解,爷爷奶奶都好好的,干嘛要讨论这个。爷爷笑着和我说,“爷爷年纪大了,说不定哪天就不在了”。其实他们早就开始考虑了,是我一直不愿意面对他们终有一天会离开我。

    凯特琳在书中写道,“如果我们拒绝和所爱之人谈论死亡,没有预先立下遗嘱,没有确认是否签署‘不予急救同意书’,没有敲定葬礼安排,我们就是在葬送自己的未来,同时也在毁掉当下。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冷静地迎接自己的死亡,为死神的到来做好准备?

    凯特琳给出了她的答案,

    “对我来说,善终意味着做好了死亡准备,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好消息和坏消息都及时通知给相应的人;意味着临死前我的头脑仍旧清晰、没有遭罪;意味着接受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不做无畏的反抗。”

    “越早考虑自己和家人的死亡越好,我不是让你像强迫症发作似的,今天担心丈夫出车祸撞死,明天担心自己的飞机爆炸。我指的是理性思考,你会发现不管情况有多糟,都能挺过去。即使接受死亡,你也会因所爱之人的离世而备受打击,但它会帮助你专注内心的悲伤,而不是考虑‘人为什么会死?’‘为什么这件事发生在我身上?’等加重心理负担的问题。死亡不仅发生在你身上,也会发生在我们所有人身上。“

    每个人对死亡的看法都不同,有的人一心希望长生不老,有的人毅然决然迎向死亡,也有的人终日浑浑噩噩忘记了死亡。

    只有认清死亡的真相,我们才知道生命终会完结,陪伴我们长大的人会离开,这样我们才会珍惜重要的人和事,才能更好地去学习,去爱,去创造。

    “我们越了解死亡,就越了解自己”

    点滴收藏家(微信号:theMoment_27)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越了解死亡,就越了解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qow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