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首发于公众号:芒果屋子
近几个月自己在看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并在公众号上更新剧集解析。大概是受精彩剧情的影响,本不爱看历史书籍的自己,突然对关于明史的书产生了兴趣,这便有了和《万历十五年》的相遇。
这本书名气很大,凡是提到史学入门书籍,很多人都会提到《万历十五年》,再加上前几年《人民的名义》中高育良书记对这本书的高度评价,可以说让《万历十五年》愈来愈火。
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这个看似无关紧要的一年,作者却从众多细枝末节中,以小见大,引导出发生大事的症结所在,通俗易懂的传记体铺叙方式,更是让人在阅读中进一步有进一步的欢喜。
1.黄仁宇与大历史观
说起《万历十五年》就不得不说它的作者黄仁宇,说起黄仁宇就不得不说到他的大历史观。
黄仁宇是理工科出身,18岁时考上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抗战开始,他投笔从戎,战后又进入美国密歇根大学,先念新闻系,后转至历史系。这样的受教育背景,使得黄仁宇在分析历史事件时也以理性思维见长,他的书籍让读者感受到历史并不是一人一时或者是一朝一世的孤立事件,而是有它的内在规律和联系。
黄仁宇以“大历史观”享誉华人学界。所谓大历史观,官方解释是:“必须在长时间的范围内,综合考察决定历史走向的各种因素,通过对比、分析和比较,来探究历史的真实面目,发现其中的规律,而获得真正的知识。”黄仁宇主张从技术的角度去看历史,不能以动机和道德来评判历史人物。动机难以揣测,写历史的人往往也会带入个人感情色彩,根据当时的需要对人物进行道德评判,再加上政治人物的一举一动都影响重大。基于此,我个人粗浅的认为,“大历史观”便是重点把握历史的规律。
在《万历十五年》中,黄仁宇是从各式人物命运的起落中梳理出当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脉络,以小见大进行研究。虽然我并没有完全的理解透《万历十五年》,但至少它让我觉得历史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历史人物也不是空洞而深不可测的,他们也一样有血有肉。像我这样普通的读者,在古与今之间感受到某种契合的,并非宏伟的规划和建设,正是那些细枝末节处的烟火。
2.六位重要的人物
1587年,表面上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但实际上,大明帝国已经走进了危险的漩涡。
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度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进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身败名裂。
万历皇帝:对于这位皇帝,我感到深深的困顿和无奈,即便贵为天子,也不过是一种制度所需要的产物罢了。万历就像一只被关在牢笼里的鹰,纵然想要翱翔蓝天,但文官集团却将他牢牢禁锢,直到他的志气和利爪慢慢的退化。文官集团的那些人要把他强迫纳入他们所设置的规范,而不让他的个性自由发展。万历终究发现他想做的事情统统不能做到,于是他想励精图治的念头就一天天减退了。
普通人的婚姻可用围城来形容,而皇帝虽然拥有三宫六院,但从万历的身上,我觉得皇帝的婚姻如同那铜墙铁壁一般,无一不是被礼教、制度、规矩禁锢的死死的。万历最爱的妃子郑氏,他没有办法和她死后同穴,没有办法立他们俩的孩子为太子,凡是他想的都没有办法,他太难了。而郑氏,她看透了万历虽然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但在实质上却既柔且弱,也没有人给他同情和保障。万历和郑氏的感情感觉更像平常人家的夫妻,但他们却无法拥有普通人家的结局,天子的身份是多么的尊贵,但内心又是多么的孤独,皇位是一种社会制度,朱翊钧却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首辅张居正:张居正的悲剧在于他自信过度,不能谦虚谨慎,不肯对事实作必要的让步。张居正是一个非常有才华也有城府的人,书中有一段是这样描写他的:
张居正似乎永远是智慧的象征。他眉目轩朗、长须,而且注意修饰,袍服每天都像崭新的一样折痕分明。他的心智也完全和仪表相一致,他不开口则已,一开口就能揭出事情的要害,言辞简短准确,使人无可置疑,颇合于中国古语所谓“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在嘉靖年间,张居正和清流派一同倒严,扳倒严嵩,在经历了徐阶、高拱之后,张居正在艰危之际保障了皇室的安全,取高拱而代之。他又和万历的冯大伴冯保相互勾结,权倾朝野,敛收财务。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大胆创新,锐意改革,这都是别人所办不到了。也许权利到了一定的地位,也会让人飘飘然,张居正作为皇上的老师,又是首辅,自然是万般荣耀在身。在接受来自皇上和太后的信任与荣辱之际,张居正却忘记了一个事实,那便是皇室的情谊不同于世俗,它不具有世俗友谊的那种由于互相关怀而产生的永久性。
张居正雷厉风行,改革税赋、整理财政、精简行政。改革触碰了一些人的利益,弹劾张居正的人前赴后继,他们揭发事实,制造舆论,张居正的形象逐步变得虚伪和毒辣,以及高拱死前留下的一封信简直是压垮张居正的最后一根稻草。一代著名首辅张居正仅仅52岁就结束了他的一生,死后还被抄家,令人唏嘘。
说到张居正,那天我在书店里刚好看到了一本《张居正传》,还想着空了好好读读,更细致的了解这个人。只是真正能走到权利巅峰的人物,我们已经不能简单的用好与坏来形容,世间万物皆有阴阳,黑与白之间也有很多的灰色地带。
首辅申时行:说了张居正,该轮到申时行了。这位首辅和张居正很不一样,他很懂得中庸处事,深谙阴阳之道。时势要求申时行充当和事佬,他就担任这样的角色,在皇上和文官集团间和稀泥,就算别人评价他“首尾两端”,也只是付诸一笑。与张居正整饬法制不同,申时行主张从道德处入手,温和恕道。但是他的温和却也为很多的错误埋下了隐患,比如在立储这件事山,他没有起到一个首辅该承担的果断,在皇上和文官之间,任由此事一拖再拖;还有书中提到边塞进犯,他们却不以为意,小看了对方,养大了敌方的力量,这便是努尔哈赤最初的崛起。
申时行深知大明帝国有一个特点:一项政策能否付诸实施,实施后或成或败,全看它与所有文官的共同习惯是否相安无忧,否则理论上的完美,不过是空中楼阁。正是如此,申时行在处理人事关系上才会如此老成,他不像张居正一样大刀阔斧的实行改革,便只能以他的阴阳之道来维持朝廷的稳定。
模范官僚海瑞:海瑞是这个帝国的一个极端,他是极端的廉洁、极端的诚实,同样,也极端的粗线条,极端的喜欢吹毛求疵。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便是海瑞向嘉靖呈上的那道奏疏,奏疏里指出了嘉靖皇帝是一个虚荣、残忍、自私、多疑和愚蠢的君主,举凡官吏贪污、役重税多,宫廷的无限浪费和各地的盗匪滋炽,皇帝本人都应该负直接责任。这份奏疏足够出名,以至于嘉靖对于海瑞的处置显得很矛盾,他有时把海瑞比作忠臣比干,有时又痛骂他为“那个骂我的畜物”。海瑞勇敢的做法,放于任何人身上都难以接受,更何况是皇帝。海瑞,让人敬佩却也让人不解,他的坚持很少有人能够效仿,对海瑞,黄仁宇在书中用了一段文字概括:
他的信条和个性使他既被人尊重,也被人遗弃。他虽然被人仰慕,但没有人按照他的榜样办事,他的一生体现了一个有教养的读书人服务于公众而牺牲自我的精神,但这种精神的实际作用却至为微薄。他可以和舞台上的英雄人物一样,在情绪上激动大多数的观众,但是,当人们评论他的政治措施,却不仅会意见分歧,而且分歧的程度极大。
戚继光:以前总是从电视剧中获得戚继光的形象,是正义、伟岸的,从阅读中,知道了他的另一面,一个英勇的军人不一定同时就是廉洁的将领。戚继光在明朝这个重文轻武的朝代,想要在军队建设上有建树,光靠热情和孤勇是不够的,还需要人脉、资源、支撑等等。所以,戚继光是复杂的,他的复杂来源于环境的复杂,黄仁宇说的对,如果戚继光简单的如同海瑞一般,无疑是不近人情。戚继光不光是卓越的将领,还是一流的组织者、工程建筑师等等,他若不精通于政治间的奥秘,是不能够同时做好这么多事的。
李贽:我一直觉得思想家是矛盾的,不是我等普通人能理解的,对李贽的描述简直让我觉得有些分裂,书中标题概括的很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信奉佛学和王阳明心学,但思想偏向主观唯心主义,内心感到迷茫与痛苦也在所难免。但哲学家在力求突破思想的桎梏总是要经历一番艰难。
3.在阅读历史读物时一点感想
我不算历史爱好者,也很少阅读历史书籍。之前零零散散的了解的一些历史,大多是通过教科书、电视剧、纪录片这些渠道。大学时看过《明朝那些事儿》,开始觉得原来历史还可以这么好玩。后来看过几本《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也看过其他几本历史通俗读物,我开始觉得后人在讲述历史时,在陈述客观的事实的同时也掺杂了很多的个人看法与喜恶。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看法与理解的多元化会使一切都更加的精彩,比如有的人侧重于海瑞的偏执,而有的人则侧重他的刚毅,没有标准的答案,就像人生会有很多种不同的道路,全在乎个人的选择。
从读历史开始,我发现自己也会辩证的去看待身边的很多人与事,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世间万物都有阴阳之分;会很淡然的去看待得与失,拘泥的这些小事过些年岁又算得了什么,和历史比起来,简直沧海一粟;也会很理性的思考,自己的一些选择会带来哪些影响,等等。
我们常说读书有什么好处?大概影响总是潜移默化的,但它让我逐渐用更宽广的胸怀去面对这个世界,也用更坚定的勇气去对抗来自这个世界的孤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