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流行一个词,跨界。主要是演艺界的人士们了,演戏的去唱歌,唱歌的去跳舞等等。但其实各行各业都是可以跨界的。
比如作家刘亚伟就去龙谭学画画已有两年了。
最近刘亚伟老师在开画展。画展太远,我看不了,只能从网络从来自于双溪龙谭的朋友们的朋友圈里,一窥究竟了。讲真,刘老师的画我不懂,就如许多人的画我都不懂一样。想表达的只是他自己个人所思所想所视线之内的东西吧。
不过,作为一名作家,在画了两年之后,收获是满满的。
之所以称为刘老师,是因为我曾经在报大人的写作班里,听过一次他的分享课。一位慈善的老人,声音温厚,娓娓道来。
昨天借机加了刘老师的微信,心里不免小激动一番。
最近我一直在阅读,从最开始的解读人生解读世界方面的书籍,比如哲学、比如心理学、比如人物传记类,最终聚集到中国古代文学。也算是追根塑源之后的结果。
更甚至,每天六点起床来看《训诂学》,只为能真正读懂中国古文学。
训诂学曾经是我读大学时非常喜欢的一门课。而中国古代文学也曾经是自己高中时代最喜欢的一门课。高考中古文一项,毫不夸张地表扬一下自己,应该是满分哦。可是,这么多年,迷失于世俗的自己,忘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迷失了来时的路。
去年,在网上搜寻了一下,买回了一本《训诂学》,但却一直没有开始阅读。借口是没时间。九月中下旬,网友妖在朋友圈发愿,每天早上六点起来看书(最近变成凌晨四点了,嘿嘿!为了考会计证,她也真的是拼了)我也发一个愿,如她坚持十天,我便也早上六点起来看书。所以,在第十天我终于开始了自己早起读书之路。读的书便是《训诂学》。到今天为止,自己已早起了二十五天。每天早上差不多可以有一个小时的时间阅读,《训诂学》已阅读有126页。
早上的近一个小时时间里,(工作日里只能阅读大约五十分钟,便必须开始洗漱,然后去食堂拿早餐)是效率非常高的几十分钟。尽管被闹钟吵醒时,人需要几分钟完全地清醒过来,但是一旦起了床,确实是可以高效率地阅读的。尤其是阅读《训诂学》这类学术性的书籍。感觉收获颇多。当然,这才是第一遍,感觉至少得阅读上三到五遍,才会真正弄通领悟。
刘老师画画,我学训诂,都算是一种跨界了。
在这样一种过程之中,忽然便悟出跨界最大的意义。
跨界的意义在于对生命的一种重新激活。抛弃舒适区,让过去微澜的人生世界,激扬起新的风帆。这当然需要勇气,但一旦启航,生命尤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仿佛有了旺盛的力量。
在今天早上的朋友圈中,小蓝妈妈说了一句话特别赞同:学习的路上本来就是孤独的,幸好遇上了同路人。当两个人的寒冷靠在一起,便有了微暖;当两个人的微暖靠在一起,便可抵御寒冷;当几个有趣的灵魂靠在一起,整个世界都亮堂了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