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家校那些事儿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中必须达成的共识

家庭教育中必须达成的共识

作者: 耘心 | 来源:发表于2020-03-06 11:18 被阅读0次

    学生在家学习,亲子矛盾陡然升级,家庭教育尤其显得重要。

    许多家庭已然鸡飞狗跳。那么家庭教育要注意些什么呢?

    当家庭有了教育的功能时,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就必然要有所改变,必然不是一种为所欲为基于欲望而形成的关系。中国的家庭关系,凡是基于欲望而形成的亲子关系,几乎孩子成长必然受到伤害。

    爱孩子是老母鸡都会做的事情。

    怎么爱才是人要思考的,不管你的家庭教育理念多么先进,不管你家孩子多么个性且与众不同(残障除外),下边的共性理念都应参考一下:

    一、无论何时,努力、勤奋都是获取成功、幸福的前提。任何主张孩子不用刻苦努力、不用勤奋付出的教育理念,都不可取,无论背后是什么理由什么理念做支撑。

    二、教育,必须以提升“人”的能力为根本:体力、耐力;记忆力、运算力、理解力、承受力、受挫力。

    三、我们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坚定支持者,但,我们必须倡导孩子勇于挑战、敢于接受不可能,敢于接受强化训练。

    四、任何卓越的能力,除了天分外,一定离不开强化训练:强化的意义在于,练熟,练巧。兴趣是提升能力的最大内动力,但日常生活中绝大部分是责任——不得不去做的责任。兴趣基于欲望,而责任基于需要。

    五、学校教育倡导普惠教育,但不反对精英教育。普惠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提升与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到最基本的知识与能力的训练,但每一个孩子都有向更高目标追求的权利,学校必然会为高目标自我追求的孩子提供更充分的学习资源与学习辅助。家庭教育考虑的首先不是别人家孩子如何,别人家的孩子几乎没有多大参考意义,关键是如何对待好自己的孩子。

    六、家与校必须结成“家校联盟”,必须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家庭必须是学校的坚定支持者,可以为学校教育提供必要的资源补充。比如维护学校课余秩序,比如协助组织学生课余自习辅导等。

    七、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形成共同理念、共同话语,营造共同氛围。坚决防止5+2=0的现象发生。家庭教育必须接受学校教育的引导。学校也必须有能力引导家庭教育。家校不合力,教育必然是消耗。

    八、家长不可以干涉学校的教学工作,只能互相交流探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所有的努力都必须指向孩子的自我教育,如果孩子形不成自我教育,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费。孩子的意识形态在家庭中形成,在学校中强化。如果在家庭中形成的意识形态,与学校中的教育理念冲突,这将是人人痛苦的事情。

    九、孩子的成长,无论是学习、工作、生活,都必然面临压力。中国14亿人口,你总想让孩子没有压力地去学习,总想着如何减轻孩子的学习压力,难道是想让孩子未来去火星上生活工作吗?孩子成长的过程,必然是一个学会与压力相处的过程。学习压力的大小不应由我们来决定,应该由孩子个人承受力来决定,我们所要做的是如何增加孩子的承受力与受挫力,而不是一味地想办法努力人为的减轻压力。

    十、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情绪转移、能量传递的过程。父母教给孩子的知识、道理、规则,孩子会忘记,甚至逆反;而父母教育孩子过程中的情绪状态却会传递给孩子,并被孩子内化到自己的生命中,成为自己的情绪和情感模式,一生受影响!情绪化的父母无法协助到孩子建立稳定的自我价值感,只会培养出情绪化的孩子。教育只有在父母平静地时候才会真正发生,父母不平静时候所做的努力,孩子接收不到。所以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到平静、喜悦的过程,平静、喜悦的状态就是爱,这样的爱才是最好的教育!

    十一、父母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与影响,是根性的影响。父母思想观念,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孩子的日常行为习惯,父母对孩子思想观念的影响,直接奠定了孩子的潜意识思想观念。这注定将影响孩子一生,也注定了不同家庭孩子之间的差异性。所以任何攀比式教育都没有意义,因为你家孩子就是和别人家孩子不一样。这个不一样,不只是生理遗传,更是父母思想观念的日久熏染。

    十二、父母双方,思想观念必须统一,父母双方教育观念分裂,甚至对抗,几乎必然让孩子内心深处无所适从,内心一旦无所适从,几乎必然经常限入迷惑、拖延、呆愣、焦躁等状态。尤其父母双方的争吵,几乎必然给孩子带来一种困惑:那两个生我爱我的人,却一点不相爱不和谐,是不是因为我不该存在。父母间的互相伤害,会成倍地传递到孩子心里,并形成潜意识——这不是幸福的家庭,这不是幸福的爱情。

    十三、家庭的功能,不只是生育,更有教育,而当下的教育,在大社会环境影响下,追求成果与效率,凡讲究效率,就必然讲究纪律,纪律产生于制度与规则。家庭教育中最怕的是父母苦口婆心的说教,而没有家庭规则,人与人之间没有界限,父母以爱的名义无限程度地掌控孩子、侵犯孩子、干扰孩子。

    十四、家庭里,亲子关系,常常以私情欲望为主,充分地表达着父爱与母爱;但家庭教育绝对不是父爱母爱的欲望泛滥,必须有所制约,有所收敛,必须以正确的爱、合序的爱进行教育,否则越爱孩子,常常就是害孩子,慈母多败儿就是这个道理。

    十五、家庭教育,必须遵循教育的原则。教者,从爻从子从攴(扑),意为手执戒尺轻轻地打(攴),教导督促孩子(子)学习算筹。后爻转为老,意为长辈(老)手执戒尺轻轻地打(攴),教导督促孩子行善行孝;后攴被人理解成反文旁,表示文,意为长辈教导孩子学习文化。 这就是教的意思。育者,母生子教养其长也。教育,是对孩子天性的必然侵犯。是以强制的手段,以慈爱为辅助,以不经其同意为前提,而强迫未成年人进行人类文化经验的传承与学习。有强制,就必然有约束,必然有冲突。所以家庭教育,必须有家庭教育的原则,绝对不可以宠溺放纵,更不可以无节制地强制。

    十六、家庭教育,正确合序的教育才会有效。所谓正确合序,即合序为正确,不合序即不正确。合序,合中国的基本伦理之序、孩子成长的基本秩序。伦理之序,首先是亲子之序,父母与孩子之间,不是完全平等的朋友哥们姐们关系;更不是小情人关系,造成家庭中的“隐形乱伦”,如父女间过度依赖,母子间过度依赖,造成或父或母隐形缺位,夫妻关系反而不是和谐关系;更不是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相对纯粹的知识思维交流关系,不涉及其他较多私情;更不是上下级关系,上下级关系是一种追求服从与执行效率的成人社会关系。合序的亲子关系,就是父母和谐,爹是爹,妈是妈,儿是儿,女是女,而不是相反,相乱,相杂;其次是性别之序, 男是男,女是女,不要让孩子性别不分;再次是年龄之序,幼儿是幼儿,小学是小学,初中是初中,高中是高中,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经过十几年的成人式教化,逐渐养习出成年人的规则意识、自控意识、公共意识,但有些父母因为个人私情的泛滥,无视孩子的身心成长,孩子年龄之序混乱,高中的孩子,仍然严重缺乏自控能力、规则意识,这对孩子是严重的不负责。

    十七、教育离不开爱,但爱不是教育。教育,必须以爱为基础。无序的爱,就是盲目的爱。盲目的爱,要么泛滥,要么控制,都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这个社会,从来都不是为孩子准备的社会,而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成人社会,我们为孩子做的一切努力,都是让孩子朝着适应成人社会而努力。所有的教育,都必须具有强制力,爱是里面的润滑剂,也是推动力。爱不是我觉得你应该如何,爱也不是我为你做了什么,爱更加不是请你好好对我。爱是我享受和你在一起,我理解你所有的状态,我愿意与你一起在那个状态,我愿意:陪伴你、允许你、接纳你。这样的爱,才能滋养出健康的灵魂。否则,爱就是对教育的阻碍。

    十八、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必须以引导孩子走向独立并最终离开家庭为目的。只有独立离开家庭,才意味着思想上的成熟与独立,意味着生存能力的独立,意味着心理上的成熟与独立。一个不以孩子离开家庭为目的的家庭教育,父母会有意无意地控制着孩子,以爱的名义,干扰着孩子不得正常健康地成长,尤其是心理上的畸形成长。如把孩子培养成巨婴,各种低情商,各种任性,严重不适应成年人社会的生存规则;如婚姻观念的畸形,同性之恋、不伦之恋、恋物等;如生存观念畸形,找不到价值的无力感、或偏激偏执的狂热心、或抑郁自闭、或玩世不恭、或逃避现实、或自卑自负自恋。。。。种种脑残。人生就是一场又一场的分离,从孩子脱离母体,到第一次断奶,再到离家上学,第二次断奶,再到走向社会,有了自己的独立经济能力,第三次断奶,再到组建自己的家庭,第四次断奶,每一次分离,渐形渐远,意味着孩子走向成熟与独立,这是孩子人生幸福的基本前提。引导孩子最终离开家庭,过自己的生活与生命,是父母的根本职责。西方社会孩子成年即脱离家庭,很多动物群体,孩子一旦具备了捕食能力,就要将其从家庭中驱逐,因为这才是真正的爱孩子。而孩子一步步渐行渐远,过上自己的幸福生活,这才是对父母最好的孝。父母的使命,就是生出孩子,教育其成长独立,然后祝他圆润地滚开,。。。。因为爱孩子,而不让孩子断奶分离的父母,是天下最脑残之父母,畜生不如。

    十九、孩子未来会如何,谁都说不了,不管你现在给他做了什么样的准备,无常是生命的真相。父母唯一要做的就是,当下,你应该让孩子怎么样,当下你的孩子能够怎么样。此时你的孩子在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如此而已。

    二十、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拯救者,爹妈不行,老师更不行。人们所有的痛苦,除了自己身体的痛苦,以及亲友离世所感受到的痛苦是真实的之外,其他所有的痛苦都来源于自己的观念,观念变了,痛苦就消失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庭教育中必须达成的共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qqu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