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诸如父母及自己的生日、父亲节、母亲节等一些值得纪念的日子,远行的游子你是否记得给父母打一个问候、祝福的电话?留在父母身边的子女是否在清晨给父母端上了一份早点、一杯热茶?
今日早晨起床,手机便不停地发出“嘟嘟”的提醒声。洗漱完毕,打开微信“家人群”,全是弟弟妹妹及侄辈们送的鲜花、蛋糕以及温馨的祝福语。原来,今天是我的生日。
于是,我赶紧给父母打电话问候,随后向《简书》的散文专栏投去一篇小文——《母亲的“坛口”理论》。真没想到,值班编辑很快就处理采用并给予了赞赏。这阙小文,是我在生日这天送给母亲的礼物,也是《简书》和编辑送给我和母亲的最珍贵的礼物!
“你用乳汁将我养大,我用孝敬陪你到老”“孝,不能等”……在一些特殊的日子,我常常想起朋友圈经常相互转发的有关孝亲敬老的文章及网友附后的心声,深感“爱老敬老”的阵阵暖流涌动。
身处当今社会的人们,身负养老、抚小、工作、事业等多重压力,这是客观现实,但千万不要以“自古忠孝难两全”为托辞,也不要产生“等我有钱再敬老”的等待思想,更不能为养老、兄弟姐妹间互相推诿而演绎“一母能养活九子,而九子却养不起一母”的人间悲剧。
羊有跪乳之恩,牛有舔犊之情;卧冰求鲤、亲尝汤药等二十四孝的故事更是“孝感天地”。敬老爱老,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先哲孟子更是用一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言尽人间孝道之本。因此,不管你身处何地、官居何位、富贵贫穷,养老敬老,天经地义!
“子欲养而亲不在”是人生最虐心的剧情,而这些悲剧却时常在我们的身边发生。现代社会,“空巢”将成为常态,老人的孤寂需要子女的孝心、孝行来温暖、去抚慰。
行孝,重在行动,贵在及时,难在持久。现实中,有人把“厚葬”认为是尽孝,这是对孝的误导;有人把付工资、请保姆作为尽孝,这是对“孝”的敷衍;有人等“日进斗金”了再行孝,这是对孝的亵渎。尽孝,需要尽心;尽孝,就是感恩;尽孝,当在亲健时!
其实,行孝很简单,父母对子女的要求并不高。也就是时常给父母打一个温情的电话,叫一声爹、喊一声娘、报一声平安,从而减少父母对子女的无限牵挂;也就是经常回家看看,帮父母涮涮筷子、洗洗碗,给父母捶捶后背、搡搡肩,陪父母说说话、聊聊天,听听父母讲久远的传说和故事。
父母就像木桶上的两道箍,一旦箍断了,木桶也就散了,兄弟姐妹从此由家人变成了亲戚,“儿女”的角色也就没有了舞台。
父母在,人生即有来处;亲不在,人生只剩归途。让我们珍惜当今和谐美好的时代,及时行孝,尽力行孝,用行动传承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让孝行伴随父母健康前行!
网友评论